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篇目制訂和資料長編整理-上海外國語大學.ppt 資料分類 入志資料 背景資料 參考資料 依靠搜資人員的學識、經驗和悟性,對資料進行初步分類 入志資料 1.真實可信的資料 2.反映事物本質的資料 3.突出地方性、專業性特點的資料 4.反映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資料 變化、概貌、典型 一是抓住“四點”:起點、轉折點、關鍵節點、終點。 二是抓住基本形態:勾勒行業和事物的基本形態。 三是抓住“四類重要資料”:綜合資料、典型資料、對比資料、背景資料。 四是抓大放小,舍得放棄。 資料長編 《上海市第二輪新編地方志書編纂規劃》(2010年2月12日市政府辦公廳通知印發)中的“具體步驟”中要求“搜集整理資料。組織編纂人員廣泛搜集資料,搞好入志資料的查核、考證、整理,在此基礎上,撰寫資料長編。” 將搜集的原始資料,經過篩選、鑒別、考證和系統整理,按照篇目的要求,以目為單位,匯集編排而成的,為撰寫志稿提供有價值的、系統的、完整的資料稿。是修志資料工作的最后產品,仍屬資料范疇等。是修志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撰寫志稿之前一道不可缺少的工序,對提高志稿的質量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主耍特征:資料性、可信性、系統性和完整性。 資料長編的功能 1.核查資料占有情況,如有不足或缺漏,及時定向搜集補充; 2.按照各篇目的要求,對資料進行一次分析,去粗取精,確定入志資料,對于那些雖不入志但與入志資料有密切關系,可以對入志資料起到直接或間接佐證作用的背景資料,以及其他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只需編一個索引,以備需用時查閱; 3.對于入志資料,按照長編的要求加以鑒別考證,使之準確可靠。 4.在上述基礎上,編寫出“目”的長編,“目”的長編集合在一起,就成了“節”的長編……這樣,從“目”到“節”,再由“節”到“章”,由“章”到“篇”…。整個志書的長編就編出來了。 資料長編四個要素 1.經過篩選,從大量原始資料中整理出有價值的入志資料、必要的背景資料和參考資料; 2.按篇目最后修訂稿的篇、章、節、目“對號入座”; 3.根據章、節、目內在的要求,在必要的橫分門類后,按時間順序串連排列; 4.每條資料都要注明編號和出處。 整理前的準備 弄清資料長編的內涵、性質和作用。 明確整理資料長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具體要求。 克服認為搞資料長編是“多走一步”、“耽誤時間”、“太繁瑣”等急于求成,想尋找“捷徑”的錯誤思想。 整理階段 詳細閱讀資料,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以目為單位,將原始資料逐篇過目,認真精讀,以熟悉、消化和掌握資料的全貌,了解資料的完整、系統和可信程度。 采編結合 責任到人 1.有利于增強資料工作的責任感; 2.有利于按編寫要求搜集資料,需要什么就 搜集什么; 3.有利于邊搜集、邊鑒別、邊考證、邊篩選、邊整理; 4.有利于熟悉資料、消化資料,形成寫作的構思; 5.有利于及時對篇目設置提出修改意見。 編寫資料長編的時間點 凡是入志資料已經掌握了70%左右,即可開始著手編寫資料長編,對所缺的資料采取邊整理、邊搜集的辦法加以補充。 資料長編的構成要素 1.篇目:志稿的五級(篇—章—節—目-—子目); 2.卡片:電子資料卡片依序排列并經過編碼的資料卡片; 3.信息:注明資料來源、時間、關鍵詞、標題、資料整理者等明確信息; 4.審核:摘錄者—分編作者—主筆審核確認。 資料長編類型 包括匯輯型、纂輯型和撰述型三種 一、匯輯型資料長編 輯錄屬于本門類(篇目)的事物資料,單一資料來源,卡片按時間順序匯輯。整理方式主要是節錄、剪裁原始資料,保有資料原始狀態。重要文獻資料,可全文收入。段落內容有刪節的,在刪節處加刪節號 [……]。 二、纂輯型資料長編 主要收錄經篩選、取舍、歸并的資料,資料整理者可加括號用編者語聯綴。主要用于對多個來源同類資料的綜合加工,或面上情況的綜合。纂輯型資料因為有多個資料來源(兩個及兩個以上資料來源稱纂輯),故必須說明所綜合的資料的分別來源(資料出處一一注清)。 三、撰述型資料長編 主要對多個來源、篇幅長內容瑣碎的資料的整理加工,資料整理者用志書語言歸納撰寫,但不失資料的原意。 資料長編電子卡片模板 一共有六種模板,分別是 1.引用著作的資料卡片模版 2.引用文書檔案資料卡片模版 3.引用報刊資料卡片模版 4.引用網絡資料卡片模版 5.口碑資料卡片模版 6.圖片資料卡片模版 資料代碼: 資料內容時間: 關鍵詞: 資料內容標題: 資料來源: 資料整理者: 資料整理時間: 資料報送單位: 資料正文: 資料長編數字化捷徑 1.網絡資料庫平臺 2.數碼照相卡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