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蔣介石對固守西南地區的國民黨軍隊下達的最后命令。 那時,蔣介石已經逃往臺灣,賊心不死的他決定在西南地區與解放軍進行最后一戰,借此守住他那早已搖搖欲墜的國民政權。 蔣介石 可當廣州、貴州等地區逐一被我軍解放,蔣介石最后的希望——西南地區也被我方60萬解放軍從東、南、北三面團團圍住時,蔣介石慌了。 他不斷向西南地區的國民黨部隊統領發號命令,讓他們死守陣地。 在那段時間里,一封封信件、一通通電話不停地在臺灣與西南地區之間往來傳遞,越來越絕望的蔣介石每每聽到電話聲響起,都覺得無比煎熬。 1949年12月11日,蔣介石辦公室的電話鈴聲再一次響起,老蔣知道,這通電話決定著自己“復興失地”計劃的成與敗。 蔣介石身邊的將士也非常關注這通電話,他們注視著蔣介石的神態,隨即便聽到了蔣介石氣急敗壞地謾罵:
“文弱書生” 蔣介石口中壞他大事的郭小鬼,正是我軍安插在國民黨內部最大的紅色間諜郭汝瑰。因為個子小又機靈,郭汝瑰自從加入國民黨部隊后就有了“郭小鬼”的稱號,而之所以說他是最大的紅色間諜,那是因為郭汝瑰是我軍安插在國民黨軍隊中地位最高的特工。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的爆發,蔣介石不得不再次與共產黨合作,郭汝瑰這才覺得,自己保家衛國的時候到了。于是,在中國陸軍大學校友的引薦下,郭汝瑰到陳誠所屬的第14師任了參謀長。 從這以后,身穿黃馬褂(黃埔軍校),頭戴綠頭巾(中國陸軍大學)的郭汝瑰成了蔣介石身邊的紅人,軍銜也是青云直上。郭汝瑰的高升讓其他國民黨軍官分外眼紅,他們覺得郭汝瑰就是肚子里有點墨水,要是打起仗來一定不中用。 正當郭汝瑰在國民黨部隊中飽受非議時,淞滬會戰打響了。 因為首都南京離上海太近,以往消極抗戰的蔣介石一反常態,直接派出百萬主力軍隊迎擊日軍,郭汝瑰所在的十四師也上了戰場。 面對殘暴的日軍,十四師四十二旅旅長無比膽怯,郭汝瑰只好臨危受命,指揮士兵與日軍廝殺。此戰過后,郭汝瑰“文弱書生”的稱號不攻而破,他也受到了國民黨內部的信任和嘉獎。 棄國投共后來,在國民黨軍官尤其是在陳誠的擔保下,本就平步青云的郭汝瑰更是一年三遷,直接從中將升到了國防部第三廳中將廳長。可伴隨著軍銜的提升,尤其當郭汝瑰身處國民黨高官行列之中時,他看到最多的是國民黨高官之間的阿諛奉承以及官場的腐敗黑暗。 1945年4月的一天,郭汝瑰傍晚回家時在街上看到一個熟悉的人影,他走近一瞧,卻發現那人正是曾經關系非常要好的黨員同志任逖猷。郭汝瑰大喜過望,連忙把他帶回家中,可幾番詢問下來,郭汝瑰卻得知任逖猷竟已經不是共產黨員了。 沒過幾天,一個陌生人突然找到了他。這人是任逖猷的弟弟任廉儒,他是共產黨人,奉上級指令特意來考察郭汝瑰。任廉儒告訴郭汝瑰,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他已經看清了郭汝瑰想重回黨組織的堅定信念。因此,任廉儒向上級做了報告,幫郭汝瑰闡明了心意。 董必武 幾天后,我黨派出董必武來和郭汝瑰溝通。兩人促膝長談一番后,郭汝瑰表示非常想去延安,可董必武告訴他,國家的統一不能只看眼前,他認為郭汝瑰留在國民黨內部的作用更大。 郭汝瑰被黨組織給予自己的信任與厚望所感動,并表示愿意在國民黨內部給共產黨提供情報。 間諜生涯中的真情欽佩 得郭汝瑰真心稱贊的這兩人,一個是抗日名將傅作義,另一個為和平將軍張治中。而他們能收獲來自不同陣營的郭汝瑰的一生欽佩,自然也是有些特殊原因。 1936年,日本關東軍來到綏遠,公然誘使德王叛變,并希望傅作義在綏遠也搞親日政策。傅作義無比憤怒,可當他把自己要打擊日本侵略者和叛徒的想法告訴蔣介石時,得到的答案卻只有一個字:“忍”。 蔣介石告誡傅作義,不到萬不得已,不準他對日作戰。 傅作義心里清楚,蔣介石的大本營在南方,北方這些事他不會太在意,可綏遠是傅作義的大本營,他不能丟,也不愿意丟。 所以,當日軍指揮著德王準備入侵綏遠時,傅作義直接告訴士兵們:“日寇占我察北,又犯我綏東、綏遠,是我全軍將士的恥辱。愛國軍人守土有責,我們一定要打!” 于是,在傅作義的帶頭沖鋒下,德王軍隊被打得四分五裂,日軍想侵略綏遠的計劃失敗了。 在1940年,日軍直接派出軍隊3萬人次、數千輛汽車直擊綏西河套地區,決心一鼓作氣干掉傅作義。恰好此時傅作義正滿腔憤怒沒地方撒。他絲毫不畏日軍想殺死自己的狂言,率領軍隊在五原和日軍打了整整兩天兩夜。 這一戰,傅作義的軍隊損失慘重,有的連剩下的士兵甚至不足十人,但就是這么慘烈的一場仗,傅作義還是打贏了。他不僅重創日軍,擊斃日軍中將、少佐等300余人,還繳獲了不計其數的器械物資。 左右為難的張治中與傅作義相比,張治中讓人佩服的地方卻略有不同。他不像傅作義那樣熱血激烈,更加傾向于主張各黨派之間的和平。 作為蔣介石的學弟,張治中也是黃埔系的元老級人物,但在軍校里,張治中不僅與蔣介石相交,還會和周恩來親近。 當時,張治中與周恩來理想相投,而且還開始不斷地接觸更多的共產黨人。就因為此,張治中還差點加入共產黨的隊伍里。 不過,在1925年,剛剛站穩腳步的蔣介石任命張治中為東征軍總部參謀來幫助自己促進廣東統一。 這樣的知遇之恩,使得在以后的歲月里,張治中對蔣介石一直都很忠心。 可慢慢地,張治中有些看不透蔣介石了,尤其在土地革命爆發后,蔣介石在全國范圍內殺戮共產黨人和士兵的做法,更是讓張治中格外不贊同。 奈何他幾次勸諫,換來的卻只有蔣介石“出兵'圍剿’紅軍”的命令。 張治中氣憤極了,竟開始抵抗蔣介石的命令,任蔣介石怎么催促,他就是咬緊牙關,死不出兵。蔣介石也被惹怒,直接奪了張治中的兵權,讓他去黃埔軍校任教。 張治中 不過,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為了邀請毛澤東來重慶談判,特地再次起用張治中,讓他去迎接毛澤東。 蔣介石知道,張治中對共產黨頗有好感,所以他想用這枚棋子來裝飾自己“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 張治中卻不知道蔣介石的真實想法,他還在為兩黨和平做出努力。 見談判破裂,國民黨內部惱羞成怒,當場開除了張治中的黨籍。幸好周恩來及我黨其他成員預見此事可能會波及張治中,早早便將張治中的家人接到了延安。 最終,對國民黨心灰意冷的張治中選擇站到了共產黨這一邊。 難怪郭汝瑰給他的評價為:“人品厚重,憂國憂民。” 而一直堅持擁護共產黨,擁抱社會主義的郭汝瑰更不必說,他終身都在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身處國軍腐敗內部仍不亂自心,承擔間諜巨任卻不懼向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