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儒家經典,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其文字簡煉明雋,兼采雅俗,言辭中流露出山林意趣,滲透著萬物一體的世界觀。 《菜根譚》開出的處世之方偏重心態和人事,悟虛妄真實之理,指出貧富、尊卑、窮達因為心念使善惡、禍福相互轉換,告誡世人及時轉念,戒貪少欲,取中庸之道。著作前后內容和深度有所不同,反映出了不同的閱歷和境界。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段話:試思未生之前有何象貌,又思即死之后作何景色?則萬念灰冷一性寂 然,自可超物外游象先。 這段話譯成現代漢語,其意思是,請你想想看:你在沒出生之前又有什么形體相貌呢?你再想一想,你死 了以后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人既然無法測知生前的往事,又無法預卜死后 的未來,而生命又是那么短促,一想到這些就不免萬念俱灰。不過生命雖然 短促,精神卻是永恒的,只要能保持純真本性,自然能超脫物外,遨游于天 地之間。 孔子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人在降生之前是否有前世?死后是否有來世,佛教等各種宗教都認為人有來世,所以才創造出天 堂地獄及生死輪回等各種教義。關于人的生死問題,從古至今人們苦心探討。 有人因生的短暫而花天酒地,有人因死的恐懼而憂心仲仲。對一個有修養的 人來講,生不足喜,死不足憂,看破生死,雜念頓消,才能擺脫世俗的糾繽, 做到超然物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