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中國儒學三千年-萬字長文

     360QAQ 2022-06-17 發布于河南

    《中國儒學三千年》,全書以時間為主線,共分為12章,從周朝一直講到現當代,思維導圖比較長,附在文章最后面。按照節點來看,整體可以劃分為七個節點,先秦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夏金元,明朝和清朝。

    文章圖片1

    我國著名的外交家顧維鈞先生在巴黎和會上,在向世界列強抗辯中國不能失去山東的時候,他說過一句話,他說,中國人不能夠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夠失去耶路撒冷一樣。山東孕育了孔子,孕育了儒家,她是我們所有華夏兒女心中的圣城所在。

    那么儒學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01

    先秦時期-儒學的建立

    儒學起源于殷周更姓易代的時期,商朝滅亡以后,周朝取而代之,周公開始制禮作樂,目的是重建和穩定社會秩序,由于剛剛經歷過戰亂,需要讓大家感受到整個國家的秩序恢復穩定,因此周公開始制禮作樂。

    沿襲了殷商的制度,周公算是儒家的起源。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周朝經歷了成康之治,也就是周成王和周康王的統治。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一開始協助周成王治理朝政,后來“還政于成王”,在成康之治這段時期,周朝治理得還不錯,但到了周昭王的時候出現了頹廢的態勢,周昭王到南方去巡視、打獵,結果沒能回來,在路上被人殺了,然后到周平王時期,平王東遷,東遷以后就到了東周,這時期周朝的地位實際上降低到和諸侯差不多了,于是開始出現私人講學,在此之前的學問家都是為朝廷服務,現在朝廷的力量被削弱,各個諸侯國開始招攬各種學問家,開辦私人講學。

    文章圖片2

    孔子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集大成者,早年間,孔子一直致力于自己的仕途,想在朝廷中做一些事,但是后來發現沒什么好做的了,只好帶著自己的學生周游列國,在周游列國的路上,孔子遵循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第一個是“述而不作”,第二個是“有教無類”。也就是把早期儒家的種種文化資產重新整理,然后保存下來,自己并不著書立說,對于來學習的學員,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孔子最大的發明就是借助學術談論政治,在此之前政治是廟堂之上的事,如果不在其位,就無法謀其政,但是,孔子這時候把在家里面能夠跟兄弟姐妹處理好關系也叫政,把村里面能夠處理好社群的關系也叫政。

    孔子作《春秋》的一大“為政”貢獻就是,在春秋里面記錄的那些歷史故事,讓亂臣賊子會恐懼,當他們看到他們的言行會反映在歷史上的時候,即使后代子孫愛自己,但也沒辦法抹掉自己在歷史上的污點,那么他們就會重視自己的行為。

    孔子在公元前479年去世,然后其門下的弟子開始“一花開五葉”。其中子貢的地位非常突出,他為孔子守孝六年,自己經商又是當時的巨富,孔子去世后,很多年輕的弟子非常懷念他老人家,覺得沒有孔子的教誨自己過不下去,于是把長得像孔子的有若推出來,讓他來給大家講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弟子們是想從子貢的管理之下脫離出來。這也導致很多人的意見不一致,最終大家各奔東西,自立門戶。

    文章圖片3

    最終發展壯大的主要有五支,第一支就是子貢,他努力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做貢獻,所以在學術上沒有太大的作為。另外一支就是曾子,孔子曾經說曾參不聰明,但是曾子這個人特別地用功,所以曾子教育了孔子的孫子子思,而子思又教育了孟子,這是一個分支。另外一個分支就是有若,他在臺上講經的時候被人趕下來,大家說他講得不好,根本回答不了大家的問題。還有一支是子游,他提出過最重要的觀點就是“大同社會”“小康社會”。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支就是子夏,《春秋》里面《榖梁傳》和《公羊傳》的公羊高和榖梁赤,這兩個大儒是子夏的門人和學生。這就是孔子去世后的“一花開五葉”。

