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今日頭條]曹茂海的散文《銅綠山古礦尋蹤》

     黃石新東西 2022-04-01

    銅綠山古礦尋蹤

    1

    郁郁青山,片片花海。這時的你,定然會注目凝神。

    莖直立,棕紅色;葉對生,淡綠色;輪傘花序成穗狀,黃綠色;苞片卵形,綠色;花冠唇形,淡紅紫色。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秋風勁起,銅草花開:一枝枝,一塊塊,一片片;滾圓的山頂像媛女高聳的帽,平緩的山坡像少婦蕩漾的裙,蜿蜒的山脊像舞女飄拂的帶。是秋風,才播撒如此神秘的種籽;是秋雨,才滋潤如此曼妙的身姿。

    對面的山坡上,有一塊巨大的孔雀石,滾圓滾圓,光亮光亮。一縷陽光直射而下,那團油油的綠,仿佛被陽光刺痛,頓時飛起來了,一絲絲,一斷斷,纏繞著光,在山間,在眼前,不停地搖晃,不停地升騰……你醉了。

    雄峻的大青山,嬌柔的銅草花,養眼,也養心。可是,數千年前,是誰最先知曉,在銅草花下隱藏著的無數秘密。這秘密是寶藏,是芝麻開門。那么,誰是揭開銅綠山神秘面紗的阿里巴巴?

    至此,我們先得了解一段有關楚國的歷史:

    楚國原是江漢間的一個小國,蠻夷之屬。先祖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左傳?昭公十二年》)。西周初年,諸侯會盟時,尚無一席之地。西周中期,楚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于是興兵西北伐庸(今湖北省竹山縣一帶),向東進軍“至于鄂”(今湖北省鄂州市、大冶市一帶),封其子熊紅為鄂王。自此,楚國將定位別都,連歷六世,牢牢控制了今天的鄂東地區。約公元前740年,楚子熊通自稱為王(即武王)。經過武、文、成、穆四王共一百二十余年的努力,楚國強盛,連續吞并了許多小諸侯國。楚成王熊惲即位,“布德施惠,結舊好于諸侯,使人獻天子。天子賜胙,曰:'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于是楚地千里。”(《史記?楚世家》)。楚莊王是一位奮發有為的國君,“并國二十六,開地三千里”(《韓非子?有度》),使楚國雄踞大江南北,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列兵周疆,問鼎中原。

    考古專家對銅綠山古礦冶遺址進行發掘、研究,得出結論:楚國由小變大,由弱變強,與雄厚的經濟基礎密不可分,也可以肯定,對鄂東地區的銅礦資源開發則是楚國強而有力的經濟支撐和軍事保障。為此,我們還可以推斷,銅綠山古礦的開采有近三千年的歷史。

    銅綠山遺址中,出土有大量的帶刻槽的鬲足和間斷繩紋、分段條紋陶片。現在一般學者都認為印紋陶是屬于越文化遺物,其分布范圍與有肩石斧、石段石錛的分布范圍基本重合。至于足帶刻槽的陶鬲,有學者認為是屬于越文化的遺物。我們不妨這樣認為,在西周和西周以前,鄂東地區生活著越族先民,最先是他們在這一帶開采銅礦。他們有自己的風俗習慣,有著區別于楚人的物質文化。西周后期,楚人占據此地,下古礦井開采銅礦的仍然是這些越族先民。

    銅綠山古礦,無論是楚采還是越采,無論是官辦還是民辦,至少是,我們的先祖,值得我們永遠驕傲的先祖,他們有氣吞山河的情懷,有開天辟地的勇力,有尋幽探微的智慧,有雄視天下的果敢……千年一夢,一夢千年!

