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爆發后,中美兩國真刀真槍地走到了對立面。經歷了三年苦戰,中朝軍民擊退美軍,收復了失地。可在冷戰之下,東亞是不會平靜的。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有著一道鐵幕。依托強大國力,美軍依舊駐扎在南韓、日本。敵人近在咫尺,中朝兩國又如何應對了? 中國軍人從來不害怕戰爭。在簽署了停戰協議后,志愿軍繼續駐扎。1954年開始,中國便有意增大了對朝鮮的軍事援助。在三八線附近,戰士們日夜巡邏,時刻監視對面的一舉一動。正是中國強有力的支持,朝鮮政府有了底氣。在這種情況下,美軍又坐上了談判桌。就撤軍問題,中朝美三國又開始了磋商。1958年,在東亞局勢穩定后,中國志愿軍宣布全部撤出。可實際上,1994年8月3日,最后一批志愿軍才回到了國內。這究竟是何原因了? ![]() 把美軍打上談判桌 1950年10月,在彭老總的指揮下,中國志愿軍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猛烈打擊。經過五次戰役,我軍收復了三八線以北地區,占據了戰場的主動權。可是,中國軍隊的補給線過長。在長期的作戰中,前線部隊遭遇重重困難。1951年6月,中央軍委提出“充分準備持久作戰和爭取和談達到結束戰爭”。于是,我軍展開了積極防御戰,邊打邊談,迫使美軍坐上談判桌。 ![]() 1952年初,志愿軍便創造性地建設了坑道、野戰工事。在陣地上,我們堅守不出,消耗敵軍彈藥。利用地形、山勢隱蔽,部隊打出了新的風采。過程中,志愿軍常常重兵出擊,圍剿敵軍小部分隊伍。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小殲滅戰”。盡管武器、補給都落后敵人,但志愿軍戰士堅韌不拔,頑強抗擊。交戰之中,我們屢屢獲勝,打擊了美高層囂張氣焰。 ![]() 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打響。為了取得勝利,美軍調集了300門重炮,170多輛坦克,6萬多軍隊。在43天作戰中,中國軍隊打退了敵人900多次沖鋒,取得了世人矚目的勝利。“上甘嶺精神”讓志愿軍名揚天下。一時之間,聯合國軍士氣低迷,局勢直轉。縱然如此,美軍依舊不肯認輸。在談判桌上,美方代表囂張跋扈,言語叫囂。 同年冬天,志愿軍發起全線反擊。1953年,我軍的夏季攻勢摧毀了敵上千個哨所,殲滅了5萬多人。7月,在金城戰役中,美軍更是吃了大虧。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中朝軍民用血肉換來了勝利,傲慢的美軍高層不得不承認失敗。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了。會場上,他沮喪地說道“我是美利堅歷史上唯一沒有獲勝的將軍”。 ![]() 停戰還是備戰? 朝鮮戰爭結束了,可戰后問題持續不斷。按照約定,雙方以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并各自退后2公里。這一段范圍被視為軍事觀察區(緩沖區)。中美雙方司令員(彭德懷、克拉克)保證麾下一切力量克制。在協議簽署12小時內,各方完全停止交火。與此同時,由波蘭、瑞士、捷克斯洛伐克、瑞典組成觀察軍事代表,負責對非口岸、非軍事區域的監督、視察。 伴隨著《朝鮮停戰協定》簽署,中美正面沖突正式結束了。可暗地里的較量才剛剛開始。當時,瑞典、瑞士屬于資本主義國家,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是我們社會主義陣營友好國家。停戰一年內,三八線附近依舊不太平。冷槍、冷炮時有發生,戰士、平民死傷過百。在美國的支持下,南韓民兵肆無忌憚。在軍事緩沖區,聯合國軍依舊舉行軍演。 ![]() 朝鮮局勢真的能夠平靜嗎?身為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哪能承認自己的失敗?在美國高層眼里,《停戰協定》不過是一張廢紙。只要美軍取得優勢,那么便會卷土重來。因此,我方依舊非常緊張。依托強大國力,美國若是整軍備戰,那后果不可設想。在之后的兩年時間里,中朝軍隊依舊有著巨大任務。 一方面,朝鮮城市大多被戰火摧毀。為了振興朝鮮經濟,中國給予資金、技術、人員援助。志愿軍一面駐守邊境,一面投入經濟建設。期間,我國大批工程技術專家趕來。大家拿出建設北京的熱情去建設平壤。一條條鐵路跨越山川,一座座橋梁飛架江河。工地上,田野里,志愿軍戰士揮汗如雨,拼命奮戰。 ![]() 戰后志愿軍的付出 在這個被戰火襲擾多年的國度,中國兄弟拿出了一切。在志愿軍里,戰士們發揚作風,艱苦斗爭。上級一遍遍強調,“抗美援朝”還未結束,打倒美帝國主義還要進行下去。志愿軍在朝鮮的經濟建設深深震撼了美國人。在得知北京——平壤的鐵路僅用4個月就竣工后,西方國家無不驚訝。 ![]() 為了抵御外敵,中朝兩國付出了巨大努力。戰爭過后兩年,中國東北和朝鮮緊密聯系。鐵路,航空,公路都得到了保證。大批軍工廠在朝鮮建設起來,一批批青年預備軍投入訓練。發動人民,依靠人民。在毛主席思想影響下,中朝軍民奮起反擊。對此,美軍不得不打消了卷土再來的想法。1955年,在朝鮮局勢穩定后,周總理宣布志愿軍撤出。 此后3年,中國志愿軍陸續離朝。第一批為19兵團、工程指揮所、陸軍6個師、技術兵種8萬多人。第二批為14兵團、裝甲兵部隊等10萬人。第三批包括司令部、炮兵部隊、陸軍1個軍、后勤保障部隊等7萬人。即便如此,我軍依舊保留了軍事觀察團、軍官技術代表。在幫助朝鮮軍隊建設之中,中國教官起到了重大作用。同美軍作戰的經驗教訓,我們全部教授,并時刻觀察三八線動態。 ![]() 1994年,中國最后一批軍事觀察團離開朝鮮。在朝鮮戰爭結束41年后,我們依舊沒有忘記那些烈士。實際上,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觀察團員不再承擔軍事作用。在聯絡、尋訪、保護志愿軍烈士陵墓方面,他們依舊努力著。和平來之不易,中國軍隊的付出永遠閃耀朝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