    與此同時,儒家迎來了楊朱和墨子的挑戰,楊朱強調每個人只需要為自己負責,只需要自私自利社會就自然會運轉得很好,這有點類似西方經濟學家提出的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而墨子則強調要兼愛,這是兩個極端的言論,非常容易受到大家的認可和喜歡,因為我們普通人的頭腦天生就喜歡追求純粹和絕對,因此儒家與這兩種言論有極大的沖突和挑戰。

    孟子在這一時期回應了挑戰,孟子構建的儒家道統,從理論上來看也存在很多的問題,但在當時儒家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孟子所做的努力不僅挽救了儒學,還撥正了儒學發展的方向,對后世儒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這一時期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就是荀子,荀子是一個愿意“枉尺而直尋”(往回收一尺,就能夠往前進一尋)的人,他的理論與孟子完全相反,他五十歲的時候才到齊國,年紀已經很大了,荀子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稷下學宮是齊國一個重要的文化場所,它是齊國都城臨淄西門里面的一個講堂,它是一個很多知識分子會雜的地方。荀子就是在這里當老師,“荀子認為,自然界的一切變異現象都應有其發生的原因,即便有些原因可能一時尚未有圓滿的解釋,也不應當以神秘主義對待,更不應與人事相聯系?!边@一點比較唯物。

    文章圖片4

    孟子的立場,不愿“枉尺而直尋”,他認為跟君王不能只談利,而要談義,孟子認為是絕對不能妥協的,他一直強調要講仁義、仁政。理論聽上去會感覺顯得空泛,諸侯不知道如何使用。荀子主張王道統一,同時不反對用霸道,甚至提出“齊言行,壹統類”的總方略,荀子主張“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孟子主張性善說“人性善”。荀子認為,只說人性善沒有用,人性是惡的,所以必須得通過外在的法律和約束來管理人性。后面他培養出了兩個著名的法家人物,韓非子和李斯。當荀子學說成立以后,就代表著先秦儒學的終結,也就是先秦儒學告一段落。

    緊接著進入秦朝。

    02

    秦漢-黃金歲月

    進入秦朝后,出現了儒法之爭,秦朝在統一天下后,試圖統一大家的意志和文化,在剛剛經歷各種戰亂,實現土地上的統一,過度地追求意志和文化的統一,導致秦朝過早地滅亡,當時發生的一件大事就是焚書坑儒。焚書坑儒發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當時淳于越認為秦始皇并不算是一個徹底革新的人,秦始皇倒沒有太大的反應,但是惡怒了丞相李斯,李斯提出強烈的反對意見,并且將問題推到極端,從而推動了焚書坑儒,結果是最后只留下醫藥、占卜、種樹等一些實用的書籍,其他書籍通通燒毀。

    文章圖片5

    漢朝是儒家的黃金歲月,劉邦打敗項羽,建立西漢王朝,手下有位謀士叫陸賈,他勸劉邦讀《詩》《書》,劉邦覺得他說的靠著拿刀來殺人不能來治理天下,有道理于是尊儒抑法。當時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秦國為什么二世就亡?秦朝從商鞅變法開始,使用法家的方法治理天下,一直施行非常嚴峻的法令,劉邦反思后覺得法家被抬得太高了,要讓天下安定,需要把儒家抬出來。儒家提倡的相互禮法的約束能讓大家各安其位。到了漢景帝時,他的媽媽“尊奉黃老”,所以把黃帝、老子的學說拿了出來,所以漢朝在早年間是“外示儒法,內用黃老”,在外面看到的是儒家的法令,但是內部、宮廷用的都是黃老的學說。

    到漢武帝登基的時候,想做一番事業,就扶持了董仲舒,董仲舒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口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公元前135年,竇太后(漢景帝的媽媽)去世,漢武帝徹底擺脫了束縛,恢復了儒學復興運動,儒家學者終于實現多年來的愿望,獨占了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寶座。這時候,最重要的、被推崇到比法律還要高的學術流派就是公羊學,公羊學就是公羊高注的那本《春秋》。