    好的,我們去看看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的榮譽墻:1982年,國務院將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3月20日和2012年10月22日兩次將其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預備清單》2001年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重大考古發現2012年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13年被列入“十二五”時期全國150處重要大遺址之一2015年,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墓葬區發掘項目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懷揣千年的夢想,去探尋先祖的足跡。我的腳步如此沉重。是肩上扛著笨拙的銅斧,還是腰間佩著千年的古劍,抑或是,身上披著金光閃閃的鎧甲?都不是。也許,我只身鉆進了橫七豎八的古井,俯伏于狹窄的巷道,精疲力竭,天旋地轉,卻拖著載滿礦石的竹籃,一寸一寸地向前爬行……回不去了,終究是回不去了,因為我們的身軀是如此瘦小,如此孱弱,如此不堪一擊。

    2

    198662日,在紐約大會都博物館召開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學術大會上,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夏鼐宣讀了《銅綠山古礦的發掘》的論文:

    銅綠山古廠區的范圍南北約2千米,東西約1千米。古礦井的附近還有古煤爐遺址,因被爐渣掩埋而保留下來。許多地點的表面,覆蓋著有一米多厚的古代爐渣,總量估計達40萬噸左右。樣品經過化驗,平均含銅品位為0.7%,但含鐵達50%上下,知道是煉銅后棄置的爐渣。從古礦中挖出的“黃泥巴”的分析結果,知道含銅品位在12%—20%,含鐵30%左右。塊狀的孔雀石的含銅品位可達20%—57%。就煉渣40萬來計算,估計古代提煉的紅銅在8萬噸左右……

    夏鼐的報告,向全世界揭開了銅綠山古礦冶遺址的神秘面紗。

    古人找礦,起初以孔雀石和銅草花為線索。《大冶縣志》記載:“每驟雨過后,有銅綠如雪花小豆,點綴土石之上”,這就成為找礦的明顯標志。從發掘的情況來看,古人探礦的主要手段是掘進豎井。已發現的100多個豎井中,有一部分斷面很小(450毫米×450毫米),也有一些離群孤立的小井,古人是先打井然后再掘進群井采礦。

    1973年,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被發現。從1974年至1985年,考古工作者對該遺址進行了11年的考古發掘。它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時代久遠、持續生產時間最長的一處古銅礦遺址。據勘探調查發現:

    銅綠山礦區發現的古代露天開采場有7個,地下采區18個,采礦坑道100萬立方米,井巷長度約8000米。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開采技術最顯著的特點是采用豎井、平巷、盲井聯合開拓進行深井開采,最大井深已超過60米。而深井開采則需要解決井拓、井巷支護、礦井提升、井深排水、井下照明以及深井通風等一系列技術問題。發掘資料證實,這些問題都得到了合理解決,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成體系的地下開采系統。

    早期,人們曾大量使用石器工具諸石錘,同時輔以少量銅質工具開采礦石。商末至春秋時期,井巷開拓主要使用青銅工具來完成,主要有銅斧、銅錛、銅錘、銅?、銅鑿等。其中最大的銅斧重達16.3千克。到了戰國時代,鐵器工具已廣泛運用于礦業生產,井巷斷面增大,開采深度也逐漸加深,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水平。

    遺址中的春秋早期煉銅遺址目前清理出遺存較好的煉銅豎爐八座,其構筑相近,尺寸大體相同。在豎爐周圍還堆積著大量的煉銅爐渣,有的地方厚達3米。遺址中還發現了礦石、粗銅塊、木炭,耐火材料、石砧、石球和一些殘破的陶器、銅器等遺物。這些實物及其檢驗結果,對研究銅綠山春秋早期煉銅技術提供了重要依據。

    談及冶煉技術成就,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負責人張國祥介紹:

