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自勉聯中的下聯。 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越王勾踐面對吳越兩國實力的差距和戰敗的事實,忍辱負重,無所不用其極地展示著自己對吳王夫差的臣服,然后十年磨一劍,滅亡吳國,洗刷所有恥辱。 臥薪嘗膽十年的勾踐被傳為佳話。 可是歷史上俄羅斯版勾踐,則更狠,他為了顯示自己的臣服,親自走了一萬多里路,從東歐草原步行跋涉到中國塞外的蒙古草原跪拜蒙古大汗,而后和自己的后代一起臥薪嘗膽蟄伏了240年。 俄羅斯人的祖先是羅斯人。 事實上,俄羅斯現在稱呼自己也是“羅斯”,而且包括整個西方在內,都稱俄羅斯為“羅斯”,比如俄羅斯的英語單詞Russia,漢語直譯就是“羅斯”,而“俄羅斯”的稱呼,是我們沿用了蒙古人對于羅斯人叫法。 9世紀,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為了讓自己更加強大,想出了一個奇葩的方式,他們請來了曾經屠殺侵略過他們的北歐海盜維京人留里克兄弟,做自己的王,建立了留里克王朝,維京人統治東斯拉夫人的結合體——羅斯人也就此誕生,后來他們向南發展,攻克基輔,建立了基輔羅斯。 ![]() 維京人 10世紀,統治羅斯人的強人弗拉基米爾讓基輔羅斯變成一個很強大的國家,他甚至帶兵進攻到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的城下,逼迫東羅馬人屈服,但是弗拉基米爾也讓羅斯人皈依了東羅馬的東正教,并將自己民族的命運綁在在東正教上,至今東正教仍在俄羅斯人中發揮重要的影響,曾經的克格勃和蘇共成員,如今的政治強人普京大帝也是一個虔誠東正教教徒。 弗拉基米爾之后,由于分封制,基輔羅斯成為一個由弗拉基米爾大公為共主,眾多羅斯公國組成的聯邦國家,各大公之間 ,彼此爭權奪利,戰爭不斷。 ![]() 蒙古西征前羅斯公國 但是12世紀中葉,羅斯人遭到了空前的厄運,在西北面,十字軍的利沃尼亞騎士團對他們的北部羅斯公國不斷進行“十字軍征服”,在東南面,當時世界上最兇猛的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征,而羅斯這些公國,是第二次蒙古西征的首要目標。 當時羅斯人還是很有骨氣的,面對著蒙古要求投降的通牒,他們奮起抵抗,然后遭到蒙古大軍的瘋狂碾壓,任何敢于挑戰蒙古大軍的羅斯王公,以及他們的波蘭人盟友,都被蒙古大軍面前被打得落花流水,羅斯人的城市、村莊毀于一旦,財富、女人都成為了蒙古人的戰利品,此后蒙古人更是踏過羅斯人土地,攻入波蘭、匈牙利,兵鋒直搗中歐的多瑙河邊的奧地利附近。 ![]() 蒙古西征大軍碾壓羅斯 如果沒有意外,可能蒙古人有機會飲馬在西歐的大西洋海邊。 可是意外不期而至,那個下達了蒙古第二次西征命令的蒙古第二代大汗窩闊臺喝酒醉死了,蒙古大軍的進攻戛然而止,西歐得到了窩闊臺的“另樣救贖”,可東撤的蒙古人卻留在了羅斯人的土地人不走了,此后成吉思汗的之孫、術赤次子拔都建立的蒙古金帳汗國,直接將羅斯劃入了版圖之內。 ![]() 蒙古金帳汗國 羅斯人不得長期面對蒙古人。 1238年,在蒙古人剛剛進攻到羅斯大地上的時候,當時的弗拉基米爾大公尤里率軍迎戰蒙古人,英勇戰死。弗拉基米爾的大位由他的弟弟雅羅斯拉夫二世所繼承,當時雅羅斯拉夫二世是羅斯公國中諾夫哥羅德的大公,諾夫哥羅德也是當時唯一沒有被蒙古人染指的羅斯人公國,原因是沼澤太多,而且太冷,蒙古人看不上。 