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的人已不會再有忍饑挨餓的經歷了。相反,我們正面臨著因物質生活過于豐富而導致的各種疾病問題。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已經讓我們的脾胃不堪重負,難以消化過多的食物,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具有消食化滯作用的焦三仙,可以助力消化食物,減輕脾胃負擔。
盡管“焦三仙”中的三味藥皆具有消積的作用,但在具體作用方面也各不相同。其中焦山楂擅于治療肉類或油膩過多所致的食滯;焦麥芽有很好的消化淀粉類食物的作用;而焦神曲則利于消化米面食物。
山楂,味甘辛,氣平,入脾經、胃經、肝經,可以消食健胃,行氣散瘀,驅絳蟲。用于治療肉食積滯,癥瘕,痰飲,吞酸,腸風,腰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血脂癥等。
《本草通玄》云:山楂,味中和,消油垢之積,故幼科用之最宜。《本草求真》:山楂,所謂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積,用此酸咸之味,以為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氣破而泄化,謂之為健,止屬消導之健矣。此外,將山楂的花和葉制成浸劑服用,有降低血壓的功效。
麥芽,入脾、胃經;味甘,氣平,功效為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用于治療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汁郁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
將麥芽置鍋內微炒至焦黃色后,噴灑清水,取出曬干可以得到焦麥芽。
《本草綱目》:“麥糵、谷芽、粟糵,皆能消導米面諸果食積。觀造餳者用之,可以類推。但有積者能消化,無積而久服,則消人元氣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須同白術諸藥兼用,則無害。”《本草經疏》:“麥糵,功用與米糵相同,而此消化之力更緊,其發生之氣,又能助胃氣上升,行陽道而資健運,故主開胃補脾,消化水谷及一切結積冷氣脹滿。“現代醫學研究表面,麥芽因含消化酶(α和β淀粉酶)及維生素B,有助消化作用。
神曲,甘辛,氣溫,入脾,胃經,其功效為健脾和胃,消食調中。主要用于治療飲食停滯,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產后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
《本草經疏》記載,“古人用曲,即造酒之曲,其氣味甘溫,性專消導,行脾胃滯氣,散臟腑風冷。神曲乃后人專造,以供藥用,加倍于酒曲。”《本草綱目》中記載神曲可以回乳,“婦人產后回乳,神曲炒研,酒服6克,日二。”
但是,在使用神曲時須注意:'神曲,是借其發酵作用以促進消化機能,但是在胃酸過多、發酵異常的患者,當絕對避免使用。'
食療方推薦
焦三仙三味藥屬于藥食同源的中藥,民間根據經驗制作出很多健脾消食的食療方。現推薦幾種最簡單的可以治療食積的方法。
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和炒雞內金盛入碗中,加入2杯水的量大約300毫升的水浸泡20分鐘,備用。把它們一起放入鍋中,開鍋后小火再煮20分鐘即可。
準備麥芽30克,神曲15克,焦山楂30克,把它們放在一起研成細末,再加清水調勻以后制成餅狀,然后燒成焦黃狀,放在杯子中加入沸水調勻,得到的清液就是麥黃消食液,它平時最適合那些消化功能較弱的人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