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自己明明身體很健康,為什么會出現這些不舒服的癥狀呢?其實這些小毛病,都是和“虛”有關系;一般來說我們人體有四種虛,如氣虛、血虛、陽虛、陰虛,不同虛癥所表現出來的癥狀也有所不同。那么,你是屬于哪種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身體有四“虛”,你屬于哪一種?
1、 氣虛
氣虛是中醫的病癥,是指體內的氣不足而導致的一些病癥,氣虛多會表現身體虛弱氣短乏力,四肢無力,頭暈,說話沒有力氣,臉色發白等一些表現。
多考慮是不良的飲食習慣、生活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量、營養不良以及久病等因素造成的。
2、 血虛
血液是人體重要的物質,臟腑依賴血液運輸營養物質。若血液出現虧虛便會導致患者出現皮膚蒼白、口唇蒼白,心慌心悸等癥狀。此外肝主臟血,血虛還會出現肝臟血功能下降、肢體萎軟、無力、肌肉酸軟、記憶力下降、睡眠障礙等癥狀。
3、 陽虛
陽虛是指陽氣不足,失于溫煦,以形寒肢冷等虛寒現象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陽虛體質的人適宜溫補陽氣,補陽有溫陽、壯陽、通陽之分。溫陽指溫補全身陽氣,可以包括溫腎陽、心陽、脾陽以及溫中散寒等。壯陽一般指提高性機能。通陽指溫通陽氣,適用于肢體經脈寒冷疼痛。辯證治療。
4、 陰虛
陰虛為中醫名詞術語。主要指的是由于陰液不足,不能滋潤,不能制陽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以及證候。陰虛者常會表現為低熱、手足心熱、午后潮熱、盜汗、口燥咽干、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癥。治療以滋陰為主。若是陰虛火旺者,治療以養陰清熱為主。
身體虛如何補?
引起身體虛的原因有很多,建議最好是到中醫院進行相關檢查,醫生會根據您的體質進行中藥調理,也就是大家說的缺什么補什么。此外,在平時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多吃富有營養以及含有蛋白質的食物,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不要熬夜,規律起居。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