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盲人摸象》的故事嗎? 在我們慣常聽到的《盲人摸象》版本中,四個盲人應國王的要求去觸摸大象,并說出自己認為的大象的樣子。高個的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所以他認為,大象就是一片大大的扇子;矮盲人個子矮,只能摸到大象的腿,于是他說大象是一根粗粗的柱子…… 四個盲人都看不見大象,在他們的認知中,自己觸摸到的是什么,大象就是什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看待事情要全面,并諷刺了那些目光短淺的人。 但如果回溯起源,會發現《盲人摸象》原本講述的故事并非完全如此。在其中一版中,盲人們摸完象后,在國王——鏡面王面前爭執不休,他們都認為自己說的是對的。見此,鏡面王道:“爾猶不見佛經者矣。”并說出了一則偈言: 今為無眼曹,空諍自謂諦; 睹一云余非,坐一象相怨。 (《六度集經·鏡面王經》) 這一方面講述了盲人因其自身的局限,便敢妄言自己得到的就是“真理”,也即是我們常說的片面思維;另一方面則從側面說明,我們每個人無論從何處出發,都處在無限接近真理的過程之中。 受這個故事的啟發,藝術家、漫畫家、插畫家小龍花創作出了繪本《盲人摸象》。 小龍花 著/繪 千尋Neverend/晨光出版社 01 小龍花 創作這本繪本的小龍花,是一個熱衷于探索廢墟的當代藝術家。早期他主要集中于cult漫畫的創作,后來逐漸轉向裝置藝術的研究,現在活躍于繪畫、裝置、漫畫、雕塑領域。他的作品特征明顯,充滿解構主義色彩,抽象地刻畫著世界。
但也因為他的作品中解構色彩和個人風格太過濃烈,其外公賀友直(著名連環畫家)在看完后,常常向他表示這些作品“不好懂”。外公更希望他能創作出“雅俗共賞、通俗易懂”的作品,并建議他去接觸繪本創作。
2016年,外公去世后,小龍花參與了“賀友直紀念館”的建設,同時他也想起了外公生前希望他能創作繪本的心愿。 機緣巧合之下,小龍花讀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再讀故事的感覺與童年完全不一樣了,出于藝術家的直覺,他認為這個故事的背后可能還有可以挖掘的東西。 那不如就嘗試畫一本《盲人摸象》吧。 02 小龍花的《盲人摸象》 確定了要畫的題目,小龍花便著手開始收集整理資料。這個過程中他發現,普及版的《盲人摸象》舍去了許多故事原有的要素。 這本是一個佛經故事,在《長阿含經》《佛說義足經》和《六度經集》等經文中都有出現。我們常聽的版本便出自《長阿含經》;而在后兩本中,故事多了一個人物——佛陀鏡面王,所傳遞的的含義也略有不同。 基于《盲人摸象》的過往版本,小龍花在自己的故事中還原了鏡面王的角色,并依此增加了故事的發生地鏡子國。在他的故事中,鏡子國意味著對真實世界的反射,而只有鏡面王才能穿透鏡子的表象獲得全知。四個“無知”的盲人得出了各自的答案,但只有在鏡面王的照見下,四個答案才能成為大象。
但這還不是小龍花真正想要的故事。 2015年,他前往貴州旅行,在那里了解到了苗族的古歌《蝴蝶媽媽》及它所講述的苗族傳說:相傳在遠古時期,蝴蝶與水泡戀愛后,懷孕生下了十二個蛋。蝴蝶孵化十二年后,這十二個蛋終破殼為十二生靈,其中的姜央是人類的祖先。也因此,蝴蝶象征著萬物的始祖。 小龍花發現,這個故事與他所構思的《盲人摸象》有異曲同工之妙——一頭笨重的大象化為了四個簡單的答案,一只輕盈的蝴蝶卻生出了萬事萬物。 由此,小龍花確定了《盲人摸象》的文本: 讓一頭笨重大象幻化為一只輕盈的蝴蝶,再衍生出萬物,無窮無盡。
與原文所批判的“以偏概全”不同,這個故事更側重表達世間萬物的流動不息和因緣際會,其中暗藏著作者對求知和探索的敬畏之心。如果一個人對世界有足夠的好奇,那么知識于他就是永無止境的。 正如小龍花所說:“每個人雖然從各自局限的路徑去了解大象,卻殊途同歸,最終都可以逐漸接近這個世界的真相。” 03 處于“流動”和“抽象”中的盲人和摸象 但如果你翻看這本《盲人摸象》,首先關注到的肯定不會是它的文本,而是它獨特的創作風格。這本繪本運用了大量的藍色墨塊,而書中的角色和物體都呈現出非常明顯的解構主義色彩。 這固然跟作者本身的風格有關。不過,在小龍花看來,更重要的是,使用這種方式能更好地呈現出他想表達的空間性、物體的流動性和萬物間的因果關系。 比如上圖,畫面講述的是鏡面王命令侍從牽來一頭大象準備給盲人觸摸。這幅圖看似復雜,但仔細看便不難發現作者暗藏其中的玄機。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侍從正依照命令用笛子“快速地”吹出了大象,而大象正一點點被構成,這體現了本書的一個主題——宇宙萬物每時每刻都處在運動變化之中。 這幅畫中比較明顯的另一點則是其中的測量符號和背景上的方格,這里借用的是工程繪圖藍紙創作的方式。從表面上看,是大象正在被觀察、被測量,實則暗指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方格的世界之中,每一個人和物都是被觀察、被測量的對象。
隨后,四位盲人開始觸摸大象并得到了各自的象。在這里,盲人的位置和大象的位置在空間中顯現。 比如下圖,胖盲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所以他得出,大象就是一根圓柱。這幾幅插圖中,小龍花用非常簡單的圖像語言說明,四個盲人摸到的“象”與真的大象和盲人自身之間暗藏的關系。 而后,四個盲人分別將自己將摸到的“象”告知鏡面王。 四個圖案出現在了代表全知全能的鏡面王的腦海中,它們不斷翻轉、變換,變成了一只蝴蝶。 最終,蝴蝶衍生出了萬物,幻化無窮。 04 幻化萬千的《盲人摸象》 在此之前,小龍花的《盲人摸象》已作為獨立出版物出版過。那一版標志性的感溫封面令人印象深刻,一經面世便迅速火遍各大藝術書展和書店。 敬人工作室資深書籍設計師呂旻深度參與了該版的書籍設計,打造了這個用手觸摸、令象生成的夢幻版本。
而此番經由千尋Neverend出版的版本,繼續由設計師呂旻操刀設計,以延續設計的連貫性。在書籍設計上,一方面考慮到書籍制作的成本和定價,另一方面則是想嘗試以另一種方式來呈現書中內容,最終放棄使用上一版所用的造價較高的感溫墨,并減縮書籍尺寸以減少廢紙。 最后,定下了用“柵格動畫”帶來的效果來呈現萬物之間流動衍生的樣態。 在封面上,鏡面王和盲人的四個答案印在其上,若一拉開PVC封套,便能看到四個“象”逐漸生成一只“蝴蝶”,無窮無盡。 來源:火包 做書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于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注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并與我們聯系(郵箱:603971995@qq.com)我們將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