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六杭州舉行的亞運會選拔賽中,我國中距離跑名將張新艷在最后階段完成絕殺,戰勝我國另外一位馬拉松名將張德順,跨界獲得女子組第一名,出乎意料。 張新艷這個名字,相信對于很多跑者而言,可能不如張德順、李芷萱等等知名度那么大,她是一個相當低調樸實的甘肅姑娘,但要論實力,在中國現役女子中長跑運動員中,她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高手。 她的亮眼成績包括里約奧運會、東京奧運會連續達標奧運會參賽資格,陜西全運會女子3000米障礙和5000米雙料冠軍,甘肅在陜西全運會一共獲得3枚金牌,她一人獨得兩枚; 在去年紹興舉行的長三角田徑精英邀請賽女子3000米障礙跑比賽中,張新艷跑出9:20.32,一舉打破塵封14年的全國紀錄,將原紀錄提升了將近六秒,在亞洲排到歷史第四位好成績。 張新艷主項是3000米障礙,同時也會參加5000米比賽,有時也會參加半馬比賽,張新艷的半馬成績是相當不錯的,具備1小時12分以內的能力,萬米則具備33分的能力,而張新艷之前參加的最長距離的比賽也就是半馬。 對于一個速度耐力型選手來說,過多的耐力跑可能對于其速度構成負面影響,但本身無氧能力又需要以有氧能力作為基礎,所以這個里面的訓練拿捏非常重要,練得好,耐力提升,速度保持,但練得不好,速度速度沒上去,耐力耐力也沒進步也是有可能的。 相比于其他中長跑項目,3000米障礙卻不被大眾跑者所熟知。這個項目全程需要跨越35次障礙,其中包括7次水池。400米的跑道可擺放5個障礙架,各障礙架的間距為80米。女子3000米障礙賽直到2008年才進入奧運大家庭。 張新艷說這個項目對于運動員的能力要求非常全面,耐力、速度、力量、協調性、平衡能力等等素質缺一不可,特別是在身體乳酸堆積很嚴重,腿已經很僵很硬的情況下還要跨越欄架,稍不留神就容易絆到。 所以相比5000-10000米相對穩態跑,3000米障礙對于運動員能力要求更高,這也是張新艷看起來比從事馬拉松項目的運動員更加強壯、肌肉結實的重要原因,這體現了不同專項對于運動員的不同要求。 扎實冬訓夯實耐力基礎 張新艷是易居馬拉松俱樂部的成員,在去年12月4日參加了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舉行的易居馬拉松測試賽,首次參加全馬的張新艷跑出了2:32:43的成績。 這對于一個中距離選手來說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但由于之前沒跑過全馬,這次測試賽還是給她帶來了一點傷痛,處理傷痛又花了一點時間。 她在今年1月份正式進入了在麗江的冬訓,張新艷說這個冬訓她練得比較系統,都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教練員布置的訓練計劃,而她的教練就是我國著名中長跑教練,來自上海體育學院的李國強教授。 李教授非常重視張新艷有氧能力訓練,盡管張新艷從事的兼具有氧和無氧素質的中距離項目,但李教授認為良好的無氧能力必須要以強大的有氧能力作為基礎,這樣才能讓身體具備更強的代謝乳酸,避免乳酸過度積累的能力,事實證明,李教授的訓練理念和方法是正確的。 我國運動員都是以四年一次的全運會作為周期進行訓練,在新周期的開始,李教授也希望張新艷繼續提升耐力,夯實有氧基礎,所以這個冬訓在能力方面練得比較多。 此外,由于去年全運會的優異成績,甘肅體育局也進一步加強了對于她的支持和保障力度,這個冬訓,甘肅方面還派去了一個隊醫,重點保障她的恢復和治療,張新艷表示自己隨著年齡增長,恢復速度不可避免會變慢,這時就需要更細致的醫療保障。 檢驗冬訓顯訓練成效 這次杭州亞運選拔賽,張新艷參賽的主要目的是檢驗冬訓效果,至于名次并不是最主要的,張新艷說在賽前的幾次大運動量訓練課,她跑得不錯,總體心里還是蠻有底的。 雖然全馬跑得不多,但她并不怵全馬比賽,張新艷表示,李教授賽前希望她能跑到2小時25-26分的水平,她認為自己目前還達不到這個水平,李教授更多是出于鼓勵,所以她也沒放在心上,恰恰是這樣無包袱的輕松心態,讓張新艷能夠正常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張新艷說,起跑后,大家還是跑得挺快的,都是3分十幾秒的配速,比她預想的速度要快,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跟得上,反正是豁出去了,畢竟她并不是一個標準的全馬選手,后來她發現能緊緊跟住張德順,并且將其他選手遠遠甩在身后。 