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山西晉城 尾聲 毋庸置疑,晉東南古老的木構及獨具一格的彩塑壁畫藝術,是本次晉東南古建秘境之旅的主題與亮點;然而,旅途中,一些精心設計安排之外的突發、驚喜、邂逅與奇遇,更是成就了一次獨一無二、令人印象深刻的訪古旅程。 晉東南古建秘境(四),是本次山西省長治與晉城地區為期6天旅行之尾聲(行文安排,并未嚴格按照行程順序),而我們對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和歷史的熱愛,將遠不止于此…… 一、開化寺 開化寺,位于晉城市高平王村東北的舍利山上。據寺內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大唐舍利山禪師塔銘記》,開化寺創建于唐末天祐年間(904-907年),初名“清涼寺”,宋改為“開化禪院”,后易名“開化寺”。宋、金、元、明、清歷代屢有修葺。 開化寺坐北朝南,縱向進深兩院,前院設東西廊廡各10間;后院設東西配殿、文昌帝君閣、圣賢殿(東西配殿、東西角樓為元代建筑,其余皆為明、清建筑);中軸線上有大悲閣(現存建筑為明代)、大雄寶殿(現存建筑為宋代)、演法堂;演法堂兩側東為觀音閣(金代遺構),西為維摩凈室。 國保碑(2001年,國五) 省保碑(1965年) 山門外200多級石階,路漫漫其修遠兮 大悲閣(明代,面闊/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 另一說,金代門樓(參見“斯飛坐標”小程序) 石獅 鐘樓(外側) ![]() 鼓樓(內側,右側可見“高平民俗文化館”牌匾) ![]() 大悲閣內(一層) 大雄寶殿(宋熙寧六年,即1073年,三間見方,單檐歇山頂,供圖:景嬌) 大雄寶殿,立于石砌臺基之上,檐柱上刻有“宋熙寧六年”施柱題記,為建殿的確切年代。殿內四椽栿對后乳栿用三柱;除明間佛龕上設有平棊外,余皆為徹上露明造。 ![]() 仰視天空看飛機? ![]() 原來在看(拍)正殿鴟吻(薇薇視角) ![]() 大雄寶殿的彩繪遺存(借圖) 大雄寶殿內梁架斗栱上彩畫為宋時原物,為古錢紋、海石榴、龍牙、惠草等圖案,是我國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彩繪圖案。 ![]() 大雄寶殿內珍貴的宋代壁畫(借圖) 大雄寶殿內四壁滿繪壁畫,共96平方米。據碑文和畫面榜題記載,與梁枋彩繪同為宋紹圣三年(1096年)作品,內容多為佛本生故事和佛經故事以及當時世俗生活的寫照。畫面構圖嚴謹,筆力遒勁流暢,是研究宋代繪畫藝術的寶貴資料。 ![]() 側殿鴟吻 側殿內復原壁畫 演法堂 東隅觀音閣(金代皇統元年,即1141年,面闊三間,單檐懸山頂) ![]() 憨態可掬的小獅子 ![]() 觀音像 開化寺俯瞰(無人機版,供圖:鐘清姐姐) ![]() 開化寺中的薇薇與小伙伴 二、游仙寺 游仙寺,位于晉城市高平城南游仙山麓,創建于北宋淳化年間(990-994年),寺內現存主要建筑有春秋樓、毗盧殿及東西配殿、三佛殿、七佛殿和東西配房等。其中,毗盧殿為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所建,建筑規制為宋制;三佛殿(中殿)為金代所建,五開間懸山式,六架椽屋;七佛殿建于元代,其余為清代建筑。此外,寺內還保存有宋、元、明、清碑刻數通。 國保碑(2001年,國五) 省保碑(1986年) 山門 山門殿內的四大天王(窗臺上為消防用水) ![]() 毗盧殿(北宋淳化元年,即990年) ![]() 毗盧殿左側石碑 毗盧殿梁架結構 ![]() 毗盧殿內供奉佛像 毗盧殿影壁后的觀音像 ![]() 三佛殿(金代) 三佛殿內供奉佛像 七佛殿前臺基與石階 ![]() 七佛殿(元代) ![]() 七佛殿供奉佛像(局部) ![]() 觀音殿(七佛殿東側) 普賢殿(七佛殿西側) 游仙寺中的薇薇(不曾想居然“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啊) ![]() 鱗次櫛比的灰瓦屋檐(薇薇視角) ![]() 三、崇明寺 崇明寺,俗稱狼谷寺,位于晉城市高平郭家莊村。