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特科”保證中央領導機關的安全,收集掌握情報,鎮壓叛徒,營救被捕同志和建立秘密電臺。 中央特科設立四科,一科總務,主要負責中央機構的警衛與其他事務工作,科長為洪揚生;二科情報,打入敵探機關,偵獲情報便成為了他們的主要職責,科長由陳賡擔任;三科保衛隊,打狗鋤奸的任務則交給了顧順章,四科是后來建立,主要負責無線電通訊,科長為李強。 特科所有工作均在周總理的主持下穩步進行,然而顧順章這個意外卻是讓特科遭受了不小的打擊。 ![]() 叛變求生,難逃槍彈奪魂權欲蒙蔽雙眼之后,漸漸展露的其實是本心,顧順章在中共內奮斗多載,人脈、地位可想而知。 最初,周總理將特科科長之位交到顧順章手中的時候,肯定也是有所考量的,只是可惜,顧順章此人自視甚高,飛揚跋扈,從不將他人放在眼底。 1931年,顧順章一經被捕,面對來勢洶洶的國民黨軍,顧順章甚至未等他們多費口舌,就直接叛變了。 不僅供出了中共駐漢口的交通機關、蘇區湘鄂西根據地駐武漢辦事處、紅二軍團駐武漢辦事處,還將為自己作掩護的特科派出等人員和盤托出。 顧順章仗著自己手中握有的把柄,巧言令色地同國民黨軍談籌碼,邀好處,幸好潛伏在國民黨身邊的地下黨員得知這一消息后,緊急向中央傳遞,特科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轉移和銷毀。 縱觀全局,如此大規模的遷移,于特科來說自然是損失慘重,上海的中共中央領導機關的活動范圍被迫更加縮小,就連一些會議都無法照常進行。 顧順章,卻是實實在在引起了中共全黨的不滿,“捕殺”顧順章勢在必行。 ![]() 就在國共雙方都對顧順章不滿時,顧順章本人卻還在為自己的貢獻沾沾自喜,想著自己畢竟給國民黨方面提供了許多切實有效的秘密,怎么說,也該給自己一個不錯的職位吧。 可是左等右等,顧順章始終等不到特殊待遇,想象中的高官厚祿也始終沒有落在顧順章的頭上,自己的行動也在別人的監視之中。 顧順章一而再再二三地乞求給予工作后,徐恩曾才分了個特務訓練的工作給顧順章,開始編撰特工叢書。 之后,在戴笠的請求之下,顧順章被派到南京軍統訓練班,擔任顧問和教官。 連日來的“不公平待遇”也讓顧順章心生不滿,他暗自勾結中共叛徒,希望能夠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組織網。 ![]() 很快,這個消息就被徐恩曾知道了,這么一個輕易背叛中共的叛徒,徐恩曾從來都沒有真正相信過他。 這件事更是讓徐恩曾惱怒不已,有關顧順章的暗殺行動也在秘密謀劃之中。 1934年,徐恩曾在特工總部召開中統高層會議,顧順章也在會議之列,只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場會議將開啟他死亡之路的序章。 會上,先是有人直接以“不服從命令,而且企圖另樹一幟”為由,抨擊顧順章,隨即,顧順章于會后因調查被軟禁。 幾個月之后,顧順章被證實拘押,囚禁在南京監獄,后被轉押至中統控制的蘇州軍人反省院,自由、權勢從此以后與顧順章再無關系。 ![]() 監獄里的日子并不好過,顧順章每日都提心吊膽,他知道,從被軟禁的那一日開始,他的人生就已然走到了盡頭。 事實上,確實顧順章叛變之后的一舉一動,都讓陳立夫、徐恩曾等人惱怒不已,顧順章被關在監獄,他們這些在外面的從來都沒有放棄置他于死地的想法。 終于,在一個又一個證據提交上后,蔣介石也認為顧順章沒什么利用價值了,便同意了下屬有關處死顧順章的提議。 1935年,顧順章被中統秘密槍殺于鎮江,這叛徒的人生,至此畫上了終結。 ![]() 堅定立場,病重書不斷1931年,隨著顧順章的叛變,中央特科在上海的隱蔽之所,是再也不能呆了,迫于無奈,陳賡只好聽從上級指令,從上海撤離。 之后,特科人員調整,陳賡也從二科科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同年9月被派往鄂豫皖蘇區擔任紅四方面軍第十三師第三十八團團長,11月調任十二師師長。 