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教學,身臨其境,展現(xiàn)精品課堂。 答疑解惑,融會貫通,提升綜合實力。 歡迎關注中醫(yī)暢談微信公眾號頭暈心慌咽部不適案 編輯整理 解英 安師:昨天晚上,一65歲的婦女就診,主訴是頭暈、心慌。細問尚有咽部不適,大便先干后硬,小便正常,晨起口稍苦,不欲飲,承認和兒媳斗氣伴嘴,其它未見異常。脈細弦數(shù),舌質有牙印青紫,苔有些膩稍黃。 這病人也是血壓稍高,140-150/90-80,沒吃降壓藥,大多數(shù)時期還是基本正常的。她也很精通中醫(yī),可以說半個中醫(yī)吧,平時注重養(yǎng)生,針對自己身體狀態(tài),也進行了一些償試性的用藥。 提示:這一病案就需局部癥狀與全身狀態(tài)綜合判斷恒量進行處方用藥了。 學生1:這是個柴胡證,用小柴胡湯。 學生2: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學生3:小柴胡和半夏厚補湯。 學生3:小柴胡加龍骨牡蠣,生脈飲,丹參。 學生4:四逆散合半夏厚樸湯。 安師:劉渡舟教授的經(jīng)驗:凡虛性的精神不舒,又有大便不太正常,他就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我在臨床得出來的經(jīng)驗,在劉老認識的基礎上又增加一條,凡有咽喉不利,生氣的,就用柴胡桂枝干姜湯一準沒錯的,而且還能取捷效。也不用單獨加半夏厚樸湯,四逆散等舒肝柔肝藥,很好用的。 她這頭暈、心慌、血壓偏高是一個虛性,瘀血性心慌頭暈,其舌質已暴露這點。處完方后,她才透露:經(jīng)常貧血所以頭暈,平時用了不少活血祛瘀中藥。這也充分證明了,處方中用當歸芍藥散是有依據(jù)的。 方子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歸芍藥散加五味子,共開了七劑藥。醫(yī)囑特別強調:瞑眩的腹瀉! 當歸芍藥散的病機就是血虛水盛,同時也是虛性驅瘀方藥。 學生3:加五味子的用意? 安師:這合方的應用,可使血壓趨穩(wěn),精神平復,咽喉得舒。方中也暗含了苓桂術甘湯,對頭暈、心慌是極效的。加五味子之意更利于虛,心慌,特別對數(shù)脈的平復,捷效。 患者反饋結果:效果很好。這病人說出現(xiàn)了劇烈嘔吐,無頭暈、腹瀉及心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