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濟南第二團 1945年9月16日山東萊陽城小寺廟組建了膠東區軍特務團。即后來的“濟南第二團。 ![]() 成立 ? 第一任團長叫巫金鋒,江西南康人,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1929年參加紅軍,歷經長征,曾任左權的警衛員,建國后1955年大校軍銜,1964年授予少將。 這個膠東區軍特務團非常能打仗,成為著名的十大猛虎團之一。 1947年8月下旬,改番號為第13縱隊第37師109團。 37師師長是萊陽響水溝村人高銳,1947年底,攻打萊陽最艱苦的一戰--城隍廟之戰中,109團從南面突破了敵人的防線,為攻城積累了豐富經驗。 ![]() 攻入濟南 1948年9月16日,濟南戰役打響,華野13縱109團負責攻擊商埠區南側,官兵們舍生忘死,成功打開突破口,為部隊進城開辟了道路,后被授予“濟南第二團”榮譽稱號。 1949年2月13縱改番號為陸軍第31軍,109團為第91師第271團, 1949年10月15日,由第10兵團主攻的漳廈戰役打響,其中31軍主攻廈門,271團的任務則是進攻鼓浪嶼,牽制廈門島的國民黨軍,但由于部隊缺乏渡海作戰經驗以及風向不對等諸多不利因素,271團最終以傷亡1200多人的代價艱難拿下鼓浪嶼,并成功策應31軍主力攻克廈門島。 漳廈戰役后,“濟南第二團”隨31軍常駐漳州、廈門一帶。 1985年百萬大裁軍中,31軍271團整編為31集團軍步兵91師271團。 1987年,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 隨著步兵91師改為第91合成旅,271團成了該旅的尖刀部隊。第31集團軍也被改為第73集團軍,作為駐守漳廈地區長達70年的部隊,“濟南第二團”及所在的第73集團軍是直接面對中國臺灣的一線部隊,為祖國統一大業枕戈待旦。 沿革: 1947年2月,膠東區軍第6師第16團, 4月上旬改為膠東區軍第5師第13團, 8月下旬改番號為華野第13縱隊第37師第109團, 1949年2月改番號為陸軍第31軍第91師第271團, 1985年8月,改番號為陸軍第31集團軍第91師第271團, 1988年8月,改編為摩步第91師裝甲團。 現隸屬于73軍。 0227軍237團 1945年11月7日,新5師(9縱25師、27軍79師前身)在膠東即墨泊崗正式成立,師長聶鳳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劉浩天,參謀長蕭鏡海。 轄13、14、15三個團:其中第15團(237團前身)于1945年10月在五龍縣組建,以6師18團(即原中海獨立團,)1營和老5師14團(即原膠東區軍16團)1營依次編為1、2營;11月在即墨由萊東、海陽和五龍3縣獨立營中各抽一個連合編為3營。團長官俊亭,代政委姜子寬。 這個15團中有一營,為1939年5月成立于萊陽的膠東區警衛1營。 沿革: 1945年5月組建膠東區軍中海軍分區獨立團(轄兩個營,其1營3個連系由13、14、16團抽調建制班編成), 1945年8月中旬編入新組建的山東區軍第6師為第18團, 1945年10月下旬編入重新組建的第5師為第15團(第2營系原5師14團1營,原2營與該營對調), 1946年1月改稱膠東區軍警備第5旅第15團,同年6月復稱膠東區軍第5師第15團, 1947年1月隨所在師編入新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為第25師第75團, 1949年1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第79師第237團。該團基礎相對較老,有主力老16團的一個營為骨干,作風勇猛頑強,戰斗經驗豐富,攻防兼備,戰斗力很強,是軍、師主力團。 ![]() 解放松江 03南京路上好八連 膠東區軍特務團下面一個連隊更是大名鼎鼎。這個連晚于特務團成立兩年。也是成立于萊陽。 1947年8月6日,在萊陽城西小園村(今萊西水集屬)成立了一個連,這個連叫華東區軍特務團四大隊輜重連。便是后來話劇和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的原型。 1949年6月,該連奉命進駐上海南京路執勤,改編為華東區軍警衛旅特務團三營八連。1949進駐大上海,八連戰士身居鬧市,一塵不染。 ![]() 1963 年由南京區軍政治部文化部部長、劇作家沈西蒙等寫成的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在北京演出,得到周恩來等領導人的肯定。毛澤東主席觀看了《霓 虹燈下的哨兵》,對該劇和八連給予了肯定, 并寫出了詩篇《八連頌》 , 這使得八連從此成為全國全軍的模范連隊。 隨即,國防部正式授予該連“南京路上好八連'稱號。 0431軍 1947年8月,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在山東萊陽(?一?說?招?遠?)?成立,首任司令員周志堅(1955年中將),政委廖海光(1955年少將)。 這是整個華野最年輕的一支縱隊,是不折不扣的小兄弟。 而已經改編為新5師13團的膠東區軍特務團加入13縱,被改編為13縱37師109團。 1949年2月改稱第31軍,轄第91師、第92師、第93師。 1985年改編為第31集團軍。下轄91、91、93、86四個師及坦克旅、炮兵旅、高炮旅。 31軍雖然年輕,但是成長迅速,打了很多硬仗。 參加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福州戰役和廈漳金戰役。 之后長期承擔炮轟金門的任務。 另有1938年5月,萊陽的第三軍第九大隊和黃縣的第三軍第三大隊合編為第三軍第四路,簡稱三軍四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