一路的風雨兼程,槍林彈雨,陳賡也有著區別于一眾將軍之處,詳細的記錄下紅軍反圍剿的故事,盡數贈與魯迅。 ![]() 1933年,陳賡在上海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此后押送至南昌,也恰于此時遇到了自己曾對其有救命之恩的蔣介石。 “陳賡,你瘦了。” 聽到蔣介石的話,陳賡笑了一笑:“瘦吾之貌而肥天下,校長也瘦了。” 蔣介石登時感慨不已:“國家如此,生靈涂炭,寢食不安哪!” 正當蔣介石好奇陳賡會如何回復時,就聽他出聲:“身為一黨一國領袖,校長瘦而天下更瘦,這是為何?” 蔣介石轉頭,不可思議的看著陳賡,心里升起一股無名火,他知道,這是陳賡在向自己表明自己的立場。 蔣介石最終還是未曾言語,甩袖離開了,陳賡絲毫不懼怕即將面臨的一切,直到最后,蔣介石也未曾取了陳賡的性命。 再后來,中共積極營救,陳賡重新回到了自己信仰的陣營之中,也得以有幸看到國泰民安的那天。 新中國成立初期,陳賡從朝鮮戰場歸來之后,就馬不停蹄地投身到哈爾濱的“墾荒”任務——籌辦一所大型的現代化軍事工程學院。 ![]() “哈軍工”初具規模,陳賡卻累倒了,1957年,陳賡因為心肌梗塞住院了,疾病也沒能成為阻止他的理由。 身體每況愈下,陳賡的腦子里想的卻全部都是祖國,大到祖國安危,小到規劃建設,空閑之時,陳賡總是在思考,工作也甚少停下來。 一次國防科委有一個新的科研項目在郊外試驗,不論身邊人如何勸諫,陳賡都堅持參加,哪怕主治醫生以病痛要挾,都無濟于事。 最后眼見實在攔不住,醫生只好退一步,“只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工作。” 就這,比起原本的言辭拒絕已經算是恩典了,但是陳賡居然“得寸進尺”,“會不能開三分之一休會,話不能講三分之一停下了。” “人家來匯報工作,你不能只聽三分之一就叫人家走,所以呀,要工作只能是全班,百分之百。” 疾病在身,堅持工作,為了緩解病痛,陳賡每每只要工作之時發生胸痛,就不斷用手撫摸胸部。 ![]() 1961年2月,陳賡從北京轉至上海進行療養,3月開始撰寫《作戰經驗總結》,按照他的規劃,是想要以序言、作戰準備、進攻、防御、追擊、轉移,為步驟,逐個描寫的。 只是,意外突臨,陳賡自己也沒想到,這個心臟終究是不聽使喚,黎明時分,陳賡感到胸口傳來一陣劇烈的疼痛。 陳賡被迫從睡夢中驚醒,手握著胸口,頭上冷汗直冒,守在一旁的陳賡的妻子,急忙上前,卻有心無力。 ![]() 可是誰都沒能夠喚回陳賡,在猛烈的疼痛之后,陳賡永遠地閉上了雙眼,一旁早就泣不成聲的妻子更是再也抑制不住。 就這樣,陳賡永遠地離開了,而此時,他所編撰的書籍方才完成序言而已。 周總理聞聽陳賡的死訊,捶著膝蓋:“他才58歲,為什么要這么早離開我們啊……中國革命有多少工作還在等著他啊!” 嘆息中,自是說不盡的感慨和惆悵。 ![]() 風光不再,屢次被捉,晚年落寞于洪揚生而言,顧順章叛變之后的數年間,他的人生也是亂七八糟,更是不足為外人道,畢竟他也是個曾經“叛變”的人。 顧順章叛變以后,周總理緊急采取措施,著手安排特科的人進行轉移,洪揚生作為一科科長,被轉移到了中央蘇區。 隨著紅軍長征,洪揚生無奈被俘,也因此,洪揚生的履歷上就多了這么一段時間的“特務生涯”。 洪揚生雖然無奈落于國民黨陣列之中,但是心中始終有著自己的堅持,如此一來也就得不到國民黨的重用。 洪揚生就這么“流浪”在上海的街頭,日復一日,他終于等來了上海的解放,可是這并沒有讓他的命運有所改變。 之后的年歲里,洪揚生不斷被捉,又不斷被放出,一而再再二三,始終沒有得到宣判,再后來,因為李強的證明,洪揚生才終于結束這段“流浪”的歲月。 洪揚生被安排到文史研究館,每個月給予80元的生活費,洪揚生這才能夠在五光十色的上海立足。 屋子雖然又小又破,但是比起曾經不斷被捕,擔驚受怕的日子,洪揚生總算在耄耋之年得以安穩。 ![]() 潛心研究,為國盡責在沒有進入特科以前,李強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會研究無線電。 