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對華簪。 白發逐梳落,朱顏辭鏡去。 …… ![]() 自古以來,我們都用頭發的顏色來象征時間和歲月,年輕的時候是青絲如瀑,年老的時候是華發勝雪。 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白發”不再是老年人的“特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飽受白發的苦惱。 一頭黑白相間的頭發,不但顯老,也是不健康的表現,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為什么會“白頭” 中醫理論中有這樣一種說法:“發為血之余”。意思是,只有當一個人的氣血充足且有余的時候,才會有頭發長出來。 雖然現在很多人視頭發為珍寶,認為頭發是青春美麗的象征,也喜歡用五花八門的造型來彰顯個性,可我們的身體卻將頭發的地位放在最后。 人體的氣血會自己分辨輕重緩急,氣血不足的情況下會先緊著五臟六腑用,四肢末梢以及毛發只能在五臟六腑氣血充盈之后才能“分一杯羹”。 ![]() 氣血不足 ![]() 怎么補氣血 那這個氣血該補哪里呢? 說到血,首先想到肝臟,肝藏血,是人體的血庫,肝血不足,氣血就生發不到頭部,頭發得不到氣血的滋養。 但肝血不足,還與腎有關,腎水不足,就無法滋養肝水。 因此想要氣血充足榮養頭發根源還在補足腎。 腎臟和頭發的關系,好比樹根與樹葉,樹木要想長得粗壯、枝葉繁茂,就必須把根扎好。 而腎臟就像我們身體的樹根,為全身五臟六腑化生氣血, 如果它精氣充足,就能夠不斷地向上滋養心、肝、脾、肺等臟腑,頭發才能順利吸收營養物質,變得茂密烏黑。 ![]() 肝藏血 ![]() 腎藏精 食療方 ![]() 推薦您兩個食療方,長期吃下去,可以養血潤燥、滋陰補腎,讓氣血充盈起來,告別斑白的頭發。 桑椹生發膏(該食譜摘自公眾號:羅大倫頻道) 材料:桑椹200g、熟地黃300g、蜂蜜適量。 做法:將桑椹、熟地加水放入砂鍋或者玻璃盅煎3次,取汁濃縮,加蜂蜜后熬成膏。 (注意制作過程中熟地不可以接觸任何金屬) 每日1-2次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化。 熟地小米粥 材料:熟地15g,黃小米一勺 做法:將熟地、小米清洗干凈,放入砂鍋中(不可用金屬鍋),加水1500毫升,大火煮開,轉文火慢煮45分鐘左右即可關火。 注:熟地黃煮之前用紗布包起來,黃小米也可以用粳米替代。 ![]() ———————— ![]() 熟地性味甘、溫,入肝經和腎經,能填骨髓,益精血,通血脈,黑須發,是滋腎陰,補氣血的一大能手,桑葚歸心、肝、腎經,既能滋陰補血,又能生津止渴。 二者搭配食用,不僅可以榮養頭發,還可以調理陰血虧虛之眩暈、目暗耳鳴等問題。 ![]() 讓“衰老”來得慢一些 ![]() 其實,隨著人體的衰老長白發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只是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節奏快,人的損耗會多很多,又沒有足夠的意識去將損耗的精血補回來; 另外目受血則能視,可如今手機、電腦已然成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熬夜看手機成了家常便飯,肝腎的陰血再次被損傷。 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沒有人能抵抗時間。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的退化是不可逆轉的,但是在還年輕的年紀,一定要重視身體上出現的小毛病,盡早調理。 該年輕的時候保持青春活力,在即將老去的年紀,讓“衰老”來得慢一些。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