張新艷還告訴我們一個小細節,在38公里左右,張德順的教練,名帥張國偉發現張新艷還緊緊跟著張德順,發出指令讓張德順往前超,無奈此時張德順體力也下降明顯,張新艷也很累,大家就這樣一直僵持著,而在最后一百米,主項是3000米障礙的張新艷的速度優勢和無氧能力就體現出來了。 她在最后階段發起沖刺,超越了既是對手又是好朋友的張德順,實現了首場正式比賽就獲得全國冠軍的壯舉。沖過終點線的張新艷為自己鼓掌和高舉拳頭的動作,也表明內斂的她當時也很激動。 其實這場比賽,正是因為張德順和張新艷二張的激烈比拼,兩人都實現了個人PB,特別是張新艷跨界獲得冠軍,說明李國強教授和張新艷在訓練方面正在進行積極探索。 他們打破了中距離訓練不能練長距離,怕影響速度的傳統觀點,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在耐力上的顯著提升,讓張新艷有氧空間增大,這是她這次比賽出色發揮的真正原因。 短期目標并非馬拉松 而是亞運會站上領獎臺 當問及是否像很多運動員那樣,隨著年齡增長有意識從中距離向長距離轉項時,張新艷表示并非如此,她的主項還是3000米障礙,此次亞運選拔賽只是檢驗冬訓成果,接下來她就要重點備戰5月下旬在西安舉行的全國田徑冠軍賽。 而那場比賽將在很大程度決定誰能夠代表中國參加杭州亞運會,在上一屆雅加達亞運會上,她獲得了女子3000米障礙的第四名,她希望自己今年在杭州主場作戰,能夠站上領獎臺。 當然,前提是順利獲得亞運會參賽資格,目前她已經回到麗江繼續訓練。這個時候,李國強教授的隊伍本應回到上海體院訓練,但無奈受到上海疫情,他們還是繼續回到麗江訓練。 每天跑步往返學校的甘肅姑娘 從小練就良好耐力 張新艷成名較早,是我國參加里約奧運會中長跑場地項目比賽的僅有兩名運動員之一,張新艷早在2015年就已經達標國際健將,是我國在中長距離項目上,極具競爭力的運動員。 張新艷1994年出生于甘肅定西市隴西縣,由于家距離學校比較遠,她每天幾乎都是跑步往返學校,再加上隴西地處亞高原地區,張新艷的成長與很多東非運動員非常接近,那就是因為上學緣故從小就練就了良好的基礎耐力,這為她將來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張新艷后被隴西縣體校教練識中,后進入定西市體校進行系統田徑訓練、后在甘肅省運會就很快達標國家一級運動員,后進入甘肅體工大隊,迅速表現出不俗的實力。2011年,張新艷參加了在江西南昌舉行的第七屆城市運動會(也即全國青運會的前身),獲得首個全國冠軍。 刻苦自律成就自我 2014年冬訓,張新艷入選國青隊,后師從李國強教授,2016年張新艷跑出9:28,順利達到參加里約奧運會所需要的9:40達標成績。 張新艷甚至在沒有出國參加過世界級大賽的情況下,就一步登天踏上了里約的奧運跑道。 李國強教授悉心指導張新艷 成為參加里約奧運會僅有的我國兩名中跑運動員之一 在2021年冬訓期間,張新艷遭遇了小腿骨膜炎,這個傷病是小腿脛骨應力綜合征的典型表現,常常發生在精英運動員和資深跑者身上,嚴重的甚至引發疲勞性骨折,張新艷說有段時間這個傷痛對她帶來了很大困擾,不僅早上起床后下地行走時疼痛,熱身和剛起跑一段時間也痛,跑到后程小腿麻木后疼痛有所緩解,但訓練結束后疼痛又會再次發生。 但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張新艷也沒有中斷訓練,這就是運動員發生傷痛時不得不面對的一種情況,只能短暫休息或者調整,但無法完全停訓進行治療,所以需要一邊治療一邊康復一邊訓練,李教授既是教練、又是隊醫,又是按摩師,經過李教授的悉心訓練和治療康復,張新艷在經歷了一段時間一瘸一拐的艱難訓練后,最終通過科學訓練和治療康復本身,戰勝了小腿骨膜炎。 張新艷也表示,這個冬訓她完成下來也頗為不易,一方面自己經歷并且戰勝的傷痛,另一方面并沒有因為傷痛影響到訓練的系統性,還是保質保量完成了訓練。 天道酬勤,這為她創造好成績打下堅實基礎。最終,在2021年4月紹興舉行的長三角田徑精英邀請賽女子3000米障礙跑比賽中,她跑出9:20.32好成績奪冠,一舉打破塵封14年的全國紀錄。 總結 張新艷是一名平和、謙遜、低調、努力、上進的運動員。由于近年來的出色表現,她說她現在已經沒有后顧之憂,她一方面會繼續努力訓練下去,爭取未來在運動成績上更上一層樓。 她希望退役后能回到家鄉甘肅,為家鄉做出更多貢獻。祝福這位樸實努力的運動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