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位穿綠色上衣的女中學生在上化學課,她們用天平秤給化學品稱重。
4.男子和小男孩蹲在地上吃包子,包子用紙包著,放在地上,男子還端著一個碗,不知道里面是水還是湯。這位男子是男孩子的爺爺還是父親呢。
5.年輕的母親和女兒,小女孩背著一個小皮包,塑料頭箍上還有一朵小紅花。
6.農村的孩子們光腳站在泥濘的路上,看著鏡頭,露出開心的笑容。
五星帽,軍綠衣服,軍挎……這是那個時代“小潮男”的標配。7.小男孩戴著藍色的大檐帽,還有五角形,身穿綠上衣,藍褲子,背著黃綠色的書包,那雙塑料涼鞋是那個年代的特色。 8.精瘦的男子叼著煙卷,站立著蹬三輪車,車上的貨物重量一定不輕。 9.年輕的母親抱著孩子坐在臺階上,孩子的白色小帽上還有個紅十字。
10.兩個小男孩在玩耍,他們用凳子和椅子圍了一個小圈。那個年代的孩子,雖然物質相對匱乏,但是可以玩的東西也很多。
11.一個解放軍在一家三口拍合影照,藍色軍褲可能是空軍或海軍才穿的。
12.人們在公交車車站等車,小腳老太太可能是因為拿行李太多,走累了,就坐在行李上歇歇腳。 13.兩個老爺爺和一位坐在小竹椅上的小姑娘,他們住在紅磚房里。 14.年輕的女工在挑揀著蠶繭,中國南方養蠶的較多。 漁民,他們仍然老老實實地打漁,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他們這里了嗎?15.男子搖著櫓,船上還有兩只鴨子,像這樣的漁民,吃住都在船上。 排隊買早點。可以肯定一點的是,那時候絕對沒有地溝油。16.大家在排隊買早點,生煎包剛出鍋,大姐正在用鏟子往外盛。 18.大人在院子里給孩子洗頭,那時候沒有幾個人家,家里面有淋浴的。
19.那個年代,人們的穿著都很樸素,尤其是男人們基本上就是灰色和藍色,當然還有綠色。女人們能穿個花一點的衣服,就是很時髦了。
20.人們用紅磚壘起了一個圓柱體的建筑,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21.年輕的女教師正在講課,旁邊站滿了觀摩的教師,也可能是這位年輕的女教師剛剛上崗,其他教師聽她來試講。
22.長安街上,很多拎著大包小包的外地人到天安門廣場和故宮參觀。 24.路邊人行道停滿了自行車,那時候城市的家庭已經基本有了自行車。
25.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當時人們可能不會想到,短短幾十年,中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6.人們都在圍觀著什么,照片后面高高的古代樓閣不知道叫什么。
27.那時候,很多家庭都有一個放相片的木框,掛在墻上,上面的玻璃下面壓著很多照片。而且,家里的墻上還會掛毛主席的畫像。 28.那時候,老人們早晨的鍛煉項目大多是太極拳或太極劍什么的,還沒有跳廣場舞的。 29.小學課堂上,童年總是美好的,也總是讓人懷念的。那個年代,升學的壓力也沒那么大。 30.人們在街邊買青菜,旁邊有幾個穿灰色工作服的人,可能這里是大廠區。 31.那個年代,人們焦慮的事情少,平平淡淡地過日子。 33.女工們正在用制作泥質的工藝品,還有人進來參觀。
34.那時候,家里有相機的還不多,國產相機里,海鷗相機的牌子比較響。
35.弄堂里,有人正在給爐子生火,爐子冒著煙,這就是生活的煙火氣。
37.那時候,人們不緊不慢地生活,老年人用大搪瓷缸泡一缸子茶,可以喝上一天。 38.工廠里,女工正在用機床沖鐵片,這個可能就叫沖床。
39.女工正在機床上操作,這個機床叫什么床?
40.人們正從宣傳欄閱讀報紙、照片等,人們家里訂報紙的不多。
41.馬車是當時很多農村人家的交通和運輸工具。很多城市,馬車或驢車還能進城。
43.幾個老外正在實驗室做學術研討。玻璃罐子里泡的好像是動物標本。
44.農村包括城市里,人們會在河里或湖里洗衣服,那時候自來水還沒有通到家家戶戶。
45.游玩的人蹲在地上吃東西,從照片上看,像是窩窩頭。
46.一個年輕的女子好像是坐在小轎車里。
47.少年兒童在排練或者是在演出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