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面對龐大的糖尿病人群,醫護人員需要對快速準確的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各方面風險的評估,以便于更好的管理,減少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這就需要各種糖尿病評估量表的幫助[1]。 另外,通過簡單易行的糖尿病評估量表,有助于患者實現自我的血糖控制和心理健康管理。目前比較公認的糖尿病量表涵蓋糖尿病相關的風險評估,如針對糖尿病自我管理評價、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篩查、糖尿病心理健康問題等內容。今天我們就針對以上幾個方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DSCA)用于評估患者對糖尿病的態度和自我管理行為,由針對6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的評估量表發展而來,有助于醫護人員評估患者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與糖尿病息息相關的行為是否規范,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教育[2]。該量表也常常用于臨床科研,通過計算得分情況比較某種糖尿病教育方法的療效[3]。 ▌ 適用人群: 所有糖尿病患者; ▌ 計算得分: 包括飲食、運動、血糖監測、藥物治療、足部護理5個維度,11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分值0~7分,總分0-77分; ▌評分解讀: 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在糖尿病疾病方面的自我管理水平越高。若患者總分<40分,則需要對患者進行系統的糖尿病指導和教育。 ![]() 2.糖尿病神經病變量表篩查量表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慢性并發癥之一,患者生活質量顯著下降,醫療費用急劇增加。然而,糖尿病患者并發神經病變的早期常無自覺癥狀,易被忽視,使用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相關量表可以很好的幫助患者實現早期篩查。 目前應用較廣泛的評分包括:密歇根神經病變篩查量表(MNSI)評分、神經病變殘疾評分(NDS)、糖尿病神經病變檢查(DNE)評分和多倫多(CSS)評分等。其中MNSI評分特異性較高,應用最廣泛[4],常用于臨床中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風險篩查。該量表的具體內容和評分細則如下: ▌適用人群: 所有糖尿病患者; ▌計算得分: 包括由患者回答的15個問題組成的問卷(選“是”為1分)和由醫務人員進行的4項檢查,滿分分別為15分和8分; ▌評分解讀: 問卷部分得分≥7分,同時檢查部分得分≥2分時提示診斷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確診率高[5],建議患者行進一步篩查,比如,神經震動感覺閾檢查。 ![]() ![]()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 3.糖尿病相關心理壓力評估表 糖尿病作為一種典型的心身疾病,常伴有抑郁和焦慮等負面情況,而這又會加重糖尿病,從而形成情緒和血糖之間的惡性循環[6]。2020年ADA指南指出[7],糖尿病初診時就應該對患者心理壓力進行相關的評估。 糖尿病相關心理壓力評估的主要方法是首先通過詢問法進行初篩,了解相關心理痛苦產生的原因,初步評估心理痛苦程度,從而進行心理的干預和指導。在評估糖尿病心理痛苦和糖尿病相關壓力時,可采用患者自填問卷的方式。以下是經過漢化的糖尿病痛苦量表(DDS)[8],常用于評估糖尿病的心理健康情況。 ▌適用人群: 所有糖尿病患者; 量表由17個條目構成,共4個維度(分別為情感負擔相關痛苦、醫生相關痛苦、生活規律相關痛苦以及人際關系相關痛苦)。個人感受分為6個程度,評分如下:沒有問題=0;輕微的問題=1;中等的問題=2;略微嚴重的問題;=3;嚴重的問題=4;非常嚴重的問題=5。 1 17個項目平均評分; 2 情感負擔(第2、4、7、10、14項目的平均評分); 3 與醫生相關的痛苦(第1、5、11、15項目的平均評分); 4 與生活規律相關的痛苦(第3、6、8、12、16項目的平均評分); 5 人際關系相關的痛苦(第9、13、17項目的平均評分)。 如情感負擔項,第2題為4分,第4、7、10、14分別為2分,則總分為12分,平均分為2.4分。 量表的平均分≥3分則被認為具有中等以上的痛苦,需引起臨床關注。但量表的得分不能代表診斷結果,我們建議得分較高的患者及時轉診于專業的心理醫生。 糖尿病痛苦量表 ![]() 1 END 1 糖尿病評估量表是進行糖尿病管理的有效輔助工具。就糖尿病患者而言,通過量表可以了解自身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和心理健康等問題;就醫護人員而言,糖尿病評估量表可以快速幫助患者針對以上問題,制定出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和防治方案。 參考資料: 1.楊華,等.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17, 16(4):6. 2.TOOBERT DJ, et al. Diabetes Care, 2000,23(7):943-950. 3.何小瓊, 等.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 2021, 41(5):4. 4.Jaiswal M, et al. Diabetes Care 2017 Sep;40(9):1226-1232. 5.Feldman EL, et al. Diabetes Care. 1994 Nov;17(11):1281-9. 6.Campayo Antonio, et al. Am J Psychiatry, 2010, 167: 580-8. 7.Association A D. Diabetes Care, 2020, 43(Suppl 1):S152-S162. 8.楊青,等. 護理學報,2010,17(17):8-10. MDE-N-2022-64 這,就是您的專屬平臺 |
|