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再提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南昌城頭三聲槍響,宣告了中國共產人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開始,后來,這一天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但可能很少人知道,那三聲槍響并不是起義軍計劃內的舉事信號,而是起義部隊對緊急情況提前發出的警訊。 1927年4月12日,已經墮落為帝國主義、封建地主、買辦走狗和代理人的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左派國民黨人,一時間,革命者的尸體堆成了小山。 1927年7月15日,武漢的汪精衛國民政府宣布“清黨”,停止與中國共產黨的合作,并在武漢地區搜捕、屠殺共產黨人、革命人士和工農群眾。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就這樣被反動軍閥和帝國主義鎮壓下去了。 ![]() 南昌起義 面對敵人舉起的屠刀,陳獨秀作為黨的總書記卻仍然幻想和國民黨和解,宣傳既要交槍,又要交權,要求解散工人糾察隊,向反動派投降。 不甘心坐以待斃的共產黨人決心武力抗爭。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緊急開會,停止了宣揚右傾投降主義路線的陳獨秀的職務。 隨后,以周恩來、李立三、李維漢、張太雷、張國燾5人組成的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開始負責領導工作,新的臨時常委會決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分國民革命軍重新挺進廣東,建立革命根據地。 同時,共產黨人計劃在湖南、江西、廣東、湖北四個北伐軍占領的主要省份同時發動秋收起義,實施徹底的土地革命,再舉行二次北伐。 ![]() 南昌起義元勛:周恩來 從7月下旬開始,態度上傾向革命的葉挺第11軍,賀龍第20軍一部開始向南昌行動,并聯絡了朱德任團長的第五方面軍第3軍軍官教育團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警察部隊,以及聶榮臻、周士第率領的25師73、75團,準備共同發動起義。 7月27日,周恩來等到達南昌,當天就在城內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組成前敵委員會,領導加緊進行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 中共中央原來想聯合態度上一貫傾向左派的張發奎的第二方面軍共同起事,但實際上張發奎已經和武漢的汪精衛勾勾搭搭,并采取措施壓制軍中的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人。 但是,張發奎的搖擺態度迷惑了許多共產黨人,當時的情況是:周恩來、葉挺、賀龍、劉伯承、朱德等人主張在南昌發動起義,而直到7月30日,張國燾還跑到南昌反對舉行起義。 ![]() 第二方面軍司令張發奎 張國燾的態度不是沒有底氣的,因為他背后的共產國際方面因為對張發奎抱有幻想,并不同意發動南昌起義,共產國際代表加侖甚至說他已經與張發奎達成了一致意見,說張發奎竟然同意和共產黨人合作,帶兵打回廣東。 一番爭論之后,周恩來火了,聲色俱厲地說:“國際代表及中央給我的任務是叫我來主持這個運動,現在給你的命令又如此,我不能負責了,我即刻回漢口去。” 據參加會議的人說,這是溫文爾雅的周總理生平第一次拍桌子。 作為起義發動者之一的譚平山情緒激動,罵張國燾是“混蛋”,并在會后十分氣憤地向周恩來建議,要將張國燾綁起來。相對冷靜的周恩來不同意,說張國燾是中央代表,不能綁。 7月31日早晨,賀龍、葉挺接到了一份了不得的電報。 這份電報是張發奎拍來的,帶來了一個壞消息和一個更壞的消息。 ![]() 南昌起義元勛:葉挺 壞消息是:他本人將于8月1日到達南昌。更壞的消息是:他命令葉挺、賀龍等人與他一起去廬山參加汪精衛召開的軍事會議。這無疑是鴻門宴的請柬,上了廬山可就再也下不來了。 此時,國民黨武漢政府的第五方面軍(總指揮朱培德)第3軍主力位于樟樹、吉安、萬安地區,第9軍主力位于進賢、臨川地區,第6軍主力正經萍鄉向南昌開進,對南昌形成了三面包圍。 