今天在東歐大地上發生的戰爭,讓烏克蘭首都基輔這個古老的城市再次成為世界目光的焦點,全世界都在關注著這座城市正在發生的的一切。俄羅斯軍事進攻這座城市到今天為止已經8天了,但基輔仍牢牢被控制在烏克蘭手中。 基輔,大約創建于公元5世紀下半葉。地處第聶伯河中游。公元862年,第一個羅斯民族國家——“羅斯”或者“古羅斯”建立,20年后,遷都至基輔,開始了基輔羅斯時期。此后400年間,鼎盛一時,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基輔羅斯版圖遼闊,西起喀爾巴阡山,東至頓河,北起波羅的海南岸,南到黑海—里海平原。基輔也因之被稱為“第聶伯河上的帝王之城”“俄羅斯諸城之母”。 美麗的基輔城 今天大名鼎鼎的莫斯科,真正的興起要比基輔晚500多年。莫斯科最早記錄出現于1147年,那時,它只不過是弗拉基米爾王公尤里·多爾格魯吉的一個莊園,位于涅格林納河和莫斯科河之間的一個岬角上。兩百年后,在蒙古入侵后,莫斯科才開始突然崛起,逐漸成為一個有上千戶人家,幾萬居民的城市。 莫斯科 基輔作為羅斯的首都,在過去1000年中,它不斷重復著被異族人攻占,最初是佩切涅格人,后來是蒙古人,接下來是韃靼人、立陶宛人、波蘭人。后來它成了沙俄時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直到20世紀兩度被德國人占領。每一次戰火燃燒,就帶來一次城市的毀滅。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回顧一下,780多年前蒙古大軍對基輔的進攻,這次攻城蒙古人僅用了三天,就拿下了城池。蒙古的這次攻城之戰發生在1240年。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一時期基輔羅斯和蒙古分別處于什么樣的局勢。 首先是基輔羅斯。從9世紀開始,歐洲人開辟了一條從瓦良格到希臘的商路,這是一條從波羅的海經東歐到達拜占庭的縱貫東歐南北的水路,基輔在第聶伯河中游,正好在“瓦希商路”上,借助這樣的地理優勢,基輔羅斯的大公們充分利用與拜占庭帝國的地緣關系,不斷在政治上完善統治,經濟上加強貿易,文化上接受基督教。 基輔羅斯及周邊諸國 到了10-11世紀,基輔羅斯的發展就達到鼎盛時期。可好景不長,1054年羅斯大公智者雅羅斯拉夫病故,他的兒子們違背了他的遺愿,沒有能夠做到和睦相處和相敬相愛。隨著城市力量的不斷增長,加之繼承制度的不完善,羅斯大公的兒子們逐漸開始不聽長兄伊茲亞斯拉夫的招呼,統一的基礎越來越薄弱。為了爭奪王位,羅斯大公的諸子開始陷入混戰,這種長期的爭斗讓曾經強大的帝國開始分裂,基輔羅斯逐漸走向衰落,進入封建割據時期。 盡管1113年到1125年,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曾經短暫統一過羅斯,但是后來再次分裂為許多獨立的公國和共和國。到了1132年,基輔大公姆斯季斯拉夫死后,所有羅斯公國都先后脫離了基輔羅斯的控制,其中較大的公國和共和國就有13個,比如斯摩棱斯克公國、梁贊公國、基輔公國等等。這個時候,基輔大公的中央政權已經名存實亡。 這一時期,基輔羅斯的各公國之間戰亂不斷,這種矛盾有各公國之間的,也有公國內部王公貴族之間的。實際上,從1054年羅斯大公智者雅羅斯拉夫去世一直到1223年蒙古—韃靼人入侵之前,是整個俄羅斯歷史上“最混沌和最危機”的時期。因為這一時期,野蠻的封建割據思想一直壓制著國家統一的思想,國家經常遭到瓜分。 下面有一組數字可以說明當時的情況,11-13世紀共有293位王公參加過基輔公國大公王位的爭奪,發生過83次內訌,被外族入侵46次,爆發大規模戰爭18次。僅在1150-1200年的50年間,基輔就換了30位王公,基輔之亂可見一斑。 到了1230年代,基輔羅斯已經分裂為上百個小公國。這些小公國,自然無法與蒙古軍隊相抗衡,甚至連區區立陶宛人都對付不了。所以,這個時候的基輔羅斯已經相當混亂,不堪一擊了。蒙古大軍到來之時,已經無力反抗了。 