    在不晚于春秋早期,銅綠山古銅礦已采用鼓風豎爐煉銅技術。這是一種可以連續加料、連續冶煉、間斷出銅或渣的煉銅爐,其還原區溫度一般保持在1200℃左右,非常適合粗銅的還原。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存在兩種冶煉工藝技術,一是冶煉氧化礦石的“氧化礦—銅”工藝,二是“硫化礦—冰銅—銅”工藝。的確,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冶煉技術成就直接影響了中國鐵器時代的發展。殷瑋璋先生認為:“歐洲從低溫煉鐵到高溫煉鐵用了2500年。中國出現低溫煉鐵的時間比西方略晚,在西周晚期、東周時期就出現了生鐵制品。出現的時間比歐洲早了1800年。這是中國古代工匠的一大貢獻。它的出現,與當時已經用豎爐冶銅是分不開的。”

    殷商時代,工具簡陋,流程復雜,技術落后,無論采礦還是冶煉,同運用現代化采冶技藝的當代相比,我們的先祖眼睛夠亮了,手腳夠巧了,腦袋瓜兒夠靈光了。好比坐在高鐵上,我們分明能感覺到,先祖們四肢爬行的苦痛與堅韌,以及人定勝天的夢幻與抵達。

    突然想到一個人,湖南女生鐘芳蓉。20207月,鐘芳蓉高考成績考出676分,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730日,鐘芳蓉毅然決然選擇北京大學的冷門專業考古學。試想,一個女生選擇考古,選擇往回走,義無反顧地走向遠古,走向孤獨,走向冷寂,走向神秘,卻能給大千世界書寫一個又一個神話。

    當然,考古是利用古人遺跡遺物重建古代歷史的學科。盡管把先民的物質遺存作為古史研究的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質文化的歷史,但是,人類社會的歷史不僅包括物質文化的歷史,也應包括精神文化的歷史。試想,伴隨著青銅器的產生,中國的歷史產生了一個又一個傳奇:吳王夫差的長矛,越王勾踐的寶劍,戰國曾侯乙的編鐘,漢代的長信宮燈……它們足以托起一個個朝代的擎天大廈。為此,我們的先祖,更準確地說是楚國、越國的先祖們,他們追求的不僅僅是青銅本身的價值,而是在日積月累中不斷地推進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3

    2019年9月7日,黃石作家協會“到人民中去”采風團走進大冶有色公司銅綠山銅礦,追尋礦冶之根,觸摸青銅之魂。那一天,詩朋文友頭戴安全帽,腳穿深雨鞋,手提小礦燈,深入425米古巷道,去體驗,去觸摸,去冥思苦想。

    坐上罐車,心跳就加速了。罐車往下沉,眼睛就閉上了。耳邊呼呼地響,腦瓜兒也呼呼地響。人懸空中,仿佛一塊碩大無比的礦石,在永無止自息地墜落。墜落到425米的古巷道,才十來分鐘,卻好像穿越了三千年,從清代到盛唐,再從大漢到殷商。

    走下罐車,眼睛才睜開,才豁然開朗:礦洞寬敞,可以走汽車,還可以跑飛機;地下有鋼軌,鋼軌上有電車;彌望的是層層疊疊的礦石,真讓人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采礦的設備設施,一律是現代化的。

    突然想到,古銅礦遺址中的老窿,包括豎井、斜井、巷道、采場等部分。這些老窿的四壁都用圓木或加木板來支護。還有,井巷照明主要是用竹簽和松柴。當時的排水系統,一種是利用廢棄巷道或開掘狹小巷道用于排水;一種是鋪設木水槽,木槽一端寬,一端窄,兩節之間由一節的小端疊放于另一節的大端上,層層疊落,引水道形成高差流入專用于儲水的井倉。古代井巷中遺存有大量木槽、水桶等排水工具,還鑿有水倉和排水豎井,通過木槽將水引至水倉,再用木桶將水排出地表,這樣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統。生產工具如此簡陋,生產力如此低下,先祖們卻能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我們既誠惶誠恐,又心悅誠服。

    采風結束,黃石作家劉會剛在散文《相見銅綠山》中真情敘說:

