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歷史上,祖孫三代中都出過副國級領導人的,只有一個家庭,那就是廖承志一家。 廖承志的母親何香凝曾擔任第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廖承志是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的兒子廖暉則擔任過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廖承志的父親廖仲愷若非過早去世,活到新中國成立后,絕對也是副國級領導人。他是辛亥革命的元老人物,是孫中山最信任的人,蔣介石出任黃埔軍校校長,還是廖仲愷推薦的。 蔣介石當黃埔軍校的校長時,黃埔軍校的黨代表正是廖仲愷,當然,是國民黨的黨代表。 那時的黃埔軍校,黨代表的地位在校長之上。蔣介石在校內每次見到廖仲愷時,都是畢恭畢敬的。 黃埔軍校之所以能走出那么多的共產黨人將領,就是因為廖仲愷是國民黨左派,對共產黨很友好,甚至很欣賞。 也正是廖仲愷的支持,周恩來在黃埔軍校當政治部主任時,才權力很大。 孫中山逝世以后,廖仲愷是孫中山三大政策堅定不移的捍衛者,所以他被喪心病狂的國民黨反動派暗殺了。廖仲愷去世后被葬到了中山陵的陵側,與孫中山一起長眠,可見其歷史地位之高。 廖仲愷是廣東惠州人,家境優渥,他的胞兄廖鳳舒(又名廖恩燾)是清政府外交官。 有趣的是,廖鳳舒曾代表袁世凱出席南北議和會議,而當時代表孫中山的南方政府參加議和的,正是他的親弟弟廖仲愷。 美國飛虎隊隊長陳納德的夫人、大名鼎鼎的陳香梅,是廖鳳舒的親外孫女。陳香梅的母親廖香詞,是廖鳳舒的女兒。所以陳香梅叫廖仲愷,也是姥爺。 廖家人才濟濟,廖仲愷的妻子何香凝的家庭也毫不遜色。何香凝是廣東南海人,生于香港,父親何炳桓是香港有名的茶商和地產商,是香港屈指可數的巨富之家。 廖仲愷和何香凝共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叫廖夢醒,小的是兒子,叫廖承志。 ![]() 姐弟倆的名字都很有意思,姐姐“夢醒”,寓示著中國從睡夢中醒來。弟弟“承志”,承革命先輩之志。 1904年2月4日,廖夢醒生于香港,和鄧穎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廖夢醒后來曾長期擔任宋慶齡的秘書。她的丈夫是李少石,后來任周恩來的英文秘書,重慶談判時期死于國民黨士兵之手。李少石當時的死,是一場意外。 廖承志生于1908年,是在日本東京出生的。當時,他的父母廖仲愷、何香凝都在日本留學,追隨孫中山先生,都是同盟會最老資格的會員。 1924年8月,廖承志加入了中國國民黨。他在嶺南大學讀書時,曾參與組織過工人罷工斗爭。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后,廖承志撕碎了國民黨的黨員證,憤而脫離國民黨,赴日本入父親廖仲愷曾讀過的早稻田大學學習,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東京特支組織的社會科學研究會活動。 1928年5月,廖承志從日本回國,8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1月受我黨派遣,到德國做漢堡中國海員工作,任國際海員工會執行委員、漢堡國際海員碼頭工人總工會俱樂部支委、書記。 1930年,廖承志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31年春,廖承志受我黨委派,赴荷蘭鹿特丹領導中國海員工作,建立了中華全國總工會西歐分會。 1932年回國,廖承志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宣傳部長、全國海員總工會中共黨團書記。 從廖承志的這些經歷,我們可以看出,我黨早期就做了不少國外的工作,布局超前,很了不起! 1933年9月,廖承志被派到了紅四方面軍工作,這個時候紅四方面軍早已離開了鄂豫皖根據地,開辟了川陜蘇區。廖承志一去,就擔任了川陜蘇區省委常委。 第二年,廖承志出任了紅軍第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倔脾氣的他看不慣張國燾的霸道作風,且對張國燾的執行的路線有看法,多次明確反對,遂被張國燾強加上“特務”的罪名,開除黨籍,囚禁起來。 當時,紅四方面軍里的知識分子,有很多人都被張國燾以肅反之名殺害了。廖承志之所以能夠幸免于難,除了他父母極高的聲望讓張國燾不敢輕舉妄動外,更重要的是廖承志具有高超的繪畫才能(他的母親何香凝就是大畫家,建國后曾任中國美協主席)。當時紅軍中能寫會畫的美術人才極少,張國燾開大會掛馬克思、恩克斯、列寧的畫像,張貼各類政治宣傳畫,在根據地印制鈔票,都離不開廖承志。 北齊的顏之推在《顏氏家訓·勉學》中說得好,“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長征開始后,廖承志作為”犯人“被押解在行進的隊伍中。每當需要畫像、寫標語、畫宣傳畫的時候,他才會被叫出來。畫完寫完后,再被關起來。 1936年冬,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后,廖承志才獲得自由,恢復了黨籍。 