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四個層次。 第一,結構化思維,知道一本書在講什么,理解書中各觀點以及各觀點間的邏輯關系。 第二,批判性思維,能夠對書中的觀點進行批判思考,哪些觀點認可,哪些觀點不認可,哪些有待考證,哪些觀點很棒,哪些觀點有邏輯漏洞,以及哪里有優化的地方。 第三,創造性思維,怎么和已有的知識體系融合并建立新連接產生創新。 第四,付諸實踐。讀書是為了實踐,讀書上的知識是要落到實際行動的,不能光說不動手。此外,通過讀書能夠提升認知,而認知和實踐將形成相互強化的正向雙螺旋發展循環,認知能更好地指導實踐,實踐又將深化認知,深化后的認知進而又更能指導實踐,知和行以此相互強化正向雙螺旋發展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讀書的前三個層次,也是非常重要的實踐,是讀書本身的思維實踐,帶著腦子讀書,而不是像和尚念經一樣讀書。前三個層次做得好的人很少,前三個層次沒做好,第四個層次很難做好。學問學問,要學更要問,主席讀過的書,滿滿寫的全是批注。當你讀到一本有趣有深度的書時,不要貪快,要深入研究,越深入會越有意思。求精而不求多,讀幾百本雜書,不如讀一本經典,做更少的事情卻能取得更大更有分量的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另一方面,對于小說類書籍,是不適合用這四個層次的方法去讀的,讀小說類書籍,要以開放的心態去欣賞、去體驗小說中的人和物。像《紅樓夢》這類偉大的小說,是藝術品,包羅萬象、悅人心智,不同的角度你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每個人從中感受到的都是不一樣的。讀這類小說,用心享受就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