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題,現在有很多的大學開設了非常規的課程,比如戀愛課、打牌課、減肥課等等,有人認為這是不務正業,大學的課程應該嚴謹;也有人認為,這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求,具有創新思維。 對此你怎么看? 解析: 非常經典的對立觀點類題目,對立觀點類題目的核心思維是矛盾對立統一,也就是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存在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在實際答題中,大多數同學都知道分別分析兩個看似對立的觀點,也就是看到矛盾的一面。但是對于統一性卻很少有分析,或者即便分析了,也是懵懵懂懂的,沒有進行明確深入的分析,讓人聽的明明白白的。 我們先講對立性,這兩種觀點分別都有道理。 對于反對派來講,他們認為課程應該嚴謹來說,其出發點是從學術培養的角度出發,認為大學生應該珍惜寶貴的學習時間,擔心因為這些非常規課程分心,從而導致荒廢學業,其出發點無疑是好的。 對于認同派來講,非常規課程的背后,折射出應試教育的缺陷。長期以來,激烈的升學壓力導致“唯分數論”,學生不得不用大量的時間來應對考試壓力,從而失去對興趣、性格、情操等“軟實力”的培養。曹雪芹曾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非常規培訓,不僅是滿足學生的現實需求,更是折射出素質教育改革中我們的教育之缺和教育之需。 然后再講統一性,這兩者其實并不矛盾,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更好成才,關鍵是掌握一個度,只要做好統籌安排和課業監督,就能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然后再說說對策,這樣一來,思維就很完整了。 當然,你也可以單純選擇一方觀點,比如認同派,闡述自己的觀點。 第二題,國家稅務總局對于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領導安排你對單位新進的公務員進行培訓,要從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對于培訓的課程,你如何設置? 解析: 注意審題,問什么答什么,問的是如何設置培訓課程,這是一個動態過程,包括培訓課程目的的確定、培訓需求的分析、培訓方式以及內容的確定,其中培訓方式和內容顯然是重點。 因此答題的時候,避免簡單的說具體有哪些課程,然后吧啦吧啦的一二三四就下來了,這不是如何設置培訓課程,而是具體培訓課程有哪些,屬于答非所問。 關于目的,這個題目已經明確了,就是從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所以培訓方式和內容要圍繞培訓內容展開,但是要注意,能力型培訓不代表不需要理論培訓,而是要突出實踐性。因此,在課程上,可以開展實地調研、現場教學、業務模擬等實踐性培訓課程,同時也要有理論課程,理論課程要邀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師擔任。 這些都是答案的主體,還要對培訓需求的分析和培訓效果的評估簡單講講,可以放在一點里完成答題,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設計方案,交給領導審閱。 第三題,為建設美麗社區,要對小區居民以前私自加裝的參差不齊、影響美觀的防盜網進行拆除。 你是物業的小王,想要統一拆除,并恢復小區原貌。但業主小陳特別不同意,他認為防盜網能夠保障小區安全,還能夠防止高空墜物,保護孩子安全,實用性比較強,他認為小區和物業無權拆除。你如何和小陳進行溝通?請進行溝通模擬。將下一名考生當作小陳。 解析: 勸說類情景模擬題,關于這類題目,其實有兩位高人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一位是假借孔子說的: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脅之以威等等。哈哈,為啥說假借,因為這壓根不是他說的,網上有些人亂引。孔子的原話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但是為了答題方便,也就就隨便借用下吧。 一位是亞里士多德說的,他在《修辭學》中提出說服人的三種關鍵方式:情感說服、邏輯說服、人格說服,連起來就是:一個好的說服,需要品格、情感和邏輯。 應該說,亞里士多德提供了勸說的框架,孔子提供了勸說的內容。 首先我們要知道說服的正義性,如果連自己都覺得理虧,那就沒法說服了,題目針對的是私自加裝的參差不齊、影響美觀的防盜網。而業主的觀點有兩點:一是實用性強;二是物業無權拆除。 針對實用性強,我們要誘之以利、曉之以理: 對于高空拋物,可以通過加裝攝像頭,而且新的《民法典》也出臺了相關法律,僅僅依靠防盜網,治標不治本,用法律捍衛權利才是治本之策。 還要脅之以威: 如果不拆除,雖然自己家里安全了,但小偷可以沿著防盜網爬到別人家,損害了他人利益,而且對于小區的整體環境來說,非常不美觀,另外許多防盜網的質量不過關,本身就存在風險,一旦因為特殊天氣導致防盜網掉落,從而引發傷人案件,得不償失,等等,這里能想多少想到多少。 這是溝通的主體內容,大家都會說,但是我們要注意,這是情景模擬題,任何人對于一上來就滿口大道理,都是反感的,所以在正式勸說前,要有合理的情感溝通,也就是亞里士多德強調的:一個好的說服,需要情感。另外解決問題是關鍵,拆除之后,如何保障業主需求,要給出行之有效的對策。 至于有沒權利拆除,這是個陷阱,我們本身就是說服對方的,能說服就有權利,所以不要過多糾結這個問題,因為這涉及到專業法律,沒有十足的把握,答錯了很尷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