然后,我們再來看一下這一時期的蒙古。 十三世紀,蒙古從漠北草原崛起。1206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部落,這年春天,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大汗,尊號“成吉思汗”,意為“世界的統治者”。大蒙古國正式成立,擁有東起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南達陰山的大片土地。 成吉思汗 1218年至1225年,蒙古軍隊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開始第一次歷時8年的西征,這次西征滅掉了西遼和花刺子模,于1221年攻入俄羅斯南部草原,進掠克里米亞半島。之后,成吉思汗把西遼和花刺子模原來的地盤封給了次子察合臺,建立了察合臺汗國。 1227年,成吉思汗在六盤水逝世,1229年,他的三子窩闊臺繼承皇位。 1236年—1242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率蒙古軍第二次西征,這次西征歷時7年,征服了伏爾加河以西諸國,包括俄羅斯、波蘭和匈牙利等國,因1242年窩闊臺逝世而中止。拔都在伏爾加河下游建都薩萊(今阿斯特拉罕),建立起金帳汗國。 拔都 也就是在這一次西征中,蒙古大軍攻陷了基輔城,滅了基輔羅斯。 之后的1252年到1259年,成吉思汗的另一位孫子旭烈兀開始了歷時8年的第三次西征。這次西征,征服了波斯(伊朗)和黑衣大食(伊拉克),在波斯地區建立了伊爾汗國。至此,蒙古歷經40年,通過三次西征,建立起了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欽察汗國、次子察合臺的察合臺汗國、三子窩闊臺的窩闊臺汗國以及四子拖雷兒子旭烈兀的伊爾汗國,建立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 蒙古帝國版圖 讓我們再回到拔都率蒙古大軍的第二次西征。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成吉思汗的帝國被分成幾個大的封國,其中孫子拔都獲得了額爾齊斯河以西“凡蒙古馬蹄所到之處”的大片封地。 1235年,拔都奉命率蒙古大軍西征,史稱“諸子西征”。此次西征距離上次中間隔了26年,成吉思汗也已經去世了8年,但是經過成吉思汗和他的繼任者窩闊臺的東征西討和強權統治,蒙古國的統治地位不斷鞏固。 這次西征,窩闊臺心中選定的主帥是其長兄術赤的次子拔都。拔都出生于1209年,奉命出征時年僅26歲。拔都與其他兄弟關系都相當融洽,他的長兄斡兒答認為自己才能不及拔都。1225年,術赤去世后,斡兒答與諸兄弟都一起推戴拔都繼承父位。這和歷史上那些兄弟們為了繼承皇位而刀劍相向的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這說明術赤對子女的教育還是非常有方的。 拔都為人坦誠,對部下將卒非常寬厚,不吝賞賜,不濫殺無辜。但是,這次拔都領命掛帥出征,卻遭到了他的堂兄弟、窩闊臺的長子貴由的嫉妒,貴由非常不服氣,因為他貴為蒙古王的長子,未來可能還要繼承王位,卻被拔都搶了風頭。貴由其實并沒有什么能耐,他身邊那些趨炎附勢的大臣對他甜言蜜語的奉承,更是助長了他的這種“盲目自信”。 貴由 于是,貴由找到父王窩闊臺,要求掛帥出征。但是,他的父親對他還是比較了解的,并不看好他。但是考慮到他畢竟也是皇室的成員之一,就讓他隨隊一起出征了。 拔都率大將速不臺和諸系宗王拜答兒、合丹、蒙哥等帶領十五萬大軍出征了。此次出征,蒙古軍隊分成四路,拔都率4萬人,貴由率3萬人,不里率3萬人,蒙哥率3萬人。 1237年,蒙古大軍越過伏爾加河,四路人馬在沃羅涅日集合,開始進犯俄羅斯領土。他們從烏拉爾河出發,先是平定了欽察,然后拿下羅斯東部的梁贊公國、莫斯科、弗拉基米爾等其他城市。