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別人的員工居家辦公很高效,而我的員工卻在摸魚?” “為什么別人的員工那么的積極主動,而我的員工卻沒有一點工作激情?” …… 很多管理者在遇到問題時,總喜歡不停地抱怨,覺得員工不給力,團隊也不爭氣,到處都是問題,處處都需要改進。 但,真是如此嗎? 在我看來,員工,其實是管理者的一面鏡子。 很多時候,管理者眼中的員工模樣,實際上都是鏡中的自己。 為什么這么說?我們展開來講。 ![]() 員工,是管理者的一面鏡子 有這樣一個故事:蘇東坡與僧人佛印是好朋友。 有一天,蘇東坡問佛印:“在大師眼里,我是什么呀?” 佛印說:“在我的眼里,你是一尊佛。” 蘇東坡打趣佛印,說:“可是,在我的眼里,大師是一堆牛屎。” 佛印聽了,也沒有不高興,只是說:“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見萬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見皆是牛屎。” 這個故事換成公司也是一樣。 作為管理者,我們眼中的員工的模樣,團隊的狀態,都是鏡中的自己。 我們覺得員工沒有目標,執行力差,背后可能是我們自己目標拆分不清晰,對執行力重視不夠; 我們覺得團隊士氣渙散,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背后可能是我們自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管理沒有做到位。 我們也喜歡給員工打上標簽,比如“懶惰”“勤奮”“強弱”等等,其實這些標簽是我們心里所預設出來的,并不代表真實。 為什么很多我們覺得不行的人,離開后換個環境,反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呢? 就是因為我們總是習慣以審視的眼光對待別人,總喜歡盯著別人找缺點,而很少從內心審視自己。 我們覺得員工這里不行,那也不行,但實際上可能是我們的管理水平不行,我們沒有去培養他,也沒有以發展的眼光看他。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對待員工的態度,決定了員工對待工作的態度。 舉個例子,當你看下屬不順眼,覺得他能力不行,態度也不好時,往往是越看越不順眼,越看毛病越多。等過一段時間后,他可能就真的越來越差了。 相反,如果你真心地欣賞、表揚某個下屬時,他可能真的就越來越出類拔萃,最后成為公司的頂梁柱。 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人際期望效應”。 什么意思呢? 它說的是,在人與人的互動關系中,處主導地位的人對從屬地位的人的看法和期望,會直接影響從屬地位的人的行為和行為結果。 說得直白點,就是說你期待他好,他就會變好,你要是根本不期望他好,他就不太可能會變好。 所以,作為管理者,我們始終要對員工保持“期待”的態度。當團隊出現了問題,當員工有了不好的表現時,不要先急著去批評別人,我們要把它當成是一面鏡子,換個角度,去審視自己,反求諸己。 ![]() 如何用好員工這面“鏡子”? 正如上文所說,員工是管理者的一面鏡子。那么,我們如何用好這面“鏡子”呢? 第一個,日省三身,正確歸因。 當團隊管理出現問題時,先要學會自省,反思自己的問題。 事情的發生必有因果,我們一定要找到其中的原因。 比如,我們覺得員工能力不強,那我們要反思員工的培訓和幫帶是否夠好;我們覺得優秀的員工留不住,那我們要反思我們的激勵措施是否到位;我們覺得員工不認可自己,排擠自己,那我們要反思自己是否具有領導力…… 稻盛和夫每天早上都會對鏡子中的自己厲聲呵斥:“你這個笨蛋!”然后又不由自主地說出反省的話,“神啊,對不起!” 對稻盛先生而言,這種每日的反省也是他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他認為,反省自己,也是鍛煉人格的一種修行。 對于管理者來說,復盤是一種很好的工具。從人和事的維度對自己進行復盤,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的不好,也就知道了提升、改進的方向。 第二個,要有向下負責的心態。 對待員工,我們不要拿著放大鏡去找缺點,我們要視人為人,始終要有向下負責的心態。 具體說來,我們要對員工的結果負責。我們給員工的績效目標設定后,不能不管了,我們要追蹤員工的過程。 如果他的意愿不夠,我們要調整他的狀態;他的能力不夠,我們要進行輔導,教給他方法。 我們也要對員工成長負責。為什么要為員工的成長負責?因為企業付出工資,購買的其實不是員工的時間,而是員工創造的價值。 如果員工一成不變,那他創造的價值也會隨著時間延長而被稀釋。當員工得到成長時,也就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所以,我們要幫助他成長,教給他做人的標準、做事的標準,讓他成為更好的人。我們最終需要通過員工來拿結果,我們為員工負責,就是為自己負責。 第三個,以身作則,提升領導力。 員工對我們的認同,靠的是我們自身的領導力。 以身作則,是領導力的核心基石。作為管理者,我們只有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地去做事情,員工看得見,就會相信我們所說的話,也會向著這個方向努力。如果管理者自己做不到卻要求下屬,一定難以服眾。 我在自己的公司做管理,要求別人做的每件事,都是我自己能夠做到的,但我自己能做到的事,未必要求團隊做到。 正如印度圣雄甘地所說:“領導就是以身作則,來影響他人。”作為管理者,我們要想贏得員工的認同,使眾人行,就一定要以身作則,不斷提升自己,用自己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去激勵他們。 最后,總結一下:員工,是管理者的一面“鏡子”。在團隊管理中,管理者不要總是拿著放大鏡去找員工缺點,而要把員工當成是一面“鏡子”,不斷去審視自己,完善自我。要始終記住這么一句話: 沒有不好的員工,只有不好的管理者。 |
|
來自: blackhappy >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