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先生最喜歡的紅寶書《山海經》,出自先秦,里頭記載有不曾聽聞的山川大河,各種奇形怪狀的異類生物、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這樣的奇人奇事,神乎其神的民族、物產、藥物、祭祀等,別說現代人覺得荒誕不經、連司馬遷都覺得怪力亂神,做史記時,不敢以為參考。 夸父逐日 但現在大多數學者認為,《山海經》不光是一部早期的很有價值的地理著作,比如黃河、渭河、華山等等,地理位置與現實的大體一致,甚至有些神話人物,驚天動地的事件,其實也是有歷史原型的。 刑天舞干戚 其中一位上古大神,一直被古人認為是戰神級的悲劇英雄,他原本是華夏始祖牛首人身曾親嘗百草、發明刀耕火種的炎帝的大臣,本來他很酷愛歌曲,曾為炎帝作樂曲《扶犁》,作詩歌《豐收》,歌頌在炎帝的統治下,人民生活的多么幸福快樂。 但后來出現了一位更強的大神,這便是黃帝,為了地盤,炎帝和黃帝戰于阪泉,三戰皆潰,被迫與黃帝結盟歸附,從而形成了華夏族,刑天覺得受到了屈辱,等待機會復仇。 刑天 等九黎族部落蚩尤和黃帝逐鹿中原戰敗,蚩尤被斬首,刑天一怒之下,用彈琴奏樂的手,左手握著青銅方盾,右手拿著一柄大斧,率眾造反,與黃帝大戰一爭高下。刑天力戰殺死了不少黃帝的人馬,但黃帝更厲害,刑天不敵,也被黃帝用軒轅劍砍去了頭顱。但跟把蚩尤的頭做成皮球不同,黃帝很敬重這位漢子,將他的頭埋在常羊山。但沒想到,強烈的戰斗意志竟然讓沒有了頭的刑天又重新站立起來,將胸前的兩個乳頭當作眼睛,將肚臍當作嘴巴,是左手握盾,右手拿斧。因為沒了頭顱,憤怒的他只能向著天空揮舞戰斧狂砍不歇,永遠地戰斗著。 盾,古代稱為干,斧為戚,這便是流傳已久的“刑天舞干戚”的故事,象征著雖然失敗,仍然戰斗不已、永不妥協的精神。 大戰蚩尤 除了刑天,其實《山海經》里頭還記載了這么一位,沒了腦袋卻活著的大神:說夏朝,最后一個王桀殘暴無道,但有人無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原本夏耕是桀的爪牙。商湯在章山討伐夏桀時,夏耕被斬首于此,掉了腦袋,依然站著,后畏罪潛逃而后倒在了巫山。可能是助桀為虐,所以,夏耕之尸默默無聞。 商湯滅夏 更為有趣的是,不光是先秦古籍,今天的利比亞、埃塞俄比亞、巴西、印度、北美等地,不少古代遺存,與《山海經》不謀而合,都記載過無頭人的傳說。 沒頭上身裸露,乳頭當眼,肚臍眼當嘴,或直接臉就直接在胸前或肩膀上,住在叢林中,裹獸皮,拿棍棒,獵殺飛禽走獸。跟中國不同的是,歪果仁描述的無頭人,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個族群,數量很多。 無頭族 這種記述,還綿延不絕,直到中世紀,有位英格蘭騎士約翰·曼德維爾爵士,坐船游歷航海東方幾十年的包括印度、中國、蘇門答臘島等地,最后寫了對歐洲影響巨大的書——《曼德維爾游記》,對中國極具夸贊,開啟了歐洲人對繁榮富庶的中國的想象,他還一度被譽為“英國散文之父”。 書里面,他白紙黑字地寫到:在印度和緬甸之間的安達曼群島上,他前言見過一些“沒有頭的丑人,每個肩膀上都有眼睛,嘴巴像馬蹄鐵一樣圓,在胸口中間”。大航海家哥倫布在日志中也提到,曾聽說西非的庫拉河沿岸住著一群沒有頭的人,這些人的眼睛和嘴巴都長在了胸前。 紀曉嵐 因為快兩百年后,清朝乾隆年間的紀曉嵐在其筆記型傳奇著作《閱微草堂筆記》中提到,說他阿公親口告訴他,曾在漠北春天狩獵時,碰到過“鞍上人有身無首,其目在兩乳,其口在臍,語啁哳自臍出。”就是說肚臍眼還能說話,聲如鳥雀嘰嘰喳。 講到這,聯系古今中外的記載,你認為無頭人或者說無頭族這都是沒根據的瞎編亂造嗎? 安達曼群島 不見得! 因為考古學家曾在古老的殷商的甲骨文和后來金文的記載中,發現了刑天這樣一個人形符號,據考證,應該是當年某氏族部落的圖騰。“刑天”取斷首之義也,跟用狂暴的熊和迅捷的蛇當作圖騰一樣,顯得這支部落作戰勇猛,而這支刑天部落便是炎帝聯盟下的一支,跟黃帝還真干過架,爭奪霸權,但失敗了。首領被黃帝斬首,頭顱確實被埋在“常羊之山”,乃是今天甘肅隴南市西和縣的“仇池山”。 故事代代流傳,如同母雞下蛋傳著傳著成了公雞下金蛋,被編成了神話。首領也成了部落圖騰所演化出的戰神刑天的化身,真實反映了遠古時代氏族部落之間的血腥爭斗。 仇池山 至于中外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很多無頭族的記述,會不會是某些少數民族奇特的戰斗裝束,甲胄做得很高大,其實頭中間,抹的血絲胡拉的顏色,看起來像無頭的刑天,或某個族群近親繁育導致頸部畸形,身材矮小,看起來沒有脖子,腦袋掛在胸前。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其實,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