    這也造成了儒學的僵化和教條,在王權的保護下被抬到了神圣的地位,只許信奉,不準懷疑。將儒家經典作為法律,這樣勢必造成兩方面的結果:一個是儒家學者擁有漢代最高法典的解釋權和修訂權;二是這些儒者往往不顧客觀條件與事實,濫用儒家經典,牽強附會,以致敗壞儒學的名聲。在這種情形之下,儒家經典被神秘化,宗教化。為了遏制皇權,董仲舒發明了“天”,從天象上來給皇帝說事,但是后來這套東西泛濫了,又變成了皇帝的手段,變成了政治斗爭的把柄。

    文章圖片6

    到了漢宣帝的時候,榖梁學大盛,榖梁學來自魯國,所以又被大家推出來,這時候出現一個新的流派,叫古文經學,最新興盛起來的是今文經學,也就是董仲舒他們以《公羊傳》為核心的經學,而古文經學的出現是中國文化史上的特殊現象,古文主要是指秦統一為小篆之前的大篆和六國文字,它和今文的最大區別,是文字的異同以及由此引發的理解的歧異。王莽篡位后,漢朝變成了新朝。王莽篡位之后沒多久,漢光武帝劉秀就打敗了王莽,建立了東漢。劉秀上臺以后,又在官學當中引入了《左傳》,所以這時候變成了解釋法典三分天下,《公羊》《榖梁》《左傳》都擁有了最高法典的解釋權。

    當人們在不斷地從字句當中尋找依據來給自己增加權威感,讓儒學變得越來越僵化的時候,真正學習儒學的人就會覺得很悲哀。董仲舒他們把儒家的經典,尤其是《春秋》這三傳,已經變成了普通人根本讀不懂的東西,任何一句拿出來就代表著一個天大的道理,大到能夠殺人的那種境地。此時出來一個大學問家,叫楊雄,他寫了一本書叫《法言》,揚雄倡導應該重塑儒家的精神,揚雄將為學(做學問)與做人合而為一,將學問的探討與個人人格的修養融為一體。揚雄說儒家的內容根本沒有那么復雜,就是講灑掃應對、修身齊家,你好好用它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就夠了。也就是說,對于儒家精神的理解最好從常識處入手,而不必人為地賦予其某種神秘的意味,只要能以平常心對人對己,就能真正把握儒學的真諦。

    到了東漢末年,王充寫了《論衡》來反對官方意識形態,東漢末年還出現了“疑儒”的思潮,就是大家開始懷疑儒學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是不是根本沒有這些東西,是不是王莽、劉歆這些亂臣賊子,他們編出來這么一套東西來騙人。這時候出現一個人物叫鄭玄,他要重整儒家經典,他力所能及地收集了在那個時候可信的儒家經典,然后重新整理、作注,所以我們今天看到很多古書上面寫著“鄭玄注”,就是指東漢末年的鄭玄。如果沒有鄭玄這一次的整理,我們今天很有可能根本就讀不懂古代的這些經典。

    03

    魏晉南北朝-玄學化

    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出現的第一件事叫作“儒學的玄學化”。當三國歸晉以后,晉朝的人發現用《公羊》《榖梁》和《左傳》來解釋法典,導致的結果必然是僵化,于是他們放棄了通過考查這些內容來選拔人才,而選擇了九品中正制。也就是判斷這個人怎么樣,可以打幾品,然后根據這個結果來取士。九品中正制里最重要的評判標準是出身,所以大量的年輕人不需要像過去那樣天天努力地背書、學習,出身已經決定了一切。像王羲之這樣的人,不用干什么事,就可以當大官,因為他的出身就很好。

    文章圖片7

    這一時期,有一個態勢就是“援道入儒”。劉劭、何晏、王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援道入儒就是把很多道家學說、方法論引入到儒家當中。目的是要以道家簡潔明白的概念改造儒學,從而使儒學重新成為一種有用的學問。在魏晉玄學人物中,何晏、王弼都是'貴無論’的首倡者和突出代表,他們引進《老》《莊》'以無為本’的學說去詮釋儒學,就其本意而言,絕不是要拋棄儒學,另立新說,而是要以道家的思想資源充實儒學,重建儒學的新體系,從而完成儒學玄學化的改造。所以魏晉時期的人最喜歡“袖手談玄”,大家在一塊兒聊天,看誰說的東西更“無”、更加高明。

