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來,筆者運用自擬乳癰湯治療急生化膿性乳腺炎284例,取得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284例均屬哺乳期,初產(chǎn)婦249人,經(jīng)產(chǎn)婦35例;乳汁郁積期255人,蜂窩組織炎期26人,膿腫形成期3人;右乳128人,左乳116人,兩乳40人;最大者44歲,最小者19歲。 2.治療方藥 銀花、連翹各20g,昆布、海藻、全瓜蔞、夏枯草、重樓各15g,牛蒡子、黃芩、天丁、浙貝母各12g,木通、蜂房各10g,甘草3g。 加減:紅腫甚者,加甲珠、王不留行、路路通、丹參;高熱甚者,加石膏、知母、柴胡、酒軍;乳汁壅滯甚者,加山楂、二芽、通草、白芷、體弱者,加明參、當歸、川芎,去天丁;便秘者,加酒軍、玄明粉。 用法:將藥物加適量冷水浸泡30分鐘,煮沸15分鐘后,取藥汁約200毫升,2.3煎法同煎,共取藥汁600毫升左右,分3次飲前2小時服,每日1劑,病情重者,每日2劑。局部可用金黃膏或虎杖膏外敷。 3.療效標準 痊愈:局部及全身癥狀全部消失,乳房腫塊全部消失。顯效:局部及全部癥狀明顯減輕,乳房腫塊明顯縮小或局限。好轉(zhuǎn):局部及全身癥狀減輕,乳房腫塊有所縮小或局限。無效:局部及全身癥狀加重或服10劑不減者。 4.治療效果 284例中,痊愈255例,占89.8%;顯效23例,占8.1%;好轉(zhuǎn)4例,占1.4%;無效2例,占0.7%。 5.病案舉例 鐘某某,女,21歲,農(nóng)民。1970年7月3日就診。產(chǎn)后10天,系初產(chǎn),乳房腫脹疼痛3天,發(fā)熱1天來診。刻診:惡寒發(fā)熱(T40.5°C),雙側(cè)乳房紅腫,捫及塊物如雞蛋大,疼痛拒按,乳汁分泌不暢,頭痛惡心,口渴,納差,便秘溲黃,苔黃滑,脈弦數(shù)。此乃邪熱(毒)蘊結(jié),乳絡阻滯,熱盛肉將腐之乳癰,證屬急性化膿性乳腺炎,乳汁郁積期。治宜清熱解毒,散結(jié)止痛,通乳消癰法,擬乳癰湯加味:銀花、連翹各20g,昆布、海藻、全瓜蔞、夏枯草、重樓、虎杖各15g,柴胡、黃芩、天丁、浙貝母各12g,蜂房、酒軍、玄明粉(兌)各10g,甘草5g。3劑。局部外敷三黃膏。 7月6日二診:惡寒發(fā)熱大減(T38°C),乳房腫塊縮至鴿蛋大,乳汁通暢,疼痛減輕,局部紅漸退,大便已通,苔薄黃,脈滑數(shù)。效不更方,前方減去玄明粉,酒軍改為6g,再進3劑,局部及全身癥狀全部消失。 6.討論 急性化膿性乳腺炎屬中醫(yī)乳癰范疇。根據(jù)乳汁瘀積,胃熱蘊滯,以致經(jīng)絡阻塞,氣滯血瘀,邪熱蘊結(jié)而成膿塊,熱盛肉腐成膿的病因病機,以清熱解毒,散結(jié)止痛,通乳消癰為其治法。故選銀花、連翹、夏枯草、重樓、黃芩清熱解毒;用昆布、海藻、天丁、全瓜蔞、浙貝母散結(jié)止痛;配木通、牛蒡通乳消癰;蜂房攻毒,善治乳癰;全方共奏熱清乳通,腫消癰散之效。 昆布、海藻配方治療乳癰鮮見報導,余根據(jù)昆布和海藻所含碘質(zhì),吸收入血液組織后,能促進病理產(chǎn)物和炎性滲出物的吸收,并能使病態(tài)的組織崩潰和溶解(上海中醫(yī)學院主編《中草藥學》)。故配入方中,驗之臨床,確有殊功。 海藻與甘草相配,屬十八反之列,已有明訓,但經(jīng)自身試服及大量臨床運用,系統(tǒng)觀察不僅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反而發(fā)現(xiàn)海藻配甘草,相反相成,以成其功,大大提高了臨床療效。(鄭家本 四川省奉節(jié)縣衛(wèi)生學校)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189.實用偏方秘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