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家運亨通,福澤臨門。 白居易說:“無論天涯與海角,大抵心安即是家”。家是我們共度一生的地方、是我們歸途的方向。 01 笑容 《禮記》有云:“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內心有和氣,臉上便會和顏悅色;和顏悅色的人,散發的氣場自然也是和善的。 一個簡單的微笑,就會給人溫暖;對家人溫暖的微笑,便會讓家庭充滿溫馨。 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清朝時,一位官員的家里就像是戰場一樣,烏煙瘴氣的,妻子總是動不動就發脾氣,孩子也不愿搭理自己。 他也很納悶,為了緩解家庭氛圍,他與禪師求教。禪師給了他一劑妙招:讓他每次進家門時都帶著笑容。 丈夫半信半疑,但還是試著照做了。 每天進門前,他都會帶著笑容,將消極的情緒拋在腦后。 久而久之,妻子臉上的笑容竟然也多了,家里也變得更加溫情和睦。 原來,簡簡單單的一個笑容威力如此之大。 家的溫度,取決于嘴角的弧度。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劇,就是無法保持對親人的好心情。 當你輕易地發泄自己的壞情緒時,只會寒了家人的心。 和家人在一起時,學會留給他們好情緒,自然家庭便會和諧幸福。 02 溝通 古語有云:“贈人以言,重于珠玉;傷人以言,甚于刀劍。” 語言是最偉大的發明,也是傷害感情的利器。良好的溝通能讓家庭的之間消除隔閡,使彼此之間相處更加和諧。 梁啟超不論孩子們身在何處,他都會時常和孩子寫信溝通,表達感情。 正如他在信中所說:你們要知道你爹爹是最善于溝通的人,對于你們的感情,熱情飽滿。 而孩子們也受到熏陶,不管是遇到什么問題,都會主動寫信請教父親。 正是他們之間的及時溝通,交流彼此的感受,關系才會如此親密。 常言道:“木不鉆不透,話不說不明。” 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即使與對方意見不合,都要及時、真誠的溝通表達;而不是沉默、拖延,使矛盾越來越大,最后讓家庭里變得雞犬不寧。 毀掉一個家庭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溝通。遇到問題不只是一味的批評苛責,而是及時溝通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 有效溝通不是敞開來說,而是好好說,唯有這樣才能讓福氣越來越多。 03 勤儉 曾國藩曾說:家運之興旺,在于勤儉。 鳥飛到最高點,將會迎來墮落的命運;家奢侈到極致,衰敗落寞也就不遠了。 據史書記載,開國皇帝朱元璋,舉辦皇后壽宴時,只用四菜一湯來宴請各位官員。 不僅如此,他還下嚴令,要求所有官員,舉辦宴席都只能四菜一湯,如有違反,嚴懲不貸。 官員們十分費解。畢竟皇后的誕辰,是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理應隆重舉辦。更何況,國家明明物資充裕,何必如此拮據。 可朱元璋從小生活艱苦,深知唯有勤勉節儉,日子才能安穩。也正因此,朱元璋在位期間,國力一度強盛,成為史書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陸游也說:天下之事,常成于勤儉而敗于奢靡。 即便家中擁有金山銀山,但只要奢侈一日,早晚都會坐吃山空;即便家中一貧如洗,但只要勤勞節儉,早晚都能興旺發達。 勤儉持家,就是在種福培福,福報到了,家運自然會興旺發達。 04 孝道 一個家庭里,孩子若是懂得孝順、回報父母,這樣的家庭,必然是溫暖幸福的。 孫堅一家三代人生活在一起。 有一天,父親對孫堅說:“你爺爺年老體弱,活在世上沒有什么意義,不如丟到深山算了。” 半夜,他們用麻袋將老人抬到了山中,正準備丟下時。 孫堅說:“父親,我們只需要爺爺丟下就可以了,何必連麻袋也扔掉呢?” 父親生氣地說:“連人都不要了,還要這破麻袋干什么?” 孫堅卻說:“要是連麻袋一起都丟了,以后我將您丟到山中時用什么呢?” 父親聽后,恍然大悟,急忙把老人抬回家中,自此好好照顧。 是呀,當你孝順父母時,其實也是善待自己的明天。 《中阿含經》有云:“若有人極為父母所愛念者,其德日進,終無衰退。” ![]() 05 善心 曾子說:“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一個人熱心善良,樂于助人,即使福氣還沒到,禍事也都遠離了。想要家族興旺,必定少不了善心。 范仲淹在任的時候,要求減少賦稅徭役,救濟天下平民百姓。 因為北宋土地兼并嚴重,很多平民百姓沒有土地,流離失所。 范仲淹把幾千畝的田地作為義田,讓百姓們免受饑寒之苦。 因為范仲淹的影響,范家后代繼承了他的善心,當田地因為戰亂再次遭受破壞時,后輩們也紛紛出資進行重建。 正是因為范仲淹的善行,在家族種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這顆種子整整延續了幾百年,范氏家族也因此興旺不衰。 一個人最大的福氣,不是錦衣玉食的生活,而是內心善良。善良,是一個家庭,是最好的福源。 一個人人有善心,事事行善舉的家庭,那貴人一定會時刻伴隨,福氣也會越來越深厚。 ▽ 古語有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一個家庭想要興旺傳承,不能單單只靠金錢和讀書,更多的是要靠好的家風。 一個充滿溫柔、互相理解的家庭,自然福氣滿滿,瑞氣祥和;一個勤儉節約 、孝順父母、充滿善心的家庭,自然貴氣越多,家運興旺! |
|
來自: 感恩遇見正能量 > 《什么家,家庭教育,行善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