    這一時期孕育了竹林七賢,竹林七賢的口號叫“越名教而任自然”。為什么會“越名教而任自然”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厭煩透了曹丕和司馬昭這樣的人,他們整天打著名教的禮儀,實行一件事——禪讓。他們認為,既然古書上都可以禪讓,那么麻煩皇帝把漢朝禪讓給魏國,接著曹家又把王位禪讓給司馬家。

    文章圖片8

    同時,佛學在這個時候開始興起。佛學大概是在東漢時期傳到中國的,在魏晉時期,聲量開始變得越來越大。儒家要捍衛他們在民間受到的擁戴,要去發揮他們的影響力,就要跟佛教爭奪最基本的理論上的依據。在南朝,儒學發展主要的表現是“儒佛融合,儒道合一”的趨勢。那時候南朝有著玄學化的過程,北朝在少數民族的統治下,比較純樸和求實。很多人學習儒學。北朝發生了魏太武帝滅佛事件,要求學佛的人都還俗,因為當時寺廟給整個經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寺廟僧侶無須承擔賦稅),而把這些人從寺廟趕回去,社會就動蕩,因此寺廟又重新興盛,然后給經濟造成壓力后皇帝又滅佛。

    04

    隋唐-佛道之爭

    南北朝結束后,隋朝進行了統一,到了公元581年,楊堅經過禪讓獲得了天下,建立隋朝,隋文帝楊堅對于儒家的態度是利用和扶持。隋朝出現過一位道德楷模般的大儒,就是顏之推,他寫過一本書《顏氏家訓》,就是教我們如何安身立命,它有點像揚雄的《法言》,就是讓我們把儒學經典回歸到修煉自己,回歸到讓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這件事上。

    隋朝的時間比較短暫,到隋煬帝就滅亡了,然后唐朝取代了隋朝,唐朝的孔穎達、房玄齡和顏師古(三位最著名,還有其他人)用二十余年的時間整理經典,給我們留下的財富就是《五經正義》,這本書把過去除了《樂經》之外的五經(《詩》《書》《禮》《易》《春秋》),通通做了全面的整理和注釋。

    文章圖片9

    唐朝雖然非常重視儒家,但是他們把儒家只用作“外用”,就是用來治理國家,而忽視了“內圣”,忽視了對于心性的修煉,于是儒家又成了僵化的產物。跟之前的歷史一樣,當這門學說變為官方推薦之學時,它就會變得僵化。這時候出現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韓愈要重新建立儒家的道統,韓愈認為,先王之道的基本思想就是仁義道德。他在《原道》這篇文章里面給中國人梳理了道統,韓愈在這篇文章里面講:“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 到孟軻結束以后,后面董仲舒、揚雄這些人不算儒學接棒人,因為他們都沒有回歸儒學仁義的本質。

    在唐朝初期,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儒家發展得很好也很快,但是在經歷安史之亂后,儒家陷入了一個巨大的危機。在這個時候,佛教更為盛行,包括(此前)武則天統治的時期。愿意花巨資建設龍門石窟,就能看出佛教當時盛行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韓愈在重建儒家道統、重振儒學精神的同時,也需要對佛教進行批判,他寫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論佛骨表》,反對皇帝迎佛骨,因為這件事情,韓愈被貶。

    韓愈提倡內在修養,儒家要想跟釋道對抗,最大的短板是儒家整體講的仁義都是外用的,而釋道強調內在的修養,更能收服人心,所以韓愈從《大學》當中提出“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唐朝末年,五代十國打仗,戰亂了接近五十多年,出現一位愛讀書的皇帝-趙匡胤。

