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上百次,見到田英章、田蘊章楷書粉絲為了維護二田作這樣的評論:你們口口聲聲說田楷不是書法,沒有章法關系,呆板無變化,難道你們也敢說歐陽詢楷書也是呆板無變化,無章法關系……雖然,你們是寫不出來,出于嫉妒…… 等等類似的言論! 用歐陽詢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維護二田的地位,力圖洗刷其書匠的匠氣! 其實,他們學習歐楷,只得到了點畫、結構的皮毛,并沒有得到其字法、章法上的精髓! 本文,我們力求找到一兩個突破口! 下面是歐陽詢九成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面是田英章、田蘊章的楷書: ![]() ![]() ![]() ![]() ![]() ![]() ![]() ![]() ![]() ![]() ![]() ![]() ![]() ![]() ![]() ![]() ![]() 藝術這東西,失之毫厘便差以千里。天哲此文從四個方面來找出其細節上的差距: 一,歐陽詢九成宮的字,豎排與橫排并非是二田的一條直線,而是有起伏跌宕的波動幅度的! 把橫排字的重點線連起來: ![]() ![]() ![]() 豎排的濃動起伏很弱,但卻存在: ![]() ![]() ![]() 二,字的形體上,并非像二田那樣,都是一個框子里框好的,有得特別長,有的特別松,有的特別緊,有的比較扁! ![]() “舊”等字特別長且高,與上下左右周圍字形成鮮明的對比變化關系! ![]() “暑”、“年”特別長,注意與周圍的字的關系!“維”字左右松散,注意與周圍的字的關系! ![]() “既”左右結構,卻是上下錯位的,略有松散,與周圍的字形成對比! ![]() “同”字,外框放大,里面寬松,且放在左側,非中間位置。二田則外框收縮,內心收縮,放在中間! “形”兩部首寬放松散,與上下左右周圍的緊湊字相比,一群人正襟危坐、緊張嚴肅相比,她心大了,心情愉悅且放開手腳!二田是沒有意識、沒有膽識這樣去對比變化的! ![]() “青”字特別長,“以”字特別扁、松散,再看其上下左右的字,就很清楚了,我與你們不一樣! 三,有些字,寫得很險絕,與周圍的正形成對比!二田是玩不了險絕的! ![]() “深”字等,多個點畫組合打破常規,險絕之致,讓這一大片的字,都有了生命氣象! ![]() “如”的一撇,刀鋒一樣斜插上去…… ![]() “所”的一橫是很平穩的,但是,下面的點畫一個比一個險絕,一個長豎,都采取斜勢…… 這樣的字特別多,二田的理解力比較弱,將這些大量的元素一一弱化、變異成呆板無趣的點畫! 四,歐陽詢九成宮里面有很多點畫,處理手法非常規,與本碑里的同胞兄弟姐妹都顯得非常另類,大大增添了情趣,如“五”中的橫折,等等…… ![]() |
|
來自: mengk4fz0yyf5h > 《楷書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