到達延安后,廖承志由于精通多國語言,被分配在紅色中華通訊社,專門負責外國電訊,擔任德、日、法、英四國文字電報翻譯。他還每天將國際動態等相關情況綜合、整理,提供給中央領導參考。毛主席很喜歡廖承志,贊他是“黨內寶貝”。 革命生涯中,廖承志共坐過7次牢,4次在國外,在日本、荷蘭、德國都被捕過。2次是國民黨的牢,1次是張國燾的牢。 鄧小平后來曾戲稱廖承志是“坐牢專家”。廖承志則和鄧小平開玩笑說:“你坐牢經驗不如我,我還會畫漫畫,你不會。” 抗戰初期,由于國共合作,我黨在國內的一些重要城市設立了八路軍辦事處。派到各地的八路軍辦事處負責人,都是重量級人士,如葉劍英、陳云、林伯渠、謝覺哉、李克農等。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的人選,更得慎重考慮。 毛主席卻做出了出人意料的決定,親自點將廖承志擔任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此時,廖承志只有29歲。 ![]() 廖承志在香港主持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干得非常漂亮,他積極組織僑胞和港澳同胞支援祖國抗戰。不得不說,毛主席很會用人。 日本占領香港后,廖承志輾轉到粵北參加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的領導工作。 1942年5月,廖承志在廣東樂昌縣被國民黨中統特務強行帶走,開始了他的第7次坐牢生涯。 1945年黨的“七大”上,廖承志以最高票當選為33名候補中央委員的第一名。此時的他,還在國民黨的牢獄中。 1946年4月8日,黨中央決定讓從國民黨大牢中走出不久的廖承志與剛獲釋的葉挺、王若飛、博古、鄧發等人一道乘機返回延安。臨行前,廖承志因有事留了下來。這架飛機失事了,飛機上的人全部遇難。陰差陽錯,廖承志撿得了一條命。 全國解放戰爭時期,廖承志先后擔任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新華通訊社社長等職務,為黨的宣傳事業嘔心瀝血,勞苦功高。 轉眼就到了1948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快到了。 按慣例,為紀念這一重要節日,中共中央都會通過新華社,對外發布重要的聲音。 革命戰爭迅猛發展形勢下的1948年“五一”勞動節,自然也不會例外。 時任新華社社長的是廖承志,正率隊駐扎在位于太行山深處河北省涉縣的一個小村子里。他給黨中央發來一個十分簡短的電報,內容很詼諧,居然是這樣的14個字:“五一節快到了,中央有什么屁要放?” 當時,中央的主要領導人正在河北阜平縣城南莊召開中央書記處書記擴大會議。當毛主席、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看到廖承志的電報內容時,都忍不住開懷大笑了。 廖承志喜歡開玩笑,因為毛主席平素愛說“有話就說,有屁就放”,還經常對人說,不讓人說話不行,屁放了,肚子就舒服了。于是這個“屁”字,就被廖承志信手拈來。 這封簡短來電,引起了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的高度重視。解放戰爭摧枯拉朽,一個嶄新的中國,即將誕生,該是對外公布共產黨人的政治主張、描繪新中國政權藍圖的時候了。 于是毛主席親自代表中共中央起草了鼓舞人心的《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共23條。公開發布之后,得到了全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派民主人士、國內少數民族和海外僑胞的熱烈擁護和響應,紛紛表示擁護共產黨關于“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 可以說是廖承志的這封簡短的俏皮電報,引發了一個重大事件:新中國建國宣言提前發表。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廖承志被遞補為中央委員。建國后,廖承志擔任過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等重要職務。 丹心一片承先志,鞠躬盡瘁為人民。1983年6月6日,在第六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廖承志被提名為國家副主席候選人。誰知,天不假年,4天后,廖承志不幸病逝于北京,享年75歲。 ![]() 廖承志的妻子是經普椿,出身于名門。經普椿的父親,是大教育家經亨頤。經亨頤曾任浙江兩級師范學校、浙江第一師范學校校長、廣州中山大學代理校長、全國教育委員會委員長等職。他還是浙江上虞春暉中學的創辦人、首任校長。上虞春暉中學有多厲害,大家可自行網搜了解之。 廖承志和經普椿只有一個兒子,叫廖暉。廖暉擔任過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和父親、祖母一樣,都是副國級領導人。 廖暉的妻子趙汝蘅,是著名的芭蕾舞舞蹈藝術家,曾任中央芭蕾舞團團長。 廖暉和趙汝蘅也只有一個兒子,叫廖懷南,是商界人士。廖懷南的妻子吳辰君,是臺灣著名的女演員、歌手。 這一家子,名人太多了!(劉繼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