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工作沒有以前那么忙了。 所以閑暇之余,為了養家糊口,為了勞務費,會客串下省考的申論閱卷或者面試官。 說錯了,是為了更好的為國選材,懷著神圣的使命感毅然前往。 實際上這賺的真是辛苦錢。 而這些年來,在擔任面試官的過程中,細細品味,會發現一些打破常規的認知。 果然天下之事,聞者不如見者知之為詳,見者不如居者知之為盡。 所以就挑一些對備考同學而言,相對比較重要的內容跟大家講講。 一、思維是個偽命題? 但凡接觸過面試的同學,對思維這個詞語都如雷貫耳。 當年,我也曾針對面試,硬湊了十大思維,比如政府思維、辯證思維、發散思維等,并做了幾次公開課,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呀。 現在想想,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想忽悠外行人,就要把陣仗擺起來。 比如你說: 老師對這個問題你怎么看? 你換種問法: 老師,關于這個問題,底層邏輯和關鍵路徑是什么,如何細分到最小顆粒度,是否能輻射到其他領域? 得嘞,您也別叫我老師了,慚愧慚愧,我連您的問題都聽不懂,您可以當老師了。 而思維就是這么個東西,乍一聽高大上,實際上就是某傳武大師口中的“術高莫用”。 為什么這么說呢? 一是思維訓練難。你活了二三十年,光義務教育就九年了,如果都沒訓練出科學的思維,想通過簡單幾十天就實現華麗蛻變,那前面那么多年都活到啥動物身上了? 二是思維轉化難。當前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10%,而思維轉化率更低。你某聽老師講面試的時候,指著題目說:你看,這就是某某思維。但你真的相信這樣你就能轉為為自己的思維了? 也有人說我確實感覺思維提升了。 孩子,那是你運用套路的能力提升了,不是思維能力提升了。 所以,思維訓練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但凡打著思維提升這個幌子的,看看就好。 實際上你答的每道題目,都體現了你的思維,每個套路中,也蘊含了思維,不需要刻意去學什么思維,學了也沒啥用。 ![]() 二、上岸的都是高手? 全世界都適用的一個道理:成敗論英雄。 而在公考中,只要上岸了,就可以自封高手了,畢竟是幾十上百人中殺出來的。 所以許多人在復習過程中,會有兩種傾向: 一種是盲目迷信“高手論”,對于高手講的內容,奉為圭臬;另一種是自我加壓,認為對手都是高手,沒上考場就把自己嚇的尿急尿頻尿不盡。 實際上根據我的現場觀察,面試從來沒有高手對弈,有的是瘸子里面挑將軍,猴子里面挑大王。。 經歷了這么多場面試,能讓我在幾年之后依然記憶猶新的,只有三種人: 第一種是超級吸睛的帥哥或者美女;第二種是鶴立雞群的高分考生;第三種是獨立特行的個性考生。 這三種人加起來,我數了數,在數百名考生中,總共也不超過五個。 可想而知,面試中出現高手的概率有多低。 當然,考生水平有高有低,這是客觀存在的,但實際上水平相差有限,差距遠沒有想象的那么大。 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一要樹立自信,并不斷強化,使之升華為氣場,這會讓你更容易取得高分。 二要頭腦清晰,不要被人輕易忽悠,盡信書不如無書,當你在錯誤的道路上奮力前行時,每一秒中你都在遠離目的地。 每年都會有若干人跟我說,自己的培訓老師用的題目答案和我一模一樣,還都宣稱是原創的。 說實話,我很佩服,因為越是不要臉的人越容易賺錢。 ![]() 三、套路化答案會得低分? 說實話,以前我也這么想的。 即便在面試官培訓中和面試的參考評分標準中,也經常提到:格式化答案一律低分。 但在實際操作中,并不現實。 比如去年,同一個考場30位考生,起碼近半引用了一模一樣的例子,我恍如看到一群葫蘆娃在眼前跳來跳去。 很顯然,他們都是當地某個輔導班的師兄師姐師弟師妹。 但是有什么辦法呢?法不責眾! 比如同一崗位的三個考生都用了類似答案,就算是考官,也沒資格說:你們仨,都回家吧。 只能默默的給綜合表現相對較好的同學一個不錯的分數,所以不要怕套路,考官也一樣被套路著。 而且相比自由發揮而言,其實套路是非常有必要的。 某年我那個考場恰好有兩類考生,前面出場的村官選拔公務員的,后面的正常考生。 從答題中可以明顯發現,村官們幾乎都沒有培訓過,而正常考生基本都是培訓過的。 特點就是正常考生答題的套路化非常明顯,但即便如此,分數也比村官要高一截。 不怕人比人,就怕貨比貨,反套路的前提是反的有水平,這就很難了。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套路實際上就是思維和內容的綜合體。 而在網絡這么發達的情況下,反套路已經成了一種口號,本質上比拼的不過是誰的套路更高明罷了。 所以,放心大膽的去練習各種套路吧,“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只要你能把套路用到行云流水,自然能化腐朽為神奇。 原本還想多講一些的,看看篇幅,又過長了,先太監了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