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華東醫藥的財報發布。我因為家事,沒有第一時間細讀財報。華東醫藥的這兩份財報,是大家翹首以待的。因為都想知道醫美怎么樣了,都想知道醫藥工業在集采的打擊下是否抗的住,特別是恒瑞醫藥在發布了慘淡的財報后。雪球牛人多,回家后看雪球上的文章,大家伙把財務指標基本說的差不多了。我也可以偷懶不再分析財務指標了。 華東醫藥這份的財報,其實主要看三點。一點是醫藥工業有沒有大幅度下滑,二是CDMO(工業微生物)部分增長情況如何,3,是醫美增速如何。 第一點,醫藥工業目前給華東提供著堅實的現金流,著能讓華東有足夠的資本到處買買買,到處挖人。在新藥逐漸替補上集采造成的影響前,還是不能下滑的太快。目前看,在沒有新藥替補的情況下,醫藥工業是下滑的,比恒瑞當前的狀態好很多(這年頭,跑贏隊友就是勝利 第二點,CDMO,也就是工業微生物,這一步棋華東走的太好了。華東起家的兩大單品,阿卡波糖和百令膠囊,都是微生物發酵產生。其實,資本市場老說華東是化藥企業,這不對。發酵應該算到生物技術中。去年3季報時,本反指就提到過CDMO華東2021年三季報快評 三季報看啥?看兩點。這不是說其他方面不重要,而是市場焦點會是這倆。 1:凈利潤下滑是否開始恢復? 三季度凈利潤同比扣非下... - 雪球 (xueqiu.com)。華東的CDMO還是比較有特色的,特色就是通過微生物生產原料藥,而不是化學合成。華東走微生物CDMO方向,這不是不務正業,是核心競爭力的外延。有技術,有人才,有經驗,有設備,干嘛不干? 2021年,公司工業微生物板塊合計實現收入4.18億元,同比增長69.2%。這是財報中的原話。并且在22年一季報中,也提到微生物CDMO這個部分增速99%,這已經不輸醫美了。其規模大概1/10個凱萊英吧。在微生物CDMO中,琿達子公司是重要的技術創新平臺。并且已成為全球主要 mRNA藥物用修飾核苷制造商。已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建立業務關系,其中海外業務占比超過90%。今年,華東又收購了華昌高科這個專門生產核苷的企業。核苷這個東西,大家伙可能沒啥直觀感受。這東西確實很貴,并且主要也是用來合成RNA,DNA這些東東。以前在實驗室時,一小支dNTP,大概有個幾十微mol,就要50塊。今年,歐美要打針對omikron的mRNA疫苗加強針,同時,RDRP的新冠特效藥也需要核苷。所以,全球的核苷產能會被瘋搶。華東醫藥收購華昌高科,就成了神來之筆了。2噸核苷產能完全賣出,20億營收是確定的。一季報里也提及,華昌高科已經在試生產了。所以,二季報就能看到業績了。 如果把微生物CDMO和醫藥工業放一起,22年醫藥工業就會進入增長態勢。在加上Arcalyst的業績,所以,各位股東不必太悲觀醫藥工業。 這第三點就是華東的醫美。常在雪球的朋友應該看到過前陣子,我看好海外醫美,并對一季度營收增速作了大致預測。預測200%左右,實際163%。去掉華東寧波后的醫美部分,呈現了新的特點,就是海外營收高于國內。這在當下情景下,是個利好,因為海外不防控了。合并國內少女針的銷售情況,則醫美增速為226%。繼續本著跑贏隊友就是勝利的理念,和完全趴在國內的愛美客比,226% vs 66%,心情大好 除了超高的醫美增速,華東在醫美方面的強大,更體現在豐富的后備管線。Maili高端玻尿酸,silhouette soft埋線,那堆冷凍除脂儀都在注冊的路上。除了這些,還有殼聚糖研發管線,殼聚糖這個東東還是值得關注的,存在踢掉玻尿酸,顛覆醫美產品的可能。這次財報中,還出現了和kyline的合作的重點研發產品。。。周期居然到2028年。。華東這是要準備挑戰艾爾建的節奏。。。 最后站在'確定性’的角度總結下這兩份財報。 1,Ellanse成為爆款,這個已經確定了。 2,華東醫美轉型成功,這個也是確定的了。 3,華東CDMO轉型,借助新冠這個東風,也是確定的了。 然而,目前的估值,是這三條都不確定下的估值 看到財報后,點了份牛排,希望華東股價牛起來 坐等打賞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