創建于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元代曾予擴建,明萬歷十九年(1591年)、清道光六年(1826年)均有修葺。 寺坐北朝南,由兩進院落組成。現存山門、鐘鼓樓、中佛殿(宋代遺構)、后佛殿(元建明修)及東西配殿(明清時期)。 崇明寺建筑群 國保碑(2001年,國五) 角落里的省保碑 山門外小獸 山門(內側) ![]() 人群隨光柱向正殿匯集 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殿頂覆以筒板布瓦。 ![]() 殿壁碑碣 ![]() 殿前檐下石碑 ![]() 正殿梁架結構 殿內梁架徹上露明造,使用的一對“斷梁”,結構奇特,是民間匠師獨特的創造,在建筑史上具有較高的實踐意義;建筑規制沿襲唐及五代風格。 ![]() 殿內供奉佛像 ![]() 夜色中的后殿(元建明修) 后佛殿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筒板布瓦覆蓋。 ![]() 又集體看飛機,哈哈~ ![]() 崇明寺中的薇薇(東配殿前) 東西配殿為元代所建,清代改為硬山頂建筑。 東配殿窗欞下的精美石刻(薇薇視角) 四、水東崔府君廟 因返程安排,與另外三位結伴同行,自晉城往鄭州方向輾轉;剛好可順路探訪晉城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國保——水東崔府君廟。 水東崔府君廟,位于晉城澤州縣水東村北街。據廟內 《重修齊圣廣佑王廟碑》及正殿檐柱題記記載,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大德四年(1300年)、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曾多次重修。寺廟坐北朝南,一進院落。正殿應為元代遺構,拜殿及東西耳殿為明代建筑,其余建筑則為清代。
探秘古廟的敏、室友Lily與國保碑(2013年,國七) ![]() 崔府君廟全景圖 門縫中管窺,可惜沒有豹 : P 門廊石壁上的碑碣 門廊避雨時的遠眺 ![]() 五、旅途奇遇(外篇) 花絮之一: 開化寺訪古途中,一路突圍各種限寬&限高,彰顯出一眾優質群友的勇猛與智慧。 遭遇“爬坡+電線” ![]() 兩側用樹杈撐起,中間又搭長棍,大巴方順利通過 ![]() 花絮之二: 探訪崇明寺途中,大巴顛簸著開進一片曠野,為排解無聊,應群友之請,學霸講起了用以“提神”的鬼故事——話說……我們正在途徑長平之戰遺址…… 此時,雖是山花爛漫,卻也是秋雨蕭瑟,外加荒野遲暮;聯想到古戰場的短兵相接、硝煙彌漫,而后尸橫遍野、血流成河,頓覺血腥恐怖,令人悚然~ (背景知識:長平之戰是我國古代戰爭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戰爭,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白起坑殺趙卒40萬,令人觸目驚心的殺谷,仍然浸透著蕭瑟的戰爭氣氛,因而成為人們憑吊古戰場之勝地) 山花絢爛 曠野暮色 花絮之三: 崇明之行,是本次晉東南秘境之旅中行程最晚、徒步最久的一次;然而群友們的豁達樂觀、互幫互助和自得其樂,與鄉間野地的荒僻,交通工具的突發狀況形成鮮明對比,成就了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訪古探秘體驗之旅。 鄉野徒步進發 沿鄉間泥濘小路,輾轉至岔路口候盼歸程 花絮之四: 與三位小伙伴探訪水東崔府君廟后,至晉城火車站廳候車。據廳內廣播報道,山西地區普降暴雨,接連多趟火車班次被迫延誤甚或取消。焦急等待中,為避免耽誤下一程抵滬航班,三位小伙伴臨時改變策略,轉而決定包車抵鄭。 駑鈍如我,錯過微信語音通話,索性堅守站廳,略進晚餐,直待近兩小時后,昏昏欲睡的我終于幸運地登上姍姍來遲的高鐵。當車廂內鮮艷國旗映入眼簾那一刻,心中如釋重負,奔涌出一股“勝利大逃亡”般的喜悅…… - The End - |
|
來自: 新用戶8926AVU2 > 《《北京的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