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增廣賢文》有言:“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猶如水推沙。” 從古至今,都是敗家容易興家難。 但敗落的家各有各的原因,興旺的家大都是相似的。 一個家越過越好,不外乎出現了下面這3個跡象。01 身勤:勤勞節儉,富貴盈門 《章氏家訓》中說:“興家兩字,曰儉與勤”。 無論國或是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一個人,一個家,如果富裕時揮霍無度,貧窮時好吃懶做,難免敗落崩壞。 因為,勤是人富之根,儉是聚寶之盆,一個家,越是勤儉,才越能富裕興旺。 奇跡般打破了“富不過三代”宿命的曾氏家族,秉持的治家之道也不過是“勤儉”二字。 曾國藩出身貧寒農家,資質也十分普通,但以勤奮苦學為上進之階,終官居一品。 但即便是貴為封疆大吏,他平時的生活也極為簡樸,每餐不過一食一飯,絕不多吃。 在穿著上,他的衣裳鞋襪都是家中的太太和媳婦女兒親手紡紗織布制成。 不僅對自己如此,他還嚴格教導子侄們要以勤儉自持,每日要早起灑掃庭院,擦桌抹凳,收糞除草,杜絕生成懶惰的壞習慣。 出行在外,不能坐轎騎馬,必須步行,女兒家也不可疲懶,燒茶煮菜都要自己動手,不可假手他人。 正是如此,曾氏家族才得以兩百年來長盛不衰,240個子孫后代中,代代有人才,無一敗家子。 如曾國藩所說:“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一時的富裕不是富裕,只有一代一代的努力,方可真正的富貴盈門。 無論是百年世家想要延續傳承,還是生活困頓的貧窮人家想要否極泰來,都離不開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克勤克儉。 勤勞致富,節儉惜福,以勤儉立世,就能達到小富小康,走向富足與興旺。 ![]() 02 人和:親人和睦,家運恒通 曾國藩在家書中寫道:“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 意思是,親人間和睦相處,就是興家旺家的上等風水,而若是紛爭不斷,再富裕的家庭也會漸漸走向衰敗。 家庭的興衰,重在經營,若親人不和,則家運不通,因為家人間的內耗,比貧窮更可怕。 只要親人和睦,彼此支持體諒,齊心協力過日子,生活才能蒸蒸日上,家運自然恒通發達。 春秋時的郤(xì)缺是晉國公族后代,只因父親犯罪被處死,被牽連貶為了平民。 失去了往日的榮耀,郤缺也從一個衣食無憂的士大夫成為了必須下地勞作的農夫。 幸運的是,他的妻子始終對他不離不棄,兩人耕種持家,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 一日,晉國大臣胥臣路過他家,正好看到郤缺的妻子給他送飯。 當時兩人就坐在田埂上吃飯,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絲毫沒有對境遇的抱怨。 胥臣見郤缺夫婦哪怕生活貧寒,卻依然相敬如賓,當即刮目相看。 于是回去向晉文公舉薦道:“郤缺夫婦能同甘共苦,必定是有德行的人,這樣的人才能治理好國家。” 晉文公聽從建議,任用郤缺為下軍大夫,后來郤缺屢建戰功,甚至成了執政大夫,主管晉國朝政大權,家中的光景也一日好過一日。 其實,不僅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家人間的和睦團結也是如此。 如《增廣賢文》所說:“父子和而家不敗,兄弟和而家不分,夫婦和而家道興。” 家庭興衰,首在人和,和睦的氛圍,就是一個家最上等的風水。 親人之間,小事不爭,大事不責,平時好好處,遇事一起扛,再窮再難都會發家。 ![]() 03 心孝:孝順父母,福澤深厚 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養育之恩大于天,為人子女者,更要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 更何況,家有二老,如有二寶,你對父母好,其實就是在給自己積福報。 因為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只有善待人生的來處,才能在歸途如意順遂。 東漢的黃香,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于是更加盡心奉養相依為命的父親。 《三字經》中說:“香九齡,能溫席。” 夏季炎熱,黃香就在父親入睡前,用扇子將父親的床褥扇涼。 冬夜凄冷,黃香就躺到父親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慢慢焐熱。 他的孝心為鄉里人所知,十二歲時就被江夏太守劉護征召到府里做官,旁人也對他非常敬重。 連漢章帝也十分贊許他的品行,對他多加重用,后官至太守。 在黃香的遺澤下,他的兒子黃瓊和曾孫黃琬,甚至都官至太尉,聞名于天下。 佛經有言:“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孝親最神也。” 家中父母便是佛,與其不遠千里祭拜天地鬼神,不如在家孝順父母,就是最靈驗的。 因為父母,是家的根本,根基深厚,家才能枝繁葉茂,欣欣向榮。 若是不孝父母,就成了無本之木,家也會漸漸走向衰落枯竭。 人有孝心,家有孝子,就是世間最大的功德,自然福澤深厚,長盛不衰。 ![]() 曾國藩說:“家運之興旺,在于和睦、孝道、勤儉。” 于自己,勤修身,儉養德,乃持家之道,讓家蒸蒸日上; 與親人,關系和,感情深,為興家之本,讓家運道恒通; 對父母,行孝道,知感恩,是固家之基,讓家萬福云集。 一個家,擁有以上任何一個跡象,都很了不起,也會越來越興旺! 主播:英杰 文章來源:京博國學原創(ID:jingboguoxu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