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州書院:在豐州鎮舊署東,原為縣丞廢署,清乾隆二十年改建。中為講堂,后祀朱子,旁設學舍。后多次重修,至光緒元年,拓東西兩廊為考棚。光緒三十一年廢科舉,改書院為學堂。1950年以后為豐州中心小學。原有講堂為硬山式屋頂,抬梁式木構架,保存較好,尚有石桌夾甚多。講堂東西兩墻分別立有清乾隆二十一年知縣鄒召南撰《新建豐州書院碑記》及二十二年知縣伍煒撰《豐州書院膏火碑記》。 ![]() ![]() 王志安楷書《新建豐州書院碑記》(上)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豐州設治很早,始于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所置的東安縣。所以一直有先有豐州再有泉州的說法。歷史悠久也就意味著老舊的東西很多。 印象中的豐州是比較老舊的,從第一次到現在已經時隔近20年了,基本沒什么變化,中南還是那個中南,武榮還是那個武榮。 前段時間我被抽調到豐州參加抗疫一個多月,工作之余和朋友一起把整個豐州古街及附近的景點都轉了一圈。這里面就有豐州書院,不過因為是在疫情期間,這些公共場所都關閉著,我們也僅僅是從窗欞中探了探一瞥而過,并沒有看見那塊碑記。 此次的楷書作品《新建豐州書院碑記》是我申報的文藝基金扶持項目《南安著名古跡碑刻書法再創系列》之一,全文較長,所以分成上下輯進行發布。與以往個性比較鮮明的楷書風格略微有點不同,這次加入了一些方折的筆意。書法就是各種玩,只不過我一直都比較理智甚至保守,并沒有做太大的變形跨越,有時候想突破是一種勇氣,我目前還沒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