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神舟13號航天員安全回家之后,就有不少網友紛紛發問:神舟13號航天員回來了,天舟4號貨運飛船什么時候發射?神舟14號什么時候發射?這不,天舟4號貨運飛船發射的好消息來了,成功發射并成功對接。 5月10日1時56分,當我們還在睡夢中時,天舟4號貨運飛船趁著黑夜發射升空了,5月10日8時54分,當我們開始面對新的一天時,天舟4號就已經成功對接了空間站組合體,這實在是太快了。 天舟4號此次對接采用了快速自主對接技術,從發射到成功對接,全程不到7個小時,說到快速自主對接技術,只怕美國人都要自愧不如了,因為,天舟4號貨運飛船,比美國近期發射的“龍”飛船對接速度快了一倍。 2022年4月27日,美國SpaceX“龍”飛船(Crew-4)用了16個小時才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美國卻稱這是有史以來最快的一次,多名航天專家還開香檳慶祝,但沒想到我國早就已經超越了。 在短短的7個小時里,天舟4號有哪些神操作?是如何輕松實現快速對接任務的呢?當你了解對接過程后,就知道對接任務并不輕松,航天工作人員需要做大量的前期準備,光空間站組合體就進行過多次調向控制。 為了保證此次對接任務能快速、精準、安全地進行,空間站組合體從4月份開始做準備,先后進行過兩次調向控制,4月21日進行過一次調向控制,只不過調向控制后的軌道衰減過大,超過預期。 4月27日,空間站組合體又補充進行過一次調向控制,空間站組合體進入了更精確的目標軌道,更容易實施對接,軌道衰減也在預期之中。看見了嗎?天舟四號對接空間站,還需要空間站組合體的極力配合才行。 盡管快速自主對接完全由計算機自動控制,但是全過程極其復雜,要進行上百次自主機動控制,當火箭把天舟4號送入預定軌道,天舟4號展開太陽翼后,控制系統接管天舟4號,進入了遠距離導引段。 遠距離導引段就是指天舟4號與空間站組合體相隔甚遠的階段,使用最先進的航天器導引技術,一步步地拉近天舟4號與空間站組合體的距離,在這一階段,天舟4號要進行6次控制,執行多次機動操作。 天舟4號貨運飛船來到空間站組合體后方50公里停泊點,遠距離導引段結束,進入近距離脈沖控制階段,此階段要進行5次脈沖控制,天舟4號平移靠攏空間站組合體,從50公里停泊點來到5公里停泊點。 從5公里停泊點來到400米停泊點,又從400米停泊點來到200米停泊點,接著來到19 看見沒,天舟4號貨運飛船在7個小時的神操作還是挺多的,全過程雖由軟件系統自主控制完成,不過全都在地面人員的監制下進行,一旦系統出現錯誤,地面人員可以隨時接管天舟4號的主控制權。 于是,中國空間站變成了“一”結構,由二船一艙組成,二船是指對接在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上的天舟3號貨運飛船,現在與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對接的天舟4號貨運飛船,一艙當然指的就是天和核心艙。 神舟14號的“太空快遞”已經提前抵達空間站,“太空快遞”重達6噸多,包括了神舟14號航天員6個月駐留的食物和日常生活消耗品、航天器燃料、實驗樣品材料、實驗裝置、航天員任務工具等。 “太空快遞”已抵達空間站,意味著神舟14號的發射時間越來越近了,神舟14號載人飛船計劃在6月中旬發射,現在神舟14號乘組名單還沒有公布,大家也很好奇,都在討論有沒有楊利偉,不過很快就知道結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