    時間進入到宋遼夏金元

    05

    宋遼夏金元-理學建立

    趙匡胤非常喜歡讀書,據說手不釋卷,因此當時文人的地位比較高,在這種環境下有了“宋初三先生”,就是理學的開山人物,三位分別是孫夏、胡瑗和石介。之所以有新的理學出現,就是在北宋初期趙匡胤定下的基調——自由議論,大家可以自由討論,不會因說話而獲醉,第二個原因是不殺士大夫,所以包拯、范仲淹、蘇東坡才敢于直言犯諫。即使皇帝對他們很生氣,但是皇帝不會殺人。

    文章圖片10

    在“宋初三先生”打下基礎之后,出現了理學的奠基者,理學奠基者包括三個人:周敦頤、張載、邵雍。周敦頤素來被看作理學的開山祖師。宋明理學的主題,也就是“心性義理”地提出,主要就是周敦頤的貢獻?!八^'心性義理'主要是指性命道德問題,它既是宋明儒學的主題,也是整個儒學史上爭論不休的問題。他以《周易》的'太極’范疇為主體,雜糅道教得無極、無欲、主靜等概念,從而組合出一個優美和諧的宇宙圖式。完成理學世界觀的建構。周敦頤形成了一個《太極圖說》,“把道教的無極視為宇宙的本原,把儒家的太極視為無極的派生物,由無極而為太極,由太極的陰陽運動而生五行,由五行運動而生萬物、生男女”。

    “這樣,周敦頤借助道教的無極概念便比較好地解決了宇宙萬物和人類的發生、發展與統一的問題,既溝通了天人之間的關系,又拋棄了佛道二家,為宋明理學提供了本體論方面的依據。”這就是周敦頤所做的最大的貢獻。與周敦頤在理學中地位相當的還有張載,我們經常會聽到張載的幾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另一位大師邵雍會讓我們想到算命,他的思想貢獻主要在對宇宙本原及其演化規律的探討上。他流傳至今的一本非常著名的書叫《皇極經世》。

    文章圖片11

    緊接著理學的構建者還有二程::程顥和程頤兩兄弟。他們兩個人是河南人,與張載是親戚,他們雖然是親兄弟,但是兩個人的觀點也并不完全一樣。程顥(哥哥)認為,理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趨勢,'理者,天也’'言天之自然者,謂之天道’, 強調'天人本無二’,人心與萬物不可分,人心本無內外,天地萬物皆與我渾然一體,只要'誠敬存之’,使心寂然無事,'郭然大公’,內外兩忘,便可以達到仁的境界?!?程顥的理論啟發了后來的王陽明,他認為心外無物,心與物是一體的,理只有一個。

    弟弟程頤認為所謂'理’,“重在指客觀事物之所以然,'天下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則,一物須有一理’,但'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而'萬物皆是一個天理’。”也就是每個東西都有每個東西的理,所以每個東西都要慢慢地去研究,要格物。程頤的理論啟發了后來的朱熹,二程理論的最高境界,是提出了一句我們現在都經常批判的話:“存天理,滅人欲?!?我們需要讓天理彰顯,而我們的人欲往往表現出來的是自私、殘忍、懶惰,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克己復禮為仁,最終達到“慎獨”的精神境界,這樣天理才能存在,人欲才能被有效遏制,儒家的倫理規范才能夠變成現實。

    緊接著理學的集大成者南宋朱熹出現了,他在宋高宗紹興十八年(就是1148年)中的進士,到公元1200年去世,一共活了七十一歲,朱熹提出了四書,他把《中庸》和《大學》這樣的單篇文章提煉出來,最后和《論語》《孟子》并在一起,變成了四書。他的《四書章句集注》為此后八百年的官方定本,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科舉考試的必讀之書,他的思想后來也被僵化了,就像前面說的儒家的興盛也是如此,被官方化后朱熹的思想慢慢成了八股文的來源,朱熹的理氣、太極思想基本上承襲二程,特別是程頤的'理氣說’,同時又充分吸收了周敦頤的'太極說’、張載的'太虛之氣說’、邵雍的'先天說’等?!?/span>

