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是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長命百歲。可是,很多人卻不明白,人總是要死的,一切都會變成虛無,為什么要活呢?活著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有道是,吃一塹,長一智。 一個人總要經歷些什么,才能真正悟透人生,否則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是縹緲的,對人生的概念,是單純的。 通常說來,經歷以下幾件事之后,你就會明白,人活著有什么意義。 02 第一,父母過世之后,你就會明白,活著是為了“血脈之情”。 電視劇《我的兄弟姐妹》里,憶苦、思甜、齊天、齊妙四個孩子,出生在北方一座小鎮,父親是老師。他們在雪地里,無憂無慮地成長著。 天有不測風云。父母先后過世,他們被寄養在親戚家,然后被送往不同的家庭。兄弟姐妹從此分開。 思甜長大后,發現自己得了絕癥。于是她想盡辦法和兄弟姐妹重聚,希望在有生之年,還能感悟親情的溫暖。最后,四個孩子在音樂會上,相擁而泣。
當你失去父母之后,兄弟姐妹就是最親的人。這是你的感悟,也是你的兒女的感悟。一代又一代的人,傳承血脈,同時把感情接力下去。 家庭變成家族,家族變成村莊、小鎮、城市。因此,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四海之內皆兄弟。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一家人相聚,這就是最大的福氣。只要活下去,福氣就會一直存在。這也是父母用生命和愛,告訴我們,活著有什么意義。 03 第二,熬過生死關頭之后,你就會明白,活著就是“善待生命”。 在日本,有一個叫山田千紘的大男孩,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奇跡男孩”。 在一次電車事故中,他失去了雙腿和右手。當他被救活之后,發現自己身體不全了,非常沮喪,身邊的父母,也在流淚。 他的哥哥說:“得救的生命,不能白白浪費。” 是啊,和死神擦肩而過的人,都是幸運的,是有后福的,怎么可以不珍惜呢? 現在的山田千紘,樂觀向上,不僅有了工作,還當過奧運會的火炬手。他說:“只要能傳遞出一點點的笑容和勇氣就很滿足了。” 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一個人對生活的向往;也沒有什么可以攔得住,一個要走向陽光的人。 “你連死都不怕,還怕什么活?”這不僅是一句勵志的話,還是最真實的感悟。當你穿越了生死的門,你就會發現,前方的路走通了,還有后路;左邊的門關好了,還有右邊的門。 愛惜身體,這就是人生的意義。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健康是最大的財富。我們可以少花一點錢,少賺一桶金,只要身體健康,那就足夠驕傲了。 04 第三,被別人需要之后,你就會明白,活著的人都有“自身價值”。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清朝富豪胡雪巖,在去蕭山的時候,坐船過河,不小心把一個孩子的籃筐打翻了。 孩子堅持要六文錢的賠償金,但是胡雪巖沒有零錢。因此,胡雪巖把目光投向了一個乞丐俞小毛,借了六文錢。 若干年后,俞小毛學習造船手藝,還成家了。他找到胡雪巖,要了一筆錢,為家鄉建立渡口和渡船。 人生的意義,有時候是極其簡單的。當你對自己失望透頂的時候,有人需要你,你就會挺起胸膛,當好“老大”的角色。因為你的人生,不再是自己的,而是大家的。 因此,很多人在被需要之后,發現了自己的價值,找到了活下去的方向。 從某種角度來說,“善有善報,因果不虛”。你的善意,成就了別人,也幫助了自己。當你越來越善良的時候,就有了人性的光芒。 比方說,一輩子都很普通的白方禮,退休之后,靠騎三輪車賺錢,幫助了很多孩子上學,他的光芒,被我們永遠記住。哪怕他走了很多年,仍舊“活著”。 因為“六文錢”,就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就可以讓一大群人享受到福氣。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困頓的時候,你就別糾結人生的意義了,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吧。 05
對于活著的意義,在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種答案。更多的人,會說“人生沒有意義”。 真的不必那么消極。人生的意義,是一種感悟,是坦然走向生命的終點的路上,自然去做點什么。
你到底要聽古人說的哪一句話呢?應該是這樣的:認識命運,然后改變命運,一次改變不足以讓自己成功,那就多改變幾次。你的智慧多了,對人生的理解就深刻了。 愚者認命,智者認知。從生活來看,一日三餐、問候親人、祭拜祖先、關心社會、擺脫煩惱、拿起書本......都有一定的意義。 余華說:“一個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即便生命不會永恒,但是你我,仍舊要做一個“想活”的人。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