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張鳳云,一位中醫人,今天給大家說一味化淤血的奇藥——雞血藤,十分常見。 說起雞血藤,它屬于中藥之中,被大家所熟悉的藥里不太熟悉的,在不太熟悉的藥里又能想起來一點的,換句話說,別人提到它的名字,你說對對對,我知道,而真正用的時候又不太容易想起來。 雞血藤長在哪里? 一般它長在溪溝、山坡雜木林與灌叢中,河邊的山崖上也常見,這也是取名崖豆藤的原因。 它的根是長在山崖的洞里,藤莖有的是附著在石崖上,有的則纏繞在山崖上的樹上面,兩根雞血藤的莖也能相互纏繞在一起,時間久了長成一根。 雞血藤,名字雖然很俗,但養生作用可一點也不俗。 《藥性賦》中說:雞血藤補血氣。 說到補血藥,想必大家聽過不少,像阿膠、當歸、三七等等。 不過相比較而言,雞血藤也真的不比誰差。 雞血藤集通補于一身,補而不滯,通而不傷。是補血藥中難得的帶有活血作用的藥物。凡藥帶補又能通的,非常符合人的身體狀態,這個要謹記。 除了雞血藤,能同時補血行血的還有一味當歸,不過當歸偏燥一點,雞血藤就沒那么燥。 雞血藤一砍開來,會流出紅色的汁,像雞血一樣,所以被稱之為“雞血藤”。而且它的橫切面像車輪一樣,輪狀的藥善轉動。所以它一入體內,就善于流通氣血,能讓氣血走動起來。 像貧血,雞血藤,雞蛋,紅棗,加水,煎至大半碗,雞蛋熟后去殼放入再煎,雞蛋與藥汁同服,每日一劑。能夠很快改善貧血癥狀。 還有大病久病后血虛的,用雞血藤熬糖漿,加幾個大棗進去。喝下去,那個血恢復得很快。 因為它補血又活血,很少有這味藥,連補帶活的。 所以各類血虛都可以用,而且它非常平和,基本上放在任何方中,都有幫助之功,而無擾亂之害。 雞血藤對中老年人很好,為什么呢?因為人到中年之后,不僅血虛,還血瘀。像風濕關節痛、結節、囊腫的患者,就可以用雞血藤這一味藥,拿來泡酒,就喝那個酒。 中醫上常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雞血藤是藤類藥,藤類藥的共性是什么?通經絡,雞血藤通周身血脈。 第二個它補血,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治風先給他補血,血一行,風就停止住。像一個人的正氣一夠,氣血一足,氣血足百病除,氣血虛萬邪欺。 氣血虛了,那窗戶的風都來欺負你,讓你打哆嗦。 氣血足了呢? 你在高山頂上,北風都奈你不何。 雞血藤把血補起來過后,再把經絡打通,麻木酸痛之癥皆去。還有像膝關節腿軟無力,就是退行性病變,關節為什么會退行性病變? 因為筋脈萎縮了,筋脈萎縮的,你只要讓筋脈通暢,關節就會恢復力量。雞血藤,煮水加大棗,那就是補血行血的,同時還能滋養肝陰,民間最好的小湯方。 雞血藤通經絡是建立在補氣血的基礎上,反過來,雞血藤通從頭到腳的經絡,將血脈中的瘀血排出,讓血在身體內順暢流動。 雞血藤既能通又能補,而且還不上火,又不流失,已經找不到比這個藥還好的,很難說出這味藥的缺點。 常有人問我,中醫都快廢棄了,你怎么還在提中醫啊? 我的想法是,中醫使我們幾千年文化蘊意出來的,不管中醫的未來怎么樣,我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幫助到更多的患者這便是每天的喜事了。 我也希望更多人能用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去提成自己,所以你學了點中醫,你可以把孝道盡得更圓滿,不知醫者不足以為人子,不知醫者不足以為人父,那等于是人都要知點醫,因為你可以照顧孩子,也可以孝順老人。 好了,今天就先說這些了,大家喜歡的話,我在經常嘮嘮。 |
|
來自: 昵稱31570737 > 《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