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長河從來不曾停歇,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滄海桑田間,140年似乎是個很小的數字,但在中國百年工業史上,開灤煤礦具有里程碑般的意義。 開灤煤礦首開中國近代煤礦之源的民族企業,堪稱中國近代工業可以觸摸的活化石。在這里,你才知道就是這個開灤煤礦的誕生,催產了唐山和秦皇島兩座城市。唐山因煤興市,秦皇島因煤建港,一座煤礦托舉起了兩座城市。 開灤礦區,位于中國河北省唐山市境內,隸屬于開灤礦務局,京山鐵路縱貫其中,各礦都有支路相通,交通便利,光緒三年(1877)清直隸總督李鴻章委派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創建官督商辦開平礦務局,開灤煤礦在近代工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前其總部曾設在天津,是北方的大型煤礦之一。 參觀“黑色長河”主題,這里可以了解到煤的生成與由來,以及悠久的古代采煤史,了解開灤首開中國路礦之源的歷史遺蹤,了解唐山難以抹去的城市文化記憶。女兒在這里明白了煤礦形成的原理與過程。 開灤煤礦首開中國最早的機器采礦業、鐵路運輸業和電力工業,引進了西方先進的工業文明和生產技術。這里就是中國早期工業化的起點,是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從農耕文明走向工業文明的第一個可稱道的足跡。 如果說一些時光沉淀傳承下來的東西是活化石,那么在開欒礦山公園博物館還可以看到中國迄今存世最早的股票——“開平礦務局老股票”;塵封百年的“羊皮蒙面大賬本”;中國第一條準軌鐵路上的鐵軌;“開平礦權騙占案”跨國訴訟《筆錄》等鎮館之寶,以及47件一級文物,72件二級文物,326件三級文物,上萬件館藏珍品,引領人們細細品讀開灤悠久濃郁礦業文化的獨特魅力。 說起蒸汽車,展館中有當年中國第一輛蒸汽機車。這輛蒸汽車的來歷展現了中國人的智慧,緣起于1881年唐胥鐵路通車時,唐山開平礦務局工程處中國工人憑借時任工程師的英國人金達的幾份設計圖紙,采用礦場起重鍋爐和豎井架的槽鐵等舊材料試制而成。當時礦務局的英籍工程師薄內的妻子為機車起了名字,叫“中國火箭”。參與制造機車的中國工匠在車頭兩側各鑲嵌了一條金屬刻制的龍,因此又稱作“龍”號。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景區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無論地上還是地下都是展示了民族百年歷史上的努力征程。礦上面主要是以博物館為主,介紹煤礦歷史與文物館藏,下面以井下探秘體驗為主。帶著孩子來了解這段恢弘的歷史,還要帶著他、她去井下挖煤現場感受,不去“井下探秘游”,就不算真正了解了煤礦。 “井下探秘”依托真實的古巷道而建,場景是真實的,蠟像也非常逼真。從博物館主館四層乘模擬罐籠直達井下,進入縱橫交錯古巷道采煤遺址,體驗從原始采煤到現代化采煤的演進歷程,身臨其境感受采煤工人的超強度勞作。看了采煤的艱辛,你是否會感慨,“誰知一塊煤,得其真不易。” 在地下60米深處,有還原的采煤工人作業景象,工作環境昏暗、潮濕,隨時都有塌方、瓦斯爆炸的危險。礦工不容易!工作強度大,危險性也比較高,工作環境也比較乏味。 開灤煤礦創建于1878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覽完整個展覽大廳,就仿佛跨進一條源遠流長的黑色長河,品味的是那些鮮為人知的煤炭文化。在這刻滿城市記憶的地方觸摸那些不曾遠去的時光痕跡。 開創了許多個中國或行業第一,為中國煤炭工業和民族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先行者;中國最早的近代大型機械化采煤煤礦;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洗煤廠;第一條準軌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中國北方最早的產業工人隊伍;"特別能戰斗精神";中國第一個采用倒焰式窯爐燒成技術的耐火材料生產企業(馬家溝磚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