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 武夷大紅袍屬武夷巖茶中的珍品,“武夷四大名叢”之首,被稱為烏龍茶中的茶圣,是以福建省武夷山九龍窠高巖峭壁上的名叢大紅袍的鮮葉制成。現九龍窠陡峭絕壁上僅存6株原生茶樹,植于山腰石筑的壩欄內,樹齡已達千年。過去人們于每年5月13 ~ 15 日高架云梯采摘鮮葉,由于產量稀少,被視為稀世之珍。 從元明以來,大紅袍就為歷代皇室貢品。2006 年,武夷山市政府決定停采留養大紅袍母樹, 現在所能見到的大紅袍茶均為采取無性繁殖的技術培育出的產品。 品質特征:制成后的大紅袍茶條緊,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后的湯色橙黃,香氣馥郁,味勝幽蘭,耐沖泡,久泡仍余花香。 ![]() 大紅袍 武夷巖茶 產于武夷山的烏龍茶被通稱為“武夷巖茶”,因產茶地點的不同,又有正巖茶、半巖茶、洲茶之分。巖茶各品種中以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最為著名,合稱為“四大名叢”,其他品種還有瓜子金、金鑰匙、半天腰等。武夷巖茶的制法通常采用深發酵、重焙火,沖泡后具有“清、香、甘、活”的特點,被總結為“巖韻”,所以從明清至今一直受到廣大國人的喜愛。 鐵羅漢 鐵羅漢是巖茶中的珍品,原產于福建武夷山市慧苑巖的內鬼洞中,是武夷'四大名叢”之一。采制工藝與“大紅袍”相似。 品質特征:葉大而長,葉色細嫩有光,成茶條索緊結,色澤褐綠,沖泡后湯色橙黃明亮,香氣濃郁,“巖韻”突出,沖泡多次仍具茶香。 ![]() 鐵羅漢 鐵羅漢的傳說 福建省武夷山的慧苑寺內有一僧人法號積慧,擅長制茶。經他所采制的茶葉清香撲鼻、醇厚甘爽,飲后神清目朗,所以寺廟及附近的村民都很喜歡他所制作的茶葉。大家又因為他皮膚黝黑,身材魁梧健壯,很像一尊羅漢,所以都稱他為“鐵羅漢”。有一天,積慧發現了一株茶樹,這棵樹的樹冠高大挺拔,枝條粗壯,新鮮的芽葉毛茸茸的,并散發出一股誘人的清香。他欣喜地采下鮮葉帶回寺中,將其制作成茶,還請鄉親們一起品嘗。鄉親們認為,既然是他發現了茶樹,又是他將其制作成茶,便以他的名字來命名此茶,“鐵羅漢”茶由此得名。 總結:今天你學會了嗎 一名熱愛生活額室內外設計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