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野戰軍組建于1947年,由陳老總領導的山東野戰軍和粟裕領導的華中野戰軍組合而成。野戰軍建成后,共有十一個縱隊。大家可能要問了,哪個縱隊最厲害呢? 每個縱隊都很能打,很難評出誰最厲害,只能說是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 這十一個縱隊司令員中,后來有四位成為兵團司令員,他們是第一縱隊司令員葉飛,成為第十兵團司令員;第八縱隊司令員王建安,成為第七兵團司令員;第九縱隊司令員許世友,成為山東兵團司令員;第十縱隊司令員宋時輪,成為第九兵團司令員。 縱隊司令員能夠成為兵團司令員,說明這幾個縱隊都是比較王牌的。比如說,第一縱隊,那是絕對的主力,是陳老總粟裕親自帶出來的部隊,后來交給葉飛統領。 在華東戰場的歷次大戰中,第一縱隊當然要沖在最前面。比如說萊蕪戰役,在華東野戰軍主力尚未到來之前,是葉飛率領的第一縱隊率先趕到萊蕪城外,連續三天苦戰,死死拖住了李仙洲的四萬大軍,為主力圍殲李仙洲集團爭取了時間。 ![]() 事后,粟裕總結說,一縱打得最吃力,在整個萊蕪戰役中起了決定性作用,當居第一功。在后來的孟良崮戰役中,一縱一方面要攻擊張靈甫,一方面還要分兵阻攔黃百韜的部隊,兩線作戰,相當辛苦。 然后是第九縱隊,這個大家比較熟悉了,因為它是許世友帶出來的部隊。第九縱隊有一個特點,應該是獨有的,那就是前后兩位司令員,許世友和聶鳳智,后來都當了大軍區司令員。 厲害吧。在解放戰爭中期,山東兵團組建,說是一個兵團,其實打仗主要還是靠第九縱隊。許世友指揮聶鳳智,先后吃掉了范漢杰在山東戰場的好幾個師,第九縱隊真是威震山東半島。 很多人說,第十縱隊是最能打的,縱隊司令員宋時輪那是黃埔五期的高材生,帶兵打仗,那是有板有眼。在打垮區壽年兵團后,國民黨的一個被俘師長就由衷地說,第十縱隊打仗能夠從白天打到黑夜,能夠在最適當的時候撤離,實在是華野之頭等部隊。 ![]() 其實,第十縱隊最大的特點是守如泰山,“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無論你是飛機,還是大炮,只要第十縱隊在那扼守,誰也別想撼動陣地。哪怕部隊打剩下一個人,也會牢牢堅守陣地。 還有兩個縱隊,那是粟裕手中的王牌。華東野戰軍還沒有成立的時候,粟裕領導華中野戰軍在華中地區七戰七捷,震動了全國。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勝利,是因為粟裕手中有精兵強將,一個是王必成,他統領第六縱隊,另一個是陶勇,他統領第四縱隊。 王必成和陶勇都堪稱虎將,后來都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尤其是王必成,后來成就很大,當過昆明軍區和武漢軍區司令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