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論證待人真誠,得到了待人真誠就是自己要真心誠意,并且讓人感覺到真心誠意的這個結論(詳情請看——什么是待人真誠20190724給未來的自己)。之后我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是否真誠決定權在別人手中,那么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沒有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重要,也就是說,你是不受自己的控制而是受別人控制。如果對方是好人也就罷了,如果對方不懷好意,自己不就危險了,還有如果這里的對方不是一個人,而是多個人,待人真誠,我是不是要讓所有人都感到真誠呢,而每個人對于真誠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因此評價標準是不同的,我相同的一個行為是無法得到所有人的認同,總是會有一些感到不好,那這樣我應該怎么做呢?這變成了一個無解的問題。想到這里,我發現這個含義下的待人真誠是無法做到的,因此自己面臨兩個選擇,一個將這條從100個基本中是廢棄掉;一個是選擇重新定義待人真誠。 我最終還是選擇了重新定義待人真誠,這個選擇沒有什么道理,只是不喜歡刪東西這個偏好。我重新定義的待人真誠是什么呢,是以真心誠意開始。為什么要這么定義呢?因為考慮到對方可能利用真心誠意這點,比如把你給賣了,然后你還幫著別人數錢?還有什么以德報怨這都不現實。再解釋一下以真心誠意開始,簡單來說就是,第一次真心誠意,然后看對方反應,根據對方反應作出選擇。 想到這個重新定義這個方法,其實對于待人真誠的這個定義,也只是目前的定義,我認為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這個待人真誠的定義還會有重新定義的機會。這么做的目的在于讓新的定義更加適合現階段的自己。因此要把重新定義作為一個正常化的工具,他服務的對象是幫助我們更好的適應社會,甚至提高競爭力。 總結一下,待人真誠的重新定義是以真心誠意開始。重新定義將常態化,需要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