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此條在原著第44條。該條是說,太陽病凡表證未解的,不可用下法。即是有可下之證,亦需先解表,表證解后再用下法。因外證抗御趨勢是向外的,需因勢利導而導邪外出。如違反其規(guī)律而用下法,勢必是因下的作用而使氣血下趨內趨,而破壞表組織抗御勢能,造成機體新的平衡失調。所以下之為逆,逆其外趨規(guī)律。 欲解外證宜桂枝湯,必須是脈浮發(fā)熱汗出惡風之癥,包括脈浮緊無汗惡寒曾發(fā)汗和誤下后表不解之癥。 18、太陽病,先發(fā)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此條是原著45條。郭老講:“本條'脈浮者不愈’應接承'宜桂枝湯’。'浮為在外’以下二十四個字為后人注語?!边@是后人對該條的注解,誤入法條,當做法條內容。從13條的桂枝湯證的典型表現,到14條的表證誤下后而表征仍在,再到15條桂枝湯證的刺法,再到16條凡表證未解脈浮而有汗證,再到17條太陽病的禁下,以及本條的太陽表證汗下后表證不解之癥,這都是桂枝湯的應用之證。郭老說:“張仲景對表證,從正面、反面,一再叮嚀,義旨深厚,理法分明。”這就是圣人的無私和慈悲,生怕我們用錯了,延誤病機,我們再看看今天郭老對待學生,生怕你學不會、生怕你延誤了病人,真是當世圣人再現。為了世人不再受病苦折磨,可謂是苦口婆心、嘔心瀝血、慈悲之至。給中醫(yī)人樹立了立身行道的榜樣,以及醫(yī)者應有的德行! 19、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wèi)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復發(fā)其汗,榮衛(wèi)和則愈,宜桂枝湯。 20、病人臟無他病,時發(fā)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wèi)氣不和也。先其時發(fā)汗則愈,宜桂枝湯。 這兩條,在原著為53、54條,郭老整理傷寒論時把它們放在此處,為了后來者學習應用方便,郭老用歸類的方法,進行了系統(tǒng)整理。末學認為《傷寒六經求真》很值得推崇!郭老引用了山田正珍的說法,為王叔和所加。認為這兩條王叔和加進去的內容。陸淵雷先生說:“但論桂枝湯治自汗耳,乃說出爾許廢話?!惫险f:“以上二條雖不似仲景的文字,但臨床中桂枝湯確能治自汗盜汗?!币驗楣鹬梢允固岜斫M織血流增加,代謝增加,其體表組織調節(jié)機能也必因而改善,所以桂枝湯不僅治太陽病表不解,且非傷寒病引起的自汗盜汗亦有佳效,這是得到實踐證明了的。 (此處所講的內容,主要來源于本人恩師郭生白大醫(yī)所著的《傷寒六經求真》,根據本書產權代表的聲明,書中內容可以用于公益?zhèn)鞑?,如果從事營利性活動應當經授權,本人傳播的中醫(yī)知識,純屬公益,不帶任何盈利性,目的是:把大德們的臨床經驗傳播給大家,讓大家有病自治,免受危害。由于水平有限,闡述的內容肯定有不到之處,懇望智者、大德指導、指教,末學將不勝感激?。?/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