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野戰軍是在1947年由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合編而成的。等取得淮海戰役勝利后,華東野戰軍又被整編成第三野戰軍。都知道,新成立的第三野戰軍,擁有四個兵團,第七兵團司令員王建安,第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榘,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他們四人,就是新成立的第三野戰軍,四大兵團司令員。 其實,在第三野戰軍還沒有成立之前,部隊番號還是使用華東野戰軍時。該野戰軍在1948年,也先后成立了四大兵團。請注意了,華東野戰軍的四大兵團司令員,與后來第三野戰軍,四大兵團司令員是不一樣的。不僅是兵團,使用的番號不一樣,包括擔任兵團司令員的人選,也是不一樣的。 ![]() 華東野戰軍在1948年1月成立的第一兵團,是以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葉飛),第四縱隊(司令員陶勇),第六縱隊(司令員王必成)組建而成。想必大家都知道,這三支縱隊,絕對是華野的主力軍,戰斗作風強硬,是屬于能攻能守的王牌勁旅。因此,它們也被世人稱之為華東野戰軍三大主力。 能夠有資格統領,這三個縱隊作戰的司令員,毫無疑問,肯定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名將粟裕將軍。這樣的搭配,使得華東野戰軍第一兵團,成為當時戰斗力最強的王牌兵團。上級之所以將這三個王牌縱隊放在一起,就是為了讓粟裕將軍率領他們,渡過長江,進入華南地區,開辟根據地,為以后解放華南做準備。不過,后來由于種種原因給耽誤了,該兵團依然留在中原地區作戰。 ![]() 華東野戰軍第二兵團亦稱許譚兵團。是以第七縱隊(司令員成鈞),第九縱隊(司令員許世友),第13縱隊(司令員周志堅),以及渤海縱隊(司令員袁也烈)組建而成的。該兵團,在成立后,主要作戰任務,就是留守山東境內繼續與反動派敵人作戰,故此也被稱之為留守兵團。而擔任該兵團的司令員,就是大名鼎鼎的山東虎將許世友將軍,政委是譚震林。 華東野戰軍第三兵團,是由第三縱隊(司令員何以祥),第八縱隊(司令員王建安),第十縱隊(司令員宋時輪)組建而成,司令員是華東野戰軍的參謀長陳士榘,政委是唐亮,故此,也被世人稱之為陳唐兵團。不過,華野第三兵團在成立后,是歸劉,鄧兩位首長統領指揮作戰的。 ![]() 華東野戰軍第四兵團是由第二縱隊(司令員韋國清),第11縱隊(司令員管文蔚),第12縱隊(司令員陳慶先)組建而成的。兵團司令員是韋國清,政委是吉洛,本來第四兵團的政委是陳丕顯(未跟隨兵團行動),所以,第四兵團就被稱之為韋吉兵團。主要作戰任務是留在蘇北地區,開展華東戰局。 這樣看來,1948年的華東野戰軍,四大兵團司令員分別是粟裕,許世友,陳士榘,韋國清等四位將軍。要知道,這四大兵團司令員,在當時還兼任其他職務。就比如第一兵團司令員粟裕將軍,還是華東野戰軍的副司令員,也是這支部隊重要的策劃者,決策者之一。可以說,華東野戰軍與敵人展開的,所有大規模的戰役,基本上都是粟裕將軍策劃,指揮的。 ![]() 許世友將軍是山東戰場上,前線最高指揮官,同時也是第九縱隊的司令員,著名的濟南戰役,他就是前線主要指揮員之一。陳士榘是華東野戰軍參謀長,也是一位頗有指揮才能的軍事將領。韋國清是一位軍政皆能的將領,不管是行軍打仗,還是搞政治工作,他都游刃有余。 正是因為華東野戰軍,四位兵團司令員都是名將,猛將,均為解放戰爭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在新中國成立后的1955年,粟裕將軍被授予大將軍銜,其他三位兵團司令員均是上將軍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