    終于看到了采掘作業面。像一個立體的巨型戰壕,礦工們手握鋼釬沖鋒陷陣。他們矯健的身姿,嫻熟的動作,如一匹匹雄性的戰狼,孤獨地奮戰在大地深處。隨著飛舞的鋼釬,一塊塊銅礦石從巷道四壁天女散花般落下來,砸起一團一團的塵灰,在狹窄的巷道口四處彌漫。我佇立良久,久久不愿離開。這大地深處的勞動場景,可以觸摸,可以聆聽,那怕就看一眼,足夠讓我們一輩子不寂寞,不浮躁,不沉淪。這就是大地的宗教呀!置身其中,我們唯有將自己低到塵埃里,不口吐狂言,不剛愎自用,不心生邪念,不貪欲叢生,心懷敬畏,敬終如始,才能使身心與肉體獲得自省和救贖。

    不知不覺,我聞到了一股久違的金屬味道。混合著陰濕的水氣,甜甜的,腥腥的,令人沉醉。金屬是有味道的。多年前我就聞到了金屬的味道。當年,我也曾手握鋼釬,在煉鋼爐前,與鋼花對峙,與爐火交鋒。我現在愿意說出金屬是一種什么味道:是鋼鐵料入爐的瞬間炸響騰起的煙云,是爐內化清時鋼水咆哮發出的怒吼,是白練般的鋼水飛流直下的震撼與靜寂,是一群男人心底勃發的鐵血與誓言。

    探新礦,尋古蹤。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也想到了:庚續礦冶文化之煙火,傳承青銅文化之靈魂,在遠古與未來之間,搭建一座天橋,讓鳳凰涅槃,讓巨龍騰飛!

    歷史就像一列呼嘯而來的火車,滾滾向前。我們呢,只能用兩條腿奔跑,穿越銅綠山的時光隧道,去追尋先祖們的遺跡,將他們的靈魂幻化成一柄熊熊燃燒的火炬,去點亮“大興爐冶”的洪爐,光照寰宇,燦若銀河。

    4

    最要緊的,是去青銅文化小鎮走走。

    從東風大道一路向西,過三里七大橋,便到了青銅文化小鎮。

    一條長流港將青銅文化小鎮分為南北兩個鎮區。小鎮北部是以古建、木石銅雕等產業為主要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南部是以青銅文化為核心特色的文化旅游街區,南北呼應,形成生態景觀帶、產業基地帶和文化旅游帶。

    連接南北兩個鎮區的,是橫跨長流港的五座大橋。中間三座橋,為步行橋。步行橋,一如復道行空,二如長虹臥波,游人如織,笑語如歌。長流港北路是步行街,兩邊商鋪林立,游人摩肩接踵。長流港南路是青銅小鎮,這兒是清一色的仿古建筑,你只有穿上長衫馬褂,穿行其間,才有那種遠古的角兒味兒,不然,會有人以為你是天外來客,那懷疑的目光會讓你覺著很不自在,你只能拔腿就逃,逃之夭夭。

    最應該去的是青銅文化大觀園,琳瑯滿目,使人應接不暇:其食器,曰鼎,曰鬲,曰甗,曰簋,曰簠,曰盨,曰敦;其酒器,曰爵,曰角,曰斝,曰觚,曰觶,曰觥,曰尊,曰卣,曰盉,曰勺;其水器,曰罍,曰壺,曰盤,曰匜,曰瓿,曰盂,曰鑒,曰盆;其兵器,曰刀,曰劍,曰矛,曰盾,曰斧、曰鉞,曰戟,曰锏,曰錘,曰叉,曰鈀,曰戈;其樂器,曰鐃,曰鈴,曰鉦,曰鐘,曰镈。置身其間,恍恍惚惚,你仿佛回到春秋戰國時代,不,應該是殷商時期。五尺童媛,在這兒,目瞪口呆;千年銅都,于此刻,大放異彩。

