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英國著名動物行為學家和人類學家簡·古道爾博士的自傳。簡·古道爾,又常譯作珍·古道爾,她深入非洲叢林研究黑猩猩數十載,最早發現了黑猩猩也會利用和改造工具。 古道爾還被譽為動物保護界“奔走的特雷莎修女”。她因為在黑猩猩研究和環境教育等方面的貢獻,獲封英國皇家女爵士,還獲得了聯合國和平使者的稱號。 一、早年經歷:1. 古道爾1934年出生在英國,從小就熱愛自然、熱愛動物。高中畢業后,由于家里沒錢供她上大學,19歲的古道爾在媽媽的建議下,到倫敦接受秘書培訓,因為秘書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工作,包括非洲。 2. 1957年,古道爾在好友的邀請下前往肯尼亞,經人介紹認識了人類學家路易斯·利基。利基希望找個人去研究今坦桑尼亞的黑猩猩,因為了解這些人類近親在野生狀態下的行為,有助于推測人類祖先的行為。這個人需要思路開闊、求知欲強、熱愛動物且極有耐心。她可以不受傳統科學理論的束縛。更重要的是,這個人能在長達幾年的時間里遠離文明,在叢林里觀察和研究黑猩猩。而古道爾就是利基心中的理想人選。 二、黑猩猩研究:1. 1960年7月,古道爾和媽媽萬妮抵達今坦桑尼亞境內的貢貝動物保護區。一開始,黑猩猩很怕人,一看到她就跑了。更糟糕的是,到貢貝6周之后,她和媽媽又都得了瘧疾。 2. 發現“山峰”:它位于一道山脊上,是一個絕佳的制高點,從此,古道爾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吃過早餐,就在天亮前爬上“山峰”觀察黑猩猩,漸漸對黑猩猩的生活有了了解。 3. 發現黑猩猩會利用和改造工具。 利基回答說:“啊,現在我們必須重新給人下定義,重新給工具下定義了,否則我們就要承認黑猩猩是人了!” 這一觀察在科學界也產生了巨大的反響。有些人說古道爾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所以不太可能獲得可靠的信息。還有科學家暗示說,是古道爾教會了黑猩猩怎么釣白蟻的。 4. 1965年,古道爾在劍橋大學獲得了動物行為學博士學位。8年后,她又成為斯坦福大學的副教授。生活上,她在60年代結婚生子。做母親的體驗,讓古道爾對黑猩猩的母性行為有了更深的移情和理解。反過來,她也從黑猩猩身上學習育兒之道。 5. 20世紀70年代貢貝的兩件大事: ⑴ 研究營地里的學生被綁架。 這件事讓貢貝成了敏感地帶,研究者們要前往都要獲得政府的特別許可。如果沒有丈夫德里克在政界的名望,古道爾在貢貝的黑猩猩考察工作可能就此畫上休止符。 ⑵古道爾發現黑猩猩們會同類相殘。 1971年起,貢貝的研究者觀察到了多起黑猩猩對同類的暴力攻擊事件。 從1974年到1977年,貢貝的黑猩猩們還爆發了一場 “四年戰爭”。戰爭的結果是南邊的卡哈馬群體全軍覆沒,只有3只沒有孩子的年輕雌猩猩得以幸存,被獲勝方的雄猩猩搶走了。 這四年“是貢貝歷史上最黑暗的4年”,對古道爾的沖擊也極大。在研究黑猩猩之初,她看到了這些靈長類動物如何相互關愛和幫助。但現在,她發現我們的近親和我們一樣,本性上也存在黑暗面。 6. 但她也發現了根植于黑猩猩基因中的關愛和互助。 三、環保和教育工作1. 簡·古道爾研究所,致力于支持非洲的黑猩猩和其他非洲野生動物研究,改善被捕獲囚禁的黑猩猩和其他動物的生存環境。1991年,她還創立了“根與芽”組織,專門針對青少年進行環境教育。 2. 1995年,古道爾因為自己在黑猩猩研究和環境教育方面的貢獻,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封為皇家女爵士。2002年,她又獲得了聯合國和平使者的稱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