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鄧穎超有感年事已高,寫下一份遺囑,并囑咐身旁人,自己去世后一定要按照遺囑執行。在鄧穎超漫長的革命生涯中,她無私奉獻,舍己為公,成為革命和婦女解放事業的偉大先驅,受人尊敬,大家都親切地喊她鄧大姐。如今古稀之年的鄧大姐留下遺囑,開始安排身后事,大家倍感傷心之余,也將遺囑內容銘記在心,決心不辜負大姐囑托。 可是這份鄧穎超囑咐務必執行的遺囑,其中的一條,竟然沒人敢執行,最后還違背了鄧穎超的意愿。這是為何?鄧穎超留下的遺囑到底是什么,竟然讓大家寧愿辜負鄧大姐的期望,都不去執行?本文就將講述鄧穎超無私偉大的一生,和她未被執行的遺囑。 鄧穎超有強烈的婦女獨立意識,并終身致力于婦女解放運動,她的這份追求獨立,自強不息的性格,來自于她的母親和家庭環境。1904年2月4日,鄧穎超出生于廣西南寧,她的父親鄧庭忠原是光山縣人,考中武舉人后,派到廣西南寧擔任鎮臺。鄧穎超的母親楊振德是一位大家閨秀,她知書達理,并散發著母愛的光輝。她生下鄧穎超后,思想陳舊、重男輕女的鄧庭忠十分不滿,決定把女兒送人。楊振德以死抗爭,才把女兒留在身邊。 鄧穎超3歲時,她的父親被清朝廷流放,死在了新疆。所以在鄧穎超的童年里,她并沒有感受到父愛,是她的母親艱難把她撫養長大。楊振德是一位堅強勇敢的母親,在丈夫去世、家道中落后,她不顧女子不能拋頭露面的封建束縛,靠著教書和行醫維持生計。楊振德出生于舊時代,但她有著新時代的思想,她教育女兒要有獨立精神,并把鄧穎超送到天津的新式學校里讀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