作為四科中學歷相對高的,李強也因為一些特殊表現,被周總理寄予厚望,可是這如天書一般的無線電,卻還是讓他犯了難。 先不說李強自己對無線電那是一竅不通,就說國民黨對于無線電設備的嚴格控制,這樁樁件件都說明,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瞅著李強面目難色,周總理寬慰道:“沒有中文的書,可以看英文的,你的英文基礎不錯,完全可以自學。” ![]() 許是不忍辜負周總理的期盼,李強決定全力以赴,培訓工作穩步進行之后,李強提出分散教學更為穩妥。 但是卻遭到了顧順章的反對,二人意見相持不下,最終采取顧順章的意見,以“上海福利電器公司”為招牌繼續培訓。 好景不長,先有培訓班突現偵探、軍警,學員遭到抓捕,,后有顧順章叛變,中央需緊急撤離上海。 李強本來是要跟隨大部隊一起轉移的,但是周總理思慮再三,李強與顧順章之間,接觸較多,“暴露” 風險相較于其他同志是比較大的。 ![]() 于是李強接受了上級的安排,前往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如此一來,李強的特科生涯就此劃上了句號。 到達蘇聯之后,李強除了不時的擔任教員講授數學、物理、無線電基本原理之外,李強潛心研究無線電理論。 一點點運算、推導、分析,一年多的時間,終于讓他有了成果,隨著《發信菱形天線》一文的提交,李強的身份也水漲船高。 被尊稱為無線電專家,眾人還給李強的論證方法,起了個“李強公式”的名字。 ![]() 新中國成立以后,李強帶著自己的研究成果為中國的無線電事業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幫助,之后的數年時間,李強一直活躍在無線電的領域中。 1952年,李強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部副部長兼駐蘇聯商務參贊,在此期間,李強更是不舍晝夜地為中國經濟勞心勞肺。 156個蘇聯大型援華項目在李強的督促下落實,而他也終于可以離開蘇聯,回到自己的故土了。 回國之后,李強本來是想要重新從事自己所熟悉的科學技術工作的,但是彼時的中國像李強這樣的人才少之又少。 ![]() 李強只能暫且擱置自己內心對于科學的追求,為了國家的需要,繼續耕耘在外貿的這個舞臺之上。 1955年,當李強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時,他已經是新中國對外貿易部的副部長了,而他的戰場也從無線電轉移到了經濟之中。 無論哪個戰場,李強都始終牢記自己最初的諾言,堅定地完成一個又一個黨組織下達的命令。 “回顧自己走過的歷程,我無愧無悔,因為我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黨。” 匆匆數十載,一眨眼,又是十幾年的光景,1970年,李強參加了印度支那人民三國四方最高級會議。 ![]() 年末,李強又親自帶著考察組冒著美軍飛機轟炸的危險,前往“胡志明小道”進行考察。 國家有需要,李強從來都不會推辭,哪邊需要他,他就去哪里,多年耕耘,也讓李強同印度支那三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外貿部的工作,無線電的追求,李強確實做到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1983年,這位耄耋的老人選擇退居二線。 1996年,李強91歲了,同年,他收到了越南政府授予的友誼勛章,這是越南對李強的認可和感激。 也是這一年,李強閉上了雙眼,和這個他曾經奉獻一生的世界說了再見。 ![]() 參考文獻:《隱蔽戰線英雄譜:李強研制出我當第一部無線電收發報機——學習時報》2021年 《“幽默將軍”陳賡,他一句話就把蔣介石噎住了——中國軍網》2018年 《驚動國共兩黨高層領導的顧順章叛變案——文史精華》2005年 《拜訪洪揚生——上海1931——吳基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