    文章圖片12

    不過,在朱熹生前,其學說并不被世人,尤其是官方所看重,甚至因為政治上失意,一度遭到查禁,其學被列為'偽學’,其人被列為'罪首’,被編入'偽學逆黨籍’。只是在他死了之后,他的冤案才開始平反,其學術地位才逐步得到提升,至元代而下至明清,朱熹學說才成為官方學說,受到高度重視,并在13世紀以后流傳到海外,在日本、朝鮮等地產生很大的影響。

    除了宋朝以外,當時還有遼、金、元。遼國創始皇帝叫耶律阿保機,耶律阿保機就在遼國首倡祭奠孔子,所以遼、金都是學孔子的學說,到了元朝的時候,趙復和許衡這兩個知識分子向元朝的皇帝建議,推動元朝學習理學,朱熹的學問在元朝也成了廟堂之學。

    接下來歷史上出現了一位朱熹的大粉絲—朱元璋,看看儒學進入明朝又發生了哪些?

    06

    明朝-理學和心學

    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了以后,尊崇程朱理學,他覺得這個東西對于統治來講實在是太好用了。朱元璋最反對的人是孟子,朱元璋很恨孟子,因為孟子有很多民貴君輕的思想,朱元璋覺得這不利于他治國,所以曾經一度把孟子從孔廟里面搬了出來。這件事情對于儒家來講,是“弊大于利”, 任何思想一旦定于一尊,都勢必導致其活力的減弱和式微。最突出的表現,便是當時的學者不僅缺少思想的創造,而且在學術上也極少創新,畫地為牢,一依程朱的范圍。”大家會認為,既然皇帝這么愛程朱,那我們不敢越雷池半步,咱們所有的東西不出自伊川,便出于明道,不行就是朱熹。所以,明初的名儒宋濂、方孝孺、曹端、薛瑄、吳與弼、胡居仁等雖然名氣頗大,但其思想和學術方面的貢獻卻極少。

    文章圖片13

    與此同時,民間有一股暗流,開始趨于心學,因為心學活潑,而理學規范、死板。所以民間出現了陳獻章。陳獻章有一個著名的學生叫湛若水,湛若水有一個好朋友叫王陽明,這一派人開始在民間受到了廣泛的歡迎。王陽明一輩子就做兩件事:前半生,破山中賊;后半生,破心中賊。他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痹谑鹿Ψ矫嬗幸恍┙?、打一些勝仗很容易,但是能夠克己復禮,讓自己的內心始終保持光明的狀態,這是一件很難的事。

    王陽明最大的學術成就是“知行合一”。到底是知先行后,還是知后行先?王陽明說“知行合一”。真知就是篤行,能夠篤行就代表真知,這兩個是一件事。然后“心即理”“致良知”,還有“萬物一體之仁”,這是王陽明的主要學術成就。心學也有危險的方面,它需要人的根基比較好,對于王陽明這樣的人來講是好的,因為他天分很高、根基很深,所以他能夠恰到好處地把握心學。而對于很多人來說就會很難,王陽明的思想其實受到了很多儒家、道家的影響,在后期慢慢地變成玄而又玄的一個東西,說“只要在心上下功夫,現實生活當中不做都行”,所以后來人們開始反對王陽明的學派。于是在明朝末年產生了“補儒”和“超儒”的學派,他們的觀點是我們還是應該回歸到早期的儒學,去做一些外在的修煉,而不能夠只盯著自己的內心,因為那個東西你根本無法把握。

    在明朝末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術匯流,就是西學東漸,到明朝末年的時候,西方已經開始產生了科學的思想,西方人開始進入到中國。當時有一個影響很大的傳教士叫利瑪竇,“利瑪竇受過良好的教育,且有極高的科學素養。他對孔子的哲學極為欽佩,他把孔子及四書五經熱情地介紹給西方人,明確提出如果西方人批判地研究孔子那些被載入史冊的言行,就不得不承認孔子可以和世界上其他任何哲學家相媲美,甚至還要超過他們中的大多數。