隨后揮師南下,攻克別列亞斯拉夫爾、切爾尼戈夫等地,一年之內就拿下了羅斯境內的大部分城池。 1240年秋,蒙古軍隊來到基輔城下。那時候,基輔是乞瓦人的首府,城內居民足足有十萬住戶,所以這座城池建設得相當堅固。基輔城周圍還有不少附庸的小國。前文我們說過,此時的基輔羅斯正是封建割據,內斗不斷的混亂狀態。這些情況都被拔都所掌握,于是他略施小計,拉攏人心,跟這些小國說,只要他掌握了政權,只收大家十分之一的稅,而且各公國的貴族仍舊可以保持自己的地位。這樣一來,基輔周邊的力量被迅速瓦解。 接下來,拔都就可以專心圍攻基輔城了。但此時圍攻基輔的部隊只有除拔都外的另外三支,拔都此時還在進攻羅斯的南部沒有趕過來。他給貴由和蒙哥帶話,乞瓦人的抵抗意志非常堅定,如果他們不愿意投降,爾等萬萬不要輕易進攻。等我趕到,再做打算。 驕傲的貴由自然不服氣,西征以來,自己的能力都還沒有得到施展,沒有戰績回去拿什么向父王證明自己。于是,他將拔都的話當成了耳邊風,心中醞釀著自己的計劃。 蒙哥先是派了三位使者到基輔和談,想不到的是乞瓦人直接將使者殺掉,還調人馬出城積極迎戰。 貴由一看,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于是不顧勸阻舉兵進攻基輔,蒙哥想著貴由加上不里手中有六萬人馬,攻打基輔應該沒有問題。再加上,大帥拔都有言在先,他就率自己的3萬人作壁上觀,沒有參戰。 誰料,乞瓦人眼看著羅斯境內的一個個城池被蒙古人攻下后蹂躪,田地荒蕪,城鎮破壞,居民莫不陷于蒙古人的征服而引起的恐懼之中。但是這種恐懼并沒有壓垮乞瓦人,而是轉化成了拼死抵抗的堅強意志,抱定必死的決心來守城,甚至原本被打散、四處游離的敵軍也開始在此聚集。 而貴由就是個繡花枕頭,根本沒什么指揮能力,以六萬對守城的五萬,僵持半月,經歷數仗,毫無進展,還導致超過四千身經百戰的蒙古精兵喪命。 蒙哥趕緊將這里發生的情況寫信告知拔都,拔都聽聞后肺都要氣炸了,于是率軍快馬趕到基輔城外。 隨后,蒙哥將自己手中的3萬人馬交由拔都指揮,再加上不里的3萬,一共十萬大軍,再次向基輔發動進攻。 當時的場景,俄國編年史是這樣描述的: 韃靼人(蒙古人)的無數兵車聲、牛和駱駝的鳴叫聲、馬嘶聲及野蠻人的兇惡地喊殺,眾聲喧騰,以至同在城內的人彼此說話都聽不見。 拔都開始架炮猛攻,僅僅三天,拔都率領的蒙古大軍就打得乞瓦人毫無還手之力。早在開戰之初,乞瓦的王就帶著家人和財富逃之夭夭了,留下這座城池作無畏掙扎,現在再勇猛的將士都無力回天了。 拔都占領基輔后,乞瓦人的抵抗意志激怒了這個蒙古的王孫,他下令屠城,之后放了一把火…… 多年以后,一位叫柏朗嘉賓的羅馬使者途徑該地,他后來在《柏朗嘉賓蒙古行紀》中如此描述:在對斡羅思(今譯為俄羅斯)首都乞瓦(今基輔)長期圍困之后,便奪得城市并屠殺其居民。此城過去曾非常龐大和居民異常稠密,而現在它幾乎已被夷平。那里可能最多還有二百間房舍…… 1243年,拔都蕩平整個俄羅斯,建立了金帳汗國,建都薩萊(今阿斯特拉罕),其疆域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俄羅斯,南起黑海、里海,北至北極圈附近,囊括了東歐平原、西伯利亞和哈薩克草原的大部分地區。 對于基輔,蒙古人盡管最終一戰只用了三天破城,但是此前已經圍困了數日,有了一定的前期準備。蒙古軍隊最后一擊對付的應當也是強弩之末的乞瓦軍隊了。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從2月25日就開始重點向基輔推進,到今天已經是第8天了,之所以打了這么久還沒有拿下基輔,我認為并不是俄羅斯戰斗力不行,而是畢竟兩國人民是同根同源,俄羅斯不會像蒙古軍隊那樣下狠手,正所謂投鼠忌器。 戰火燃燒前的烏克蘭少年 所以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也屬正常。只是戰端即起,苦的還是戰火之下的烏克蘭人民,惟愿戰火早日停止,人民可以休養生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