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手腳常年不溫,發涼,一到冬天就抱怨天氣冷,被窩一直暖不熱,同樣溫度下,手腳要比別人的涼。 民間把這種情況稱之為火力不夠,陽氣不足了,沒辦法溫煦身體,所以常年手腳冰涼,怕冷。 ![]() 簡單來講,造成上述癥狀常見的有這么幾個原因:1、大家所熟知的陽氣不足,火力不夠了,根源在腎,因為腎陽是人體全身陽氣的根本嘛,腎陽虧虛,陽氣就會跟著不足,并且還會影響到功能,變得難起,沒有想法。 2、心氣虛了,心主血脈,心氣推動血液進行循環,如果說心氣虛了,無法推動血液進行循環,血液到達不了四肢,也會出現手腳不溫的情況。 同理,宗筋要想振作,需要氣血的充盈,血液運行得慢,無法快速充盈宗筋,也會造成宗筋難起,反應慢等癥狀。 3、肝出問題了,中醫認為,肝主筋,主疏泄,調暢全身氣機。肝經環繞著宗筋,氣血要想到達宗筋,肝經為必經之路,同時需要肝來協調,只有肝疏泄正常,氣血運行才能順暢。 ![]() 前面說了,肝調暢全身氣機,陽氣也在此列,陽氣的升發,是離不開肝疏泄功能輔助的,現在肝郁氣滯,氣機紊亂,陽氣升降失調,堵在那動不了了,無法到達肢體末端,所以出現手腳發涼。 長久下來,就會導致腎陽無法溫煦全身,從而感到手足不溫。 這種情況叫作陽郁,陽氣郁在那,舒展不開了。 那該怎么辦呢?用——四逆散! 四逆散,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是疏肝解郁、調暢氣機的基本方藥。 ![]() 以前我接診過一位患者,許先生,40歲,上有老,下有小,這種感覺想必這個年齡段的人,最能體會,為了生活,除了正常上班,還要做點兼職,可最近經濟不太好,他的收益受到了影響,家庭也越發困難。 他變得每天都郁郁寡歡,愁眉苦臉的,緊接著身體也出現了問題,經常手腳發涼,怕冷,還難起,多疑善慮,失眠多夢,想法減退,甚至害怕跟妻子相處,胸悶,少腹脹痛。看他的舌苔,發現舌暗紅,苔薄白,脈弦細。 辯證:肝郁氣滯。 大家都知道肝喜條達,惡抑郁。 ![]() 在心情舒暢,情緒開朗的情況下,肝氣升發、柔和、舒暢,既非抑郁,也不亢奮,以沖和條達為順,相反,如果情緒長期抑郁,肝氣就會舒展不開,郁堵在那不動彈。 這就是我前面所說的肝郁,氣機不暢,陽氣無法舒展開來,所以手腳發涼,難起。 所以,對于這種情況應該:疏肝解郁,調暢氣機。 把郁結解開,讓氣機調暢起來,陽氣自然也就跟著舒張開來。 開方的時候,先用四逆散打底:柴胡、芍藥、枳實、甘草,因為其癥狀較為嚴重,于是在原方的基礎上加上郁金、香附、九香蟲。 ![]() 方解:柴胡入肝膽經,升發陽氣,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為君藥; 白芍——斂陰養血柔肝為臣,與柴胡合用,補養肝血,調達肝氣,可以使柴胡升散而無耗傷陰血之弊; 枳實——理氣解郁,泄熱破結; 白芍與枳實相配——理氣和血,氣血調和; 甘草——調和諸藥,益脾和中; 郁金——辛散苦泄,解郁開竅; 香附——疏肝解郁,理氣調中; 九香蟲——疏肝溫脾,理氣止疼。 ![]() 兩個療程后,患者反饋手腳發涼有所好轉,宗筋出現反應,睡眠質量有顯著提升,繼續服用一個療程鞏固,宗筋狀態恢復以往,其他癥狀消失,患者痊愈,隨訪至今,未再復發。 所以說,大家不要見手腳發涼,難起就著急忙慌地去補腎,應該找專業人士先辨證,再用藥。#健康科普大賽##超能健康團##健康解密##健康##我要上 頭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