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兵變,手握重兵的趙匡胤被眾人“逼迫”著做了皇帝,開啟了大宋王朝的序幕。 當上皇帝的趙匡胤,便開始思索該如何讓他們老宋家坐穩江山,作為武將出身,趙匡胤喜不喜歡從書中找答案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善于從自己身上找尋成功的經驗。 他摸著龍椅,看著眼前的江山,又看著曾經和自己肩并肩打天下的那一幫武將,趙匡胤如坐針氈。 他因為有兵權,才當了皇帝,那么其他武將自然也能效仿,為了讓自己能睡個安穩覺,趙匡胤不能忍,于是安排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歷史大劇。 解決了這些武將,趙匡胤著實松了一口氣,但是對于武將的戒心卻無法減少分毫,為了抑制武將的權力,趙匡胤開始努力拔高文官的地位,以至于后來的宋朝,同樣的官級,文官甚至能騎在武官的頭上作威作福。 正是由于這種基本調調,讓不少人覺得宋朝后來國力的疲軟,正是趙匡胤埋下的禍端。 這種說法固然有道理,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基本調調,讓宋朝成為了文人的天堂,也正是這種基本調調讓宋朝在文化上開創了又一個制高點。 宋朝的詞人也因此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流傳后世的名篇佳作,范仲淹、歐陽修、蘇東坡、司馬光、王安石、辛棄疾也成為了永遠綻放光芒的名字。 有意思的是,這些文化人平日的生活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以至于青樓也成了創作的題材之一,而這些文人似乎也都過狎妓的經歷,但宋朝詞人中有一個人是例外。 此人便是李清照,想想也是,作為千古才女李清照,又怎么會流連煙花之地,她本身就是那個時代最亮麗的一抹嫣紅。 李清照知名度很高,但很少有人真正知道她背后的關系究竟有多強? 我們一起來看。 父親是蘇軾的得意門生李清照是世間奇女子,她的存在讓原本枯燥的宋朝詞壇變得有味道起來,究竟什么樣的家庭能培養出這樣的才女? 當然,李清照的家庭絕對不普通,不然李清照勢必會和當時絕大部分的女子一樣,整日在家織女紅,然后嫁人,了此余生,根本不用指望著能飽讀詩書,成為一代詩詞大家。 而她們兩人中表姐嫁給了蔡京,表妹嫁給了秦檜。 此外,李格非還是大文學家蘇東坡的得意門生,與廖正一、李禧、董榮三人,合稱為“蘇門后四學士”。 古人的婚配講究門當戶對,李格非的不普通,他的夫人自然也不是平常女子,他的妻子王氏是丞相王珪的長女,雖然還有學者認為王氏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但是這點論據不太足,我也不再做過多敘述。 父親博學多識,母親又很有修養,這樣的家庭環境,注定了李清照的不普通。 李格非對李清照的教育很開明,他沒有時時刻刻管著李清照,反而讓她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甚至李清照時常飲酒作樂,李格非也不責罰。 就這點而言,李格非的教育方式非常值得現在的父母借鑒,雖然時過境遷,但讓孩子自由快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似乎永遠不會過時。 當然,因為父親李格非的緣故,李清照與蘇軾能扯上關系,這自然不足以說明李清照的背景之強,我們接著繼續看。 姐夫是蔡京,妹夫是秦檜在古代,官員們的婚姻不只是兩家人的事情,還牽扯到了權力交鋒,甚至可以說,婚姻也是當時穩固權力的一種方式。 李清照的父親是官員,母親又是丞相之女,這就更注定了李清照關系上的復雜性。 李清照的母親王氏,還有兩個親妹妹,按照現在的關系來說,這兩人是李清照的親姨媽,這兩位姨媽嫁人后又分別生下了一個女兒,按照年齡大小來算,這兩人又分別是李清照的表姐和表妹。 正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仗著宰相王珪的地位,李清照的表姐妹自然不會隨隨便便嫁給普通人。 而她們兩人中表姐嫁給了蔡京,表妹嫁給了秦檜。 只不過李清照的這兩個親戚,都是出了名的壞,是臭名昭著的奸臣。 說來蔡京的生活經歷也比較有意思,他先后四次擔任宰相,四起四落倒也能算得上古今第一人,但是他的心眼極黑,素有“北宋六賊之首”之稱。 他的權力欲極強,凡是得罪過他的基本都沒有好下場,李清照的父親和丈夫趙明誠的父親都是被蔡京給收拾,并被趕出了京師。 秦檜這個人更不用說了,他是民族的敗類,民族英雄岳飛就是栽在了他的手里,至今提起這個名字依然不少人忍不住要吐口水。 遠方親戚是如雷貫耳的王安石蔡京和秦檜都是當時的權臣,李清照和他們有親戚關系是不是令你很吃驚,當然還有更令人吃驚的,因為李清照還有一個遠房親戚,名叫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也是備受后世好評的改革家,他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讓北宋重新煥發出了些許生機。 李清照和王安石之間的親戚關系,還要通過蔡京這個人來說。 蔡京有個弟弟名叫蔡卞,他娶了王安石的嫡長女,至于說李清照該叫王安石什么,還請各位來算一算,我是算不出來。 雖然說李清照和王安石的關系有些遠了,但放在現在來說,這也是不能否認的親戚,過年大聚餐的時候,依然能坐在一起吃個飯,甚至作為長輩的王安石,還得給李清照包個大大的壓歲錢。 李清照和北宋這些權貴們的親戚都是來自于她的父母親,而值得一說的,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家里也有不少名人。 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也曾做過北宋后期的丞相,也算是位高權重,趙明誠還有一個表弟名叫張擇端,他的《清明上河圖》至今仍然大放光芒。 由此可見,李清照的關系網在當時是相當強大的,很多當時的大人物,都與李清照有著千絲萬縷的親戚關系。 只不過李清照是極其清高的,她根本不屑于去攀這些親戚關系,即便后來她歷經苦難,依然沒有尋求他們的庇護,我想這就是李清照的才女氣節吧! 參考文獻:《宋史》等。 (圖網,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