    文章圖片14

    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李天經、馮應京,這些大知識分子那時候都開始接受西方的科學,有很多人學幾何、算術,開始了解西方的這些學科?!爱敃r的知識分子在熱情地歡迎西方文化的同時,也沒有對中國固有文化,尤其是儒學道統失去信心,而是持一種多元開放的文化心態?!?這是西學東漸的開始。

    接下來,李自成推翻明朝,明朝滅亡,李自成又被清朝消滅,然后進入到了清朝。

    07

    清朝-乾嘉漢學

    清朝剛開始,對西學持開放的態度,康熙年輕的時候還學幾何,光學等。后面出了《不得已》的案件,當時有一些儒生寫了一本書叫《不得已》,提出西學對我們老祖宗的儒學產生了極大的挑戰,所以我們不得已要反對它。在《不得已》案之后,西學中斷。在1717年,康熙宣布“不許傳教?!比缓髲蜌w于傳統的儒學,開始有了所謂“乾嘉之學”,這時是儒學的一個小高潮。

    這個小高潮的背后,有著文字獄的血淚,“在當時的環境下,知識分子無法從事與現實有密切關系的經世致用之學,不敢研究歷史,不敢讀書。于是,知識分子只能走上與現實相脫離的道路,一頭鉆進故紙堆,'詮釋古訓,究索名物,真所謂于世無患,于人無害’?!?清朝的訓詁學特別發達,就是去鉆研文字、鉆研古物,考證東西。宋朝的知識分子可以講道理,但是這個時期的知識分子要講道理就會掉腦袋,會進監獄,所以大家都去研究訓詁之學。

    文章圖片15

    “乾嘉漢學”里主要分兩派,一派是趨于保守的,像段玉裁、王念孫這些人;另外一派是趨于激進的,是龔自珍和魏源這一派。龔自珍的思想給光緒初年的中國思想界以很大影響。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說:'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確與有功焉?!本褪驱徸哉鋷砹怂枷氲慕夥?。魏源是第一個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人,魏源和林則徐他們這些人也被人們稱作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拔涸聪蛭鞣綄W習的主張雖然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但確實是中國人在鴉片戰爭之后最重要的覺悟。鴉片戰爭之后沒過多久,又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

    文章圖片16

    太平天國時期出現了一位重要的儒生,就是曾國藩。曾國藩倡導的是“經世致用之儒學”。曾國藩認為能打仗的都是儒生,一個人打仗要想贏,就要把儒家經典學好。所謂的經學,所謂的理學,都無所謂好還是不好,而是看它有沒有煥發出生機。當理學被舉到廟堂之上,成為考試的八股文的時候,就失去了力量。但是當它被人們忽視、跌入谷底時,被曾國藩撿起來以后,又能夠煥發出巨大的生命力。

    晚清末年,還有兩位大儒,就是康有為和梁啟超,康有為是今文經學的集大成者。到了現當代,,儒學進入了一個新的征程。首先是辛亥革命,當時形成了兩大陣營——“尊孔”和“批孔”。 有全盤的反傳統主義者陳獨秀,也有接棒的新傳統主義者,像嚴復和辜鴻銘。這一段時間群星璀璨,因為大師們的爭論非常地激烈,胡適、顧頡剛、梁漱溟、熊十力、賀麟、馮友蘭、錢穆,這些人都是燦爛星河中的國學大師。

    文章圖片17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成人无码小视频在线观看| 草草影院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蜜肉动漫中文字幕|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无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69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XXXXXHD亚洲日本HD|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午夜国产精品福利一二| 宝贝扒开下面自慰给我看| 动漫AV纯肉无码AV电影网| 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性色的免费视频网站| 最爽无遮挡行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少妇又色又紧又爽又刺激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线观看一区|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少妇又爽又刺激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丁香|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 欧美高清狂热视频60一70|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精品|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视频| 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小草|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人妻中出无码中字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