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中醫愛好者向我咨詢,學習中醫該從哪方面入手?也就是說,要買哪些書籍來自學?學習中醫主要的,必須的四本書籍是中醫四大名著,就是《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 《黃帝內經》為中醫提供了理論指導,《黃帝內經》里面的內容有中醫整體觀,矛盾觀,經絡學,癥狀學,病因,病機學,養生和預防醫學,還有很多關于診斷治療原則等等方面,所以黃帝內經是我們必學的一門課程。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是醫圣張仲景根據自己的長期醫療實踐而寫成的,是我國首部理論聯系實踐,理法方藥齊備的臨床醫學著作,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雜病學專著,這兩本書的方藥對我們中醫臨床有很高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以至于現在有很多中醫愛好者出現,經方派就是研究《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里面的方劑。 《溫病學》對于我們現在現階段的流行性感冒,肺炎,支氣管炎等等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尤其是吳鞠通的《溫病條辨》,他是以三焦辨證為主,前后貫穿,對溫病的全部過程都有辯證和用藥,現階段,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奧密克戎的感染,都可以參考溫病條辨里面的方子辨證施治,所以學習《溫病學》意義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