    在青銅文化大觀園,最讓人流連的是編鐘大廳。你大步流星地走進去,在滿目的編鐘前發愣,愣過之后便笑,笑過之后便拿起棒槌,然后,你很熟練地單擊,分擊,雙擊,一曲《東方紅》的樂曲便響起來了: 5  5 6 21  1 6 25  561  651  16 2—……那悅耳的旋律,在青銅小鎮的云端悠揚,在長流港的清波流淌……游客駐足,受眾傾耳。

    編鐘大廳的編鐘是仿戰國曾侯乙編鐘鑄造。戰國曾侯乙編鐘鐘架長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編鐘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鐘架上,最大鐘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它用渾鑄、分鑄法鑄成,采用了銅焊、鑄鑲、錯金等工藝技術,以及圓雕、浮雕、陰刻、髹漆彩繪等裝飾技法。每件鐘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階的雙音,全套鐘十二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音列是現今通行的C大調,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樂曲。相傳,戰國曾侯乙編鐘編鐘由銅綠山冶煉的青銅所鑄。

    鎮在水中,水在鎮中。倘若想玩水,你就去船碼頭。登上快艇,先繞三里七湖轉上一圈,然后在湖中央,長虹飛度。是白浪滔天,是浪遏飛舟,是午夜驚魂。心跳了,頭暈了,眼花了,腳麻了,氣閉了。不,你肯定還活著,活得慘不忍睹,活得吐上吐下,活得歡天喜地。下次再玩水,你便學乖了:你借來了紹興的烏篷船,坐著,擺一只北京烤鴨,端一瓶中國勁酒,慢慢聊,細細品;或者,你借來威尼斯的剛朵拉,繞小鎮一圈,再從長流港轉到三里七湖,看山看水,看云看柳,看銅草花,看古民居,看穿著古裝的文人墨客。

    你可以住在古民居,也可以置身烏蓬船,靜聽青山寺的暮鼓晨鐘。這時候,你會情不自禁地朗誦起張繼的詩作《夜泊楓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有愁,寫首詩,苦就吐出來了。這個時候,你的心也突然空靈曠遠,人世間,所有的煩憂被秋風拂去,被暮鼓催逃。

    夏夜,青銅文化小鎮是寧靜的。“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這是郭沫若筆下天上的街市,卻用她來描繪明珠般的青銅小鎮,亦真亦幻,若即若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這是徐志摩筆下再別的康橋,卻用她來描繪明星般的小鎮,便多了幾份浪漫,幾份柔情。

    在青山寺東邊,有一個熱氣球起飛場。熱氣球飄起來了,你也在飄,越飄越高。云在你身邊飄蕩,你伸出手來,那云,分外輕逸,似遠似近,又似有似無。這時候,你振臂高呼,青銅小鎮,l love you!這時候,你恍然大悟,青銅文化小鎮被水包裹著,像蓬萊仙島。島中煙霧飄渺,漁歌互答,此樂何極!東風大道北側,是古建、木石銅雕主題公園,那兒有島,有半島,島中建筑鱗次櫛比,似錦如畫。

    青銅文化小鎮,在夢中,仿佛就在眼前。

       

    曹茂海 1964年生,大冶市大箕鋪鎮人,湖北作家協會會員,黃石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在《延河》《中國報告文學》《散文選刊》《新作家》《讀寫天地》等報刊發表小說、散文百余篇。出版散文集、小說集、長篇小說多部。

    《新東西》編輯部

    主     編:向天笑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A三级三级成人网站在线视频 |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国产精品| 秋霞A级毛片在线看|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久久被窝亚洲精品爽爽爽|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国产明星精品无码AV换脸|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漫画一二三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7777米奇|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老司机导航亚洲精品导航| 午夜免费福利小电影| 性饥渴少妇AV无码毛片|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天堂亚洲免费视频|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 国产精品普通话国语对白露脸 |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丁香婷婷色综合激情五月|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直播| 2021AV在线无码最新| 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老熟妇性色老熟妇性|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一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观看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