時間緊迫,不能再等了!南昌起義前委當即在賀龍的第二十軍軍部再次開會,針對當前的嚴峻形勢,大家一致碾壓了張國燾的意見,并決定在次日凌晨四時舉行暴動。 7月31日下午5時左右,前敵委員會召開了團長以上干部會議,布置戰斗任務。由于敵我雙方服裝相同,故規定起義軍戰士的識別標記為白天在脖子上系紅領巾,夜間在左臂綁白毛巾,馬燈和手電筒的玻璃上貼上紅十字。 各部隊約定以鳴槍三聲為起義信號,以“河山統一”為行動口令。 ![]() 南昌起義元勛:賀龍 就在起義軍厲兵秣馬,準備向南昌城內的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時,出了幺蛾子。 林子大了,總是會有一些貪生怕死的叛徒,7月31日晚上10點半,第20軍第1師第1團3營副營長趙福生得知起義軍的真實意圖后,偷偷跑到了第五方面軍警衛團團部,向團長張朝棟告發了起義消息。 當時假裝在街上站崗,實則監視敵人動向的20軍警衛戰士發現趙福生擅自脫離隊伍,形跡可疑,便秘密跟蹤,看到他走進第五方面軍警衛團團部后立即向賀龍匯報。 有叛徒!賀龍立即與時任起義軍前委書記的周恩來通電話。周恩來馬上召集緊急會議,決定提前2小時,即在凌晨2點舉行起義,這時已經是晚上12點了。 結果,命令剛剛下發,還沒來得及傳達到部隊,只聽省政府方向“啪啪啪”三聲清脆的槍響劃破寂靜的夜空。周恩來、賀龍、葉挺等人不禁大吃一驚:難道敵人已經開始行動了? 在許多親歷者的回憶中,南昌起義在當晚12點多就打響了。 開國上將,時任第3軍軍官教育團參謀長的陳奇涵回憶說:“從7月31日午夜12點開始,不到3個鐘頭的時間,在南昌的反動軍隊全被消滅,并俘虜了一批反動軍官。” ![]() 陳奇涵上將 后來的國民黨起義將領,時任20軍教導團團長侯鏡如回憶說:“12點以后,還沒到預定時間,就聽到市內傳來激烈的槍聲。”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南昌起義時,前敵指揮部通過秘密工作,爭取了時任國民黨代理江西省政府主席姜濟寰(曾經是毛主席的老師)支持起義軍一起行動,但省政府的官僚大部分是右派分子,并且控制了一個連的省政府衛隊。 因為省政府衛隊大部分是本地人,聽說共產黨可能馬上會在南昌發起暴動,立馬嚇尿了。就憑他們百來號人,是絕對不可能和人數多達兩萬的起義軍對抗的。 這群哥們第一不想雞蛋碰石頭,第二又覺得不打沒法向上峰交代,于是靈機一動,策劃了一場半夜開始的“野外演習”,想要制造一場和起義軍的“完美錯過”。 要說省政府衛隊也是天才,就在7月31日晚上12點鐘,只聽半夜號角響,一百多號人全副武裝在省政府大院集合,隊長宣布:弟兄們立即出城,展開野外演習。 這個時間點真的是有夠尷尬! ![]() 姜濟寰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衛隊隊長算到了起義就要開始,卻沒有想到起義會這么快開始,當他帶隊跑步從省政府后門準備開溜時,發現省政府已經被起義軍包圍得水泄不通。 由于晚上烏漆嘛黑,根本看不清標志,包圍省政府的20軍第1師的哨兵隔了老遠就“嘩啦”拉上槍栓,大聲喝問:“口令!” 省政府衛隊這幫人哪里知道什么口令,當然面面相覷,答不上來,只好又退回了省政府大院。 哨兵見對方答不上口令,知道不是自己人,馬上鳴槍示警,一共開了三槍。 雖然哨兵不知道三聲槍響的行動信號,但這三聲槍響鬼使神差地正好與起義的信號吻合,成了打響南昌起義的“第一槍”,也是中國革命的第一槍。 各路起義軍都聽到了槍響,把這認成了起義指揮部發出的行動信號。雖然還不到規定的行動時間,但既然指揮部的信號已經發出,事不宜遲,當即動手,向南昌城內國民黨軍把守的據點發起猛烈進攻。 ![]() 南昌起義元勛:朱德 在南昌城里的國民黨軍隊雖然得知了起義的消息,但還沒有來得及作出反應,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落花流水。到了凌晨6點左右,南昌城就全部被起義軍占領,起義獲得完全勝利。 在省政府大院的衛隊一槍未發,乖乖被20軍繳械。 雖然南昌起義的提前發動是一次巧合和偶然,但南昌起義的勝利某種程度上來說卻是必然。從這一天起,從血泊里站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走上了一條全新的革命道路。 一條全靠自己,用槍桿子向反動派宣戰,自己追求自由、幸福、平等、繁榮的道路。中華民族的命運,從那一天起改變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