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入治療科經常會遇到下肢血栓患者,很多患者可能不知道,下肢血栓其實是分為下肢動脈血栓與下肢靜脈血栓的,看是一字之別,血栓的預防與治療卻大相徑庭,尤其是下肢動脈血栓,嚴重者是可以引起下肢壞死的。本文就幫助您區分開下肢動脈血栓與下肢靜脈血栓。 顧名思義,下肢動脈血栓是發生在動脈血管的血栓,而下肢靜脈血栓是發生在靜脈血管的血栓,但是它們的癥狀、預防與治療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下肢動脈血栓患者會呈現:患肢疼痛,運動障礙,皮色和皮溫有所改變,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等癥狀;而下肢靜脈血栓患者則會呈現:患肢疼痛、腫脹,發熱,淺靜脈曲張等癥狀。 ![]() 對于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方面,應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加強鍛煉,促進血液循環;多主動做足屈伸運動。發生下肢靜脈血栓可以保守治療,也可以進行溶栓治療,患者不必過于擔心。 而對于下肢動脈血栓的患者,就沒有那么簡單了。發現癥狀一定要緊急到醫院進行處理,如不及時,腿部會出現變黑,甚至需要截肢。治療時,介入治療科一般會采取手術治療,從患者股動脈穿刺,留置一根管,將這根管放入動脈血栓位置,然后進行抗凝、溶栓治療。 因此,下肢動脈血栓遠比下肢靜脈血栓危險得多,在醫生告知您下肢血栓時,您知道如何區分動脈血栓與靜脈血栓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