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人血脂防治指南》顯示:我國成人高血脂的發病率已經達到40%以上,也就是說每10個人中就有4個人患高血脂。 一份涉及353萬人次的《北京2020年度體檢報告》顯示:在40歲以上人群中頸動脈斑塊的檢出率達到了40%以上,60歲以上人群幾乎都有頸動脈斑塊。45歲以上患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人中有80%有頸動脈斑塊。 高血脂和頸動脈斑塊都是患腦梗、心梗的高危因素,不能坐視不理。但并不是所有的高血脂和頸動脈斑塊都需要藥物治療。 什么樣的頸動脈斑塊,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他汀類藥物能夠降低血脂,穩定斑塊,甚至逆轉斑塊。 因此,頸動脈斑塊的藥物治療,首選他汀類藥物。 但是他汀類藥物有很多副作用,所以選擇服用他汀類藥物時,需要謹慎。 什么樣的頸動脈斑塊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呢? 首先,要看頸動脈斑塊有沒有造成頸動脈狹窄: 1、如果造成了狹窄50%以上,那么無論血脂是不是高,都建議服用他汀類藥物。而且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降低到1.8mmol/L以下。 2、如果造成的狹窄在50%以下,那么就要分情況了: 如果只合并高血壓,需要將LDL-C降低到3.4mmol/L以下; 如果只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腎病,需要將LDL-C降低到2.6mmol/L以下; 如果在合并高血壓的同時,還合并冠心病、腦梗塞、糖尿病中的一種,那么就需要將LDL-C降低到1.8mmol/L以下。 總之,血脂需要分層控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控制目標。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如果血脂不能達標就需要加用他汀類藥物了。 為什么醫生特別重視LDL-C?因為動脈斑塊的主要成分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有很多詢證醫學證據證明它是血脂中與心梗、腦梗是關系最密切的成分。 2010年,有一項涉及17萬人的大型研究發現,每降低1mmol/L的LDL-C,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就降低22%。 關于高密度脂蛋白那些事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是一個好膽固醇。 之所以說它好,是因為HDL-C能夠將血管內相對過剩的脂質分子帶到肝臟,通過肝臟的重新加工利用,來降低血液中的脂質成分,從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 雖然他汀類降脂藥物也有輕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但是當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后,目前的觀點并不建議用藥物來提高。 有研究顯示,適當的體育鍛煉,是可以升高HDL-C的。 關于甘油三酯那些事甘油三脂升高與心梗、腦梗有一定的關系。但是詢證醫學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降低甘油三酯能有效預防心梗、腦梗的發生。所以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因素,仍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 但是,甘油三酯過高跟胰腺炎的發病有很大的關系。當甘油三酯高于5.7mmol/L時,胰腺炎的發病率明顯升高。 甘油三酯的理想水平是小于1.7mmol/L;邊緣升高是1.7~2.3mmol/L;輕到中度升高是2.3~5.6mmol/L;重度升高是5.6mmol/L以上。 一般輕到中度升高,專家并不建議服用降脂藥物,而是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比如:控制飲食、適當運動、控制體重、戒煙戒酒等。 只有當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后,甘油三酯仍然高于5.7mmol/L,為了預防胰腺炎,才建議服用貝特類降脂藥,而不是他汀類降脂藥。 關于血脂中其他項目的那些事脂質是油性的,它們不溶于血液,只有表面覆蓋載脂蛋白后才能在血液內運輸。 載脂蛋白A,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表面,可以認為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馬車,它負責把低密度脂蛋白從肝臟運送到全身。 載脂蛋白B,存在與高密度脂蛋白的表面,可以認為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馬車,它負責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運送回肝臟。 因此,載脂蛋白A高,就相當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是一個壞指標,低了好。載脂蛋白B高,就相當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是一個好指標,高了好。 脂蛋白a,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一種特殊形式,高了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但是并沒有特別好的辦法降低它,常用的他汀類降脂藥反而可以升高它。相對于脂蛋白a,我們更應該重視通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來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無論是高血脂還是頸動脈斑塊,主要的治療藥物就是他汀類藥物,它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是它也有很多副作用。 有報道說他汀類藥物會傷肝、傷腎、傷肌肉、升高血糖,這些確實真實存在,但并不是一定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確切地說是,發生的幾率并不高。 1、傷肌肉 他汀類藥物可以引起肌肉酸痛、無力、肌酶升高。橫紋肌溶解癥,是他汀類藥物最嚴重的副作用。肌肉溶解后會產生大量肌紅蛋白,尿中肌紅蛋白過多可以引起腎衰。 肌肉損傷的幾率大概在2%~11%,肌肉嚴重損傷的幾率只有不到0.5%。 這種肌肉損傷一般只發生在前三個月,因此輕度肌酶升高可以不用停藥。當肌酶升高到正常值10倍以上時,就需要停藥了。一般停藥后,都能夠恢復。 2、傷肝 對肝臟的損傷主要表現為轉氨酶的升高,幾率大概在0.5%~3%。只有極其小的幾率發生嚴重的肝損傷,甚至肝衰竭。發生肝衰竭的幾率大概在千萬分之一。 一般轉氨酶升高多數發生在用藥的前三個月,所以輕度升高不需要停藥。只有當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值的3倍時,才需要停藥。停藥后,一般都能自行恢復。 3、升高血糖,增加新發糖尿病 他汀類藥物確實能夠升高血糖,增加新發糖尿病的發病率。它的這個副作用發生幾率大概在5%~10%,一般是大劑量應用他汀類藥物時發生。 但是專家還是建議應用他汀類藥物的,因為他汀類對血糖的影響是非常小的。相對于它能夠降低血脂、穩定斑塊、逆轉斑塊、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這些作用來說,升高血糖的副作用并不算嚴重的問題。 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他汀類藥物該用還是用。如果出現血糖問題,只需要及時就醫、合理治療就可以了。 4、傷腎 美國FDA提醒,他汀類藥物有可能引起蛋白尿,但是這個機會更小,而且通過停藥或更換藥物后,一般都能自行恢復。 總之高血脂和頸動脈斑塊需不需要治療,怎么治療,并不是哪個醫生說了算,而是需要通過詢證醫學證據來支持的。 只有采取科學的治療和預防的辦法,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