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家好,我是子彌。 突然之間,“元宇宙”,這個詞火了。 而且,每天都有關于元宇宙新概念的文章推出,讓人有些眼花繚亂。 今天,就讓子彌來用“最新鮮”的信息和大家深入淺出的聊一聊元宇宙,這是個系列文哦,請記得關注我! ![]()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是超越宇宙 元宇宙首次出現在尼爾·斯蒂芬森寫于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之中,在這部小說中,每個人可以用虛擬化身進入一個三維虛擬空間,在其中與其他人和系統人工智能進行交互。斯蒂芬森給這個虛擬現實版本的下一代互聯網起了個名字——元宇宙。 原則上,元宇宙應該可以在虛擬世界做現實中的一切社會行為,包括社交、娛樂、上學、購物、甚至購買虛擬房產。 但在元宇宙中,又可以感受現實中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身著火焰織成的長裙,穿上鋼鐵俠的裝備在宇宙中徜徉……元宇宙的英文原文Metaverse,其中的“Meta-”本意就是超越的意思。 在斯蒂芬森的描述中,元宇宙的用戶可以通過多種設備訪問。比如能夠模擬360度環景的護目鏡、耳機和其它便攜式終端,給人們帶來視覺、聲音甚至觸覺的全方位體驗。 在小說中,有一部分沉迷于元宇宙的人一直佩戴這些設備保證實時在線。其裝扮怪誕,與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人相差很遠,甚至已經脫離現實,大家稱他們為“石像鬼”“Gargoyle”。 時光轉換,在當時看似有趣的科幻情節,現在已經被VR頭盔和一系列的設備實現。互聯網舞臺的幕布再一次開啟,這一場,登臺的是下一代互聯網——元宇宙。 ![]() 圖片來自Splendor XR的音樂節宣傳 元宇宙是開源宇宙 不同于疊加在真實世界之上的增強現實AR,元宇宙雖然也會有現實世界元素,但其展現的現實副本或衍生物是可以被用戶定制的。
2003年,林登實驗室推出了《第二人生》,被看作是元宇宙的雛形。游戲中玩家們可以交流、玩耍、買賣。然而, 最關鍵的是,這里的大部分場景都是居民自建的。 沒錯,是自建的,而不是游戲設計者創建的。林登實驗室提供了一個3D建模工具,任何玩家都可以利用它搭建出建筑、風景、交通工具、家具等,這些東西可以使用、可以交換、也可以出售。
在美股中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也提供了一套易上手的低門檻的編輯工具,玩家可以使用這個工具設計自己的游戲、物品、T恤和皮膚。 ![]() 圖片來源于Roblox游戲場景 “可定制”提高了玩家的參與度,也代表著,元宇宙不是一個被設計好的普通虛擬空間,而是一個開源的,等待著被玩家創造,充滿無限可能性的嶄新宇宙。 當然,為了便于提升體驗感,即便是開源宇宙,也不是一切都由用戶來創造,會有設定好的背景環境。 我們改造真實世界的山川河流,形成城市村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在這里。 同樣我們進入元宇宙,開心的進行建設,也是為了在虛擬世界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甚至可以聯動現實生活,影響到真實世界。 “Meta-”除了超越之外,本身還包含了一種未完成的意思。宇宙本身是可生成、可創造的,元宇宙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參與元宇宙的建設,就可以生成一個夢幻精彩的虛擬世界。 元宇宙是下一代計算平臺 現代科技伴隨著每一次交互的改變,形成平臺升級。一般會把個人電腦和互聯網認為是最早的計算平臺,人類拿到了進入數字世界的鑰匙。 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緊隨其后,形成了第二波信息科技浪潮,打開了人類進入數字世界的大門。 現在正處于VR眼鏡、智能耳機等穿戴設備取代手機這種單一信息平臺的交互升級中,而元宇宙就是下一代計算平臺。 “人類,元宇宙歡迎您進入數字虛擬世界” ![]() 元宇宙發展路徑 ![]() 他們理解的元宇宙 扎克伯格:元宇宙是更自然的參與互聯網 今天的移動互聯網已經可以滿足人們從起床到睡覺期間的各種需求了。所以,元宇宙并非是讓人們更多的參與互聯網,而是讓人更自然的參與互聯網。 這個進化的核心動力,就是體驗。元宇宙并不僅僅是游戲,元宇宙是移動互聯網的繼承者。每個人都可以使用不同設備,從不同的保真度水平去訪問元宇宙。 元宇宙將是一個永續的、實時的,無準入限制、多終端的環境。在元宇宙里,你不只是觀看內容,而是,整個人都沉浸在其中。 使用Facebook的Oculus Quest 2的用戶 ![]() Oculus的創始人Palmer Luckey登上時代周刊 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Oculus,隨后,Oculus的創始人Palmer Luckey登上《時代周刊》,題為《為何VR改變了世界?》。 2020年底,徹底無線化的Oculus Quest成為虛擬現實設備銷量冠軍。 虛擬現實設備很快達到了年出貨量千萬臺的奇點。 Facebook也開放了VR社交平臺Horizon。 2021年,扎克伯格在采訪中說,facebook預計在五年內從社交公司轉變為元宇宙公司。 ![]() Facebook VR社交平臺 Horizon Tim Sweeney:元宇宙是一個開放世界 Tim Sweeney,游戲公司Epic的CEO(對蘋果發起反壟斷訴訟、公司的3D引擎被蘋果商店下架)。他堅定認為元宇宙也必須打破技術霸權,方能“君臨天下”。 想象一下,你有好幾個不同的元宇宙版本,每個版本都有自己的規則,并且按照平臺鎖定了你的社交聯系,這是不可接受的。 Tim Sweeney希望在數年后,“我的世界”、“Roblox”、“Fortnite”,可以在同一個終端使用,或者在同一個世界中共有彼此相同的社交聯系。 ![]() EPIC堡壘之夜演唱會超過1200萬參與者同時在線 Scott Stein:我們已經在虛擬世界生活了,元宇宙不過是關于大規模未來社交的故事 當下的人們往往認為元宇宙是游戲。Scott Stein是Cnet的編輯,他定義的元宇宙是一個面向未來的社交中心,用虛擬化身進行約會,用虛擬場景連接應用程序的生態系統。 也有人認為,元宇宙就是虛擬現實VR或是增強現實AR。2020年,人們重新定義了虛擬生活,認為全息訪問應該是一種超越VR和AR的概念。 所以,實際上微軟并不區分VR和AR,微軟的產品Holo Lens,命名為混合現實MR。并開源了混合現實工具庫MRTK。 在下圖中,Scott Stein和微軟的Alex Kipman兩人,雖然身處不同的地方,但戴上HoloLens后,兩人同時出現在虛擬場景中,并可以進行交互。 ![]() 在不同的地方帶上holo lens在虛擬場景中進行交互 現在,給人們解釋元宇宙比較困難,這有點像比爾蓋茨在1995年解釋什么是互聯網。 下面就是這段有趣的訪談,看起來有那么點滑稽可笑。 展望未來,未來已來,在我們未覺察處悄然而至。 ![]() 1995年,比爾蓋茨參加Letterman脫口秀 · 比爾蓋茨在95年解釋“什么是互聯網”(絕對值得一看) David Letterman:我在思考一個問題,互聯網是什么?你了解它嗎? 比爾蓋茨:當然。 David Letterman:那到底是什么東西呢? 比爾蓋茨:它會變成一個人們發布信息的地方,每個人可以擁有一個主頁,各種公司也會在上面,還有一些最新消息,各種信息都會在上面野蠻生長。你可以給別人發電子郵件,它是一個全新的東西。 David Letterman:你要知道,批判一個你完全不懂的東西總是容易的。幾個月前,我聽說互聯網技術有了重大突破,說是互聯網中,他們將會播出一場棒球比賽,你可以在電腦上聽這場比賽。然后我心想,這不就是收音機嗎? 比爾蓋茨:(尬笑)還是有區別的。 David Letterman:有什么區別? 比爾蓋茨:你在互聯網上,什么時候想聽棒球比賽都可以。 David Letterman:意思是存在內存中。 比爾蓋茨:對,這正是我所說的。 David Letterman:那請問跟錄音機有什么區別呢? 