1242年,隨著蒙古人第二次西征的結束,拔都建立他自己的金帳汗國,準備長期統治羅斯地區。與其他的征服者不同,蒙古人對于羅斯并不直接進行統治,他們只需要羅斯人的臣服朝拜、貢賦稅收以及征戰的仆從兵。 蒙古人要得不多,而且他們也過于強大了,弗拉基米爾新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和他的兒子——統治諾夫哥羅德的涅夫斯基,決定臣服。 ![]() 蒙古人進入羅斯城市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要知道,在蒙古西征大軍橫掃羅斯的時候,涅夫斯基率領著諾夫哥羅德人擊敗了裝備精良的利沃尼亞騎士團,后來他還被評為“最偉大的俄羅斯統治者”,雅羅斯拉夫二世和涅夫斯基臣服了。他們將蒙古人請進諾夫哥羅德,手把手的統計羅斯人數,并以此作為向蒙古人繳納人頭稅的標準,此外雅羅斯拉夫二世還親自到當時金帳汗國的都城薩萊。一座位于伏爾加河匯入里海的城市,親自前去覲見。 西方歷史學家瑪麗·帕米莉的《俄國簡史》中的這樣記載這次朝覲:在薩萊,雅羅斯拉夫二世要親吻拔都汗的馬鐙,舔光酒杯中溢落酒水..... 雅羅斯拉夫二世贏得了拔都的信任和欣賞,羅斯人被允許保持之前的信仰、生活,甚至是政治體制,蒙古人對羅斯人公國的爭奪不感興趣,但是爭權奪利獲勝者必須得到蒙古人的認可,才是合法的大公。 但雅羅斯拉夫二世的付出還不夠,蒙古人還需要他付出更多。1246年,窩闊臺大汗而兒子貴由被忽里臺大會推舉為新的大汗,拔都派出雅羅斯拉夫二世作為自己的使者,去遙遠的蒙古草原上和林,去參加貴由的登基大典,朝拜新的蒙古大汗。 從東歐草原上的諾夫哥羅德到蒙古草原上和林,到底有多遠?直線距離在6000公里以上。《俄國簡史》中說雅羅斯拉夫二世花費了4年時間,穿越了一個大陸,來朝覲蒙古帝國的大汗貴由。這段路程,有高山峻嶺,有森林草原還有戈壁沙漠,而當時雅羅斯拉夫二世已經年過五旬,最終,雅羅斯拉夫二世死在歸途中,有人說他是勞累而死,有人說他是被貴由大汗派人毒死。 ![]() 雅羅斯拉夫二世的大概路線 這位13世紀跋涉最遠的羅斯人,用生命展示了他對蒙古人的忠誠。可能連,蒙古人都被這位羅斯大公所感動,于是拔都讓自己的日子與雅羅斯拉夫二世的兒子涅夫斯基結為“安達”,而這位后來被俄羅斯人尊為“最偉大統治者”的繼任者,也力排眾議,在蒙古人面前更加的卑躬屈膝,持續的展示著對蒙古統治者的忠誠。用自己的忍辱負重來維系著羅斯人的“自治”。 涅夫斯基擔任弗拉基米爾大公期間,他將他公國東面一小塊地方分封給了他的兒子丹尼爾,這個小地方叫做莫斯科,丹尼爾也是第一任莫斯科大公。而他的莫斯科大公國繼承父祖兩代人的優良傳統,極力保持對蒙古人的殷勤與忠誠,同時不斷壯大自己實力,并最終成為最大的羅斯公國。 ![]() 涅夫斯基 1480年,忍辱負重了240年的莫斯科大公國徹底擺脫了蒙古人統治,徹底實現了獨立,又過了100年,在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位期間,更是加冕為沙皇,莫斯科大公國搖身一變,成為了沙皇俄羅斯。 俄版勾踐臥薪嘗膽240年,實現了擺脫了蒙古人,重建羅斯人自己國家的大業,最終成為歐洲和世界大國。 這可能就是俄羅斯民族的韌性,其中的意味值得我們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