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 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復雜的戰役。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連云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 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 ![]() 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 一、中原野戰軍 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 ![]() 領導機構:司令員是劉伯承,政委是鄧小平,副司令員是陳毅、李先念,副政委是鄧子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是張際春,參謀長是李達,副參謀長是曾希圣。中原野戰軍下轄7個縱隊,外加3個獨立旅,總兵力近20萬。 第1縱隊: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轄第一、第二、第二十旅); 第2縱隊:司令員陳再道、政委王維綱(轄第四、第六旅); 第3縱隊:司令員陳錫聯、政委彭濤(轄第七、第八、第九旅); 第4縱隊:司令員陳賡、政委謝富治(轄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二十二旅); 第6縱隊:司令員王近山、政委杜義德(轄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旅); 第9縱隊:司令員秦基偉、政委李成芳(轄第二十六、第二十七旅); 第11縱隊:司令員王秉璋、政委張霖芝(轄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三十三旅); 3個獨立旅:豫皖蘇軍區獨立旅,豫西軍區獨立旅,陜南軍區獨立旅。 ![]() 二、華東野戰軍 ![]() 領導機構:司令員兼政委是陳毅,代司令兼代政委是粟裕,副政委是譚震林,參謀長是陳士榘,副參謀長是張震。華東野戰軍下轄16個縱隊,外加4個獨立旅,總兵力達40多萬。 第1縱隊:司令員兼政委葉飛(轄第一、第二、第三師); 第2縱隊:司令員滕海清、政委康志強(轄第四、第五、第六師); 第3縱隊:代司令員孫繼先、政委丁秋生(轄第八、第九師); 第4縱隊:司令員陶勇、政委郭化若(轄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師); 第6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政委江渭清(轄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師); 第7縱隊:司令員成鈞、政委趙啟民(轄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師); 第8縱隊:司令員張仁初、政委王一平(轄第二十二、第二十三師、二十四師); 第9縱隊:司令員聶鳳智、政委劉浩天(轄第二十五、第二十六、二十七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