比爾蓋茨:(尬笑) David Letterman:我只是不知道,你怎么讓我理解你講的東西?我差在哪里?我還需要了解什么? 比爾蓋茨:如果你想要了解新款雪茄或者汽車比賽,或者統計資料什么的… David Letterman:你知道我訂了兩本英國雜志,都是跟賽車相關的。而且我還知道賽車在貴格高速公路上,來回也就是半小時的車程。所以跟雜志相比,電腦是否能提供更多信息? 比爾蓋茨:你能在互聯網上找到其他跟你有特殊愛好的人。 David Letterman:你的意思是說,互聯網上有苦惱的孤獨者的聊天室嗎? 比爾蓋茨:(尬笑)絕對有。 ![]() 企業元宇宙 企業元宇宙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微軟CEO的Satya Nadella在Microsoft Inspire的一次演講中。用來描述數字孿生、物聯網等一系列的Azure產品線的未來愿景。 ![]() 微軟CEO的Satya Nadella提出數字孿生概念 隨著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企業元宇宙成為一種新的基礎設施。 使用數字孿生,可以對任何場所和資產進行建模,可以用物聯網網絡,使得數字孿生保持實時更新。 百威英博使用微軟的解決方案,來優化從農場、到倉庫、到分銷的整個運營體系。 ![]() 企業元宇宙將成為企業的重要管理工具 金融領域的ABN Amro、制藥領域的Ameri-source Bergen、零售領域的Walgreens、廣告領域的WPP,都在使用Azure Synapse從大量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中產生洞察力。 提供能源和水資源管理的公司Itron,也在利用Azure數字孿生平臺模擬了洛杉磯中心區域,使用微軟的Holo Lens,可以進入其中。 ![]() 企業元宇宙將無處不在 ![]() 如何構建一個元宇宙 構建一個元宇宙,需要兩個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包含一個高度定制的3D引擎、一個門檻較低的UGC編輯器、一個門檻較高的PUGC編輯器、以及豐富的數字資產素材庫。 利用該引擎,開發3D社交系統、經濟和分成系統、內容接入系統、應用市場和3D城市廣場等核心功能,由此建設一個與傳統互動的內容生產生態,利用豐富的交互形式與用戶產生多層次的接觸。 第二個部分,需要構建傳統產業的產業互聯網升級賦能系統。可以將目前教育、旅游等傳統行業已經構建的業務邏輯直接導入,或進行進一步的定制開發,讓傳統商業邏輯在虛擬現實平臺上運行。 基于元宇宙的基礎組件和核心功能,傳統產業互聯網升級的數字中臺,由此建立一個在線的、3D的、社交的運營支撐系統。 ![]() 3D的、社交的運營支撐系統 基于元宇宙的基礎組件和核心功能,傳統產業互聯網升級的數字中臺,由此建立一個在線的、3D的、社交的運營支撐系統。 (未完待續) ![]() 子彌實驗室是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的下屬一級單位。由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于2020年11月21日在黃埔揭牌成立,中科院院士趙宇亮任實驗室主任。 “子彌”一詞來源于傳統佛教宇宙哲學——“芥子須彌”,意思是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納巨大的須彌山。子彌實驗室“小”中“生”大“,思考、設計、產生人類沒有的技術和產品,成為改變人類思維模式、改變人類科技進程、改變人類工作模式、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發源地。 子彌實驗室致力于研究面向未來的關鍵共性技術,希望尋找對科技充滿癡迷,思想未被格式化的人、行為未被同步化的人、認知未被標準化的人、情懷未被世俗化的人,共同用思想創造人類沒有的技術和